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翟志成(2017)。珍重我新亞精神:《新亞學報》合訂本景印出版序言。鵝湖月刊,43(4),1-3。
連結:
-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
宋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集釋、秦克誠點校(1994)。日知錄集釋。長沙:嶽麓書社。
-
Chang, Hao(1971).Liang Ch'i-ch'ao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James, William(1969).Pragmatism: and Four Essays from the Meaning of Truth.New York:Meridian Books.
-
Levenson, Joseph R.(1958).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The Problem of Intellectual Continu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Popper, Karl R.(2013).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New One-Volume Edit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十三經整理工作小組編(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國立編辯館。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
方志欽編注、劉斯奮編注(1983)。梁啟超詩文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毛澤東(1964)。毛澤東選集(一卷本)。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
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1958)。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民主評論,9(1),1-20。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編(2009)。多情六十年: 新亞書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
唐君毅(1991)。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唐君毅(1991)。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唐君毅(1991)。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唐君毅(1990)。書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唐君毅(1974)。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研究所。
-
唐君毅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91)。唐君毅全集。臺北:學生書局。
-
徐復觀(1980)。徐復觀雜文─記所思。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
-
徐復觀(1980)。徐復觀雜文─論中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憶往事。
-
徐復觀。徐復觀〈評訓詁學上的演繹法─答日本加藤常賢博士書〉,頁二○三─二○四。
-
徐復觀。徐復觀〈國族無窮願無極,江山遼闊立多時─答翟君志成書〉,頁二二五─二二六。
-
徐復觀(1976)。學術與政治之間。九龍:南山書屋。
-
張灝(1989)。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陳俊民校定(2000)。朱熹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富德文教基金會。
-
翟志成(2007)。馮友蘭學思生命前傳(一八九五─一九四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翟志成(2010)。徐復觀先生史學思想的傳統與現代。中國儒學,2010(5),20-54。
-
翟志成(1992)。熊十力在廣州,一九四八─一九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553-598。
-
翟志成(2002)。馮友蘭的抉擇及其轉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447-510。
-
黎漢基整理。黎漢基[整理]《牟宗三致唐君毅書函六十七封》(打字稿,未刊),期四二,頁二六。
-
黎漢基整理。黎漢基[整理]《牟宗三致唐君毅書函六十七封》(打字稿,未刊),期二一,頁一四。
-
黎漢基整理。黎漢基[整理]《牟宗三致唐君毅書函六十七封》(打字稿,未刊),期五二,頁三二-三三。
-
黎漢基整理。黎漢基[整理]《牟宗三致唐君毅書函六十七封》(打字稿,未刊)期三,頁三。
-
錢穆(1955)。中庸新意。民主評論,6(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