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語》「民可使由之」與「君子之求諸己」關係考論-兼論先秦儒家的道德教化論體系

并列篇名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May be Made to Follow a Path of Action" and "What the Superior Man Seeks is in Himself"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System of Moral Cultivation from Classical Confucianism

作者

韓旭(Han, Xu);徐克謙(Xu, Ke-qian)

关键词

儒家 ; 反智主義 ; 道德教化 ; 修身反己 ; 人本主義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541期(2020 / 07 / 01)

页次

21 - 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論語.泰伯》篇有:「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何訓解本句大義,幾千年來一直是學界聚訟不已的重要話題。本文從文字考釋與義理辨析兩個角度,逐一解決「民可使由之」之「由」字的釋義問題以及「使由使知」句與「君子之求諸己」二者間的關係問題,最終證明「使由使知」思想不僅與先秦儒家「君子之求諸己」的「反己修身」之說緊密相關,同時亦能體現儒家道德教化論體系的根本特徵。「民可使由之」所蘊積的對個體價值之積極認知以及濃厚的人本主義關懷精神,誠可視之為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一個側面,同時也是對孔孟之道「仁義」思想的一個有力補充。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2. (宋)洪興祖(補注),黃靈庚(點校)(2015).楚辭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2016).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 (清)孫希旦,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5. (清)劉寶楠,高流水(點校)(1990).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6. (漢)司馬遷,趙生群(點校)(2014).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7. 李學勤(編)(1999).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李學勤(編)(201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
  9. 馬承源(編)(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梁啟超(1996).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11. 梁啟超〈孔子訟冤〉,載《新民叢報》第三十八、三十九號合本〈雜俎·小慧解頤錄〉,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
  12. 陳偉(2010).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郭店1號墓簡冊.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3. 黃懷信,張懋鎔(2007).逸周書匯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赫大維,安樂哲,蔣弋為(譯),李志林(譯)(1996).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5. 劉樂賢(2000)。郭店楚簡雜考(五則)。古文字研究,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