题名

魏晉玄學的詮釋架構及反省

并列篇名

A Review on the Interpretive Structure of the Metaphysics in Wei-jin Dynasties

作者

游定璇(Yu.Ding-hsuan)

关键词

魏晉玄學 ; 儒道關係 ; 儒道架構 ; 規範性的來源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7期(2018 / 07 / 01)

页次

47 - 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起源於正始玄學對聖人有情與否的論辯,到「名教」與「自然」的討論,儒道關係一直是學者治魏晉玄學主要的架構。本文的目的即在探討傳統理解魏晉玄學的儒道關係,由三種不同型式,然仍採用儒道關係的學者的論述入手,試圖找出此架構的極限。本文指出,湯一介與萬繩楠的學說強分魏晉玄學為兩派或儒道調和,都不知不覺抹煞掉一些細微的分別:無論是為儒門世家辯護,還是嘗試調和儒道,儒家要嘛道家化,要嘛成為「用」、「末」,都與漢代之「儒」大相徑庭。在第二部分,本文考察了嵇康與郭象在這種二分下的尷尬地位:嵇康思想中對周公的評價的轉化與郭象學說的複雜性。說明傳統用於解釋魏晉玄學的「名教」、「自然」對立,與「儒」、「道」一般,都抹平了理論在不同脈絡中的特殊性。而在第三部分,余英時教授「秩序」與「個人」可以解決前兩者不能解釋的一些問題,然而,卻只能說明漢代儒學到魏晉玄學的轉變,並不能說明魏進玄學內部的分歧,並且也或多或少採用了與前二者相同的二分架構。由此,既然魏晉無人完全放棄秩序的存在,筆者主張應該更進一步,已「秩序的來源為何?」作為一探究魏晉玄學的著力點。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2. 王充(1981)。論衡。台北:中華書局。
  3. 余英時(2007)。魏晉時期的個人主義和新道家運動。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
  4. 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陳壽(1983)。三國志。台北:漢京文化。
  6. 嵇康(1970)。嵇中散集。臺北:中華書局。
  7. 嵇康(1970)。嵇中散集。台北:中華書局。
  8. 湯一介(1982)。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
  9. 湯一介編(2001)。湯用彤全集。高雄市:佛光文化。
  10. 萬繩楠(1983)。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安徽: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劉劭(1987)。人物志。台北:中華書局。
  12. 劉義慶、蘇魂譯注(2013)。世說新語。上海:三聯。
  13. 錢穆(1956)。中國思想史。香港: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