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羅近溪生死實踐的工夫論研究-以〈明德夫子臨行別言〉為中心

作者

陳劍虹

关键词

羅近溪 ; 生死 ; 明德夫子臨行別言 ; 工夫檢證 ; 證境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550期(2021 / 04 / 01)

页次

26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明德夫子臨行別言〉為中心,考察羅近溪臨終言教的工夫論意涵。本文認為,近溪在行動層面對佛道的謝卻與以「平平」看待生死的立場從「言」與「行」兩個層面清晰彰顯了儒家的立場。在工夫踐履層面,本文以「工夫檢證」與「證境」兩個層面進行了分析。近溪以「不著」為工夫檢證堪稱範圍三教的解脫道,但其「不著」旨在對治「己化為物」之弊病,從而恢復與生機不隔之「流通神妙」,故而有別於佛道。在「證境」的層面,本文認為近溪著重凸顯了「真機現前」、「天機踴躍」這一特殊的體驗,這種由意識之深度而來的「湧現」以至「充盈」的體驗與傳統的「萬物一體」之境有所不同,而此「證境」最終歸結至「萬年一息」。而近溪最後時刻「為君盤桓一日」既是順其平日重視身體覺受之工夫特點所來之境界,亦可謂是「以身為教」,為後學起信。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張美娟(2010)。一陽之氣、海底紅輪與四肢學問:羅近溪「赤子之心」相關議題試探。清華中文學報,4,37-72。
    連結:
  2. (1981).二程集.中華書局.
  3. (1980).陸九淵集.中華書局.
  4. 《孟子·告子上》
  5. (宋)宗賾(2001).禪苑清規.中州古籍出版社.
  6. 王畿(2007).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7. 古清美(1991)。羅近溪「打破光景」義之疏釋及其與佛教思想之交涉。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
  8. 牟宗三(2010).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 李卓吾。李卓吾〈與焦漪園太史〉《續焚書》(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版,中國基本古籍庫)卷一,頁四○。
  10. 沃格林(2014).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譯林出版社.
  11. 查鐸。查鐸〈紀龍溪先生終事〉《查先生闡道集》(清光緒十六年涇川查氏濟陽家塾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卷九。
  12. 耿定向(1997).耿天臺文集.齊魯書社.
  13. 陳立勝(2012)。「身不自身」羅近溪身體論發微。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01),10-18。
  14. 劉增光(2019)。「原日身體」與身的形上化──羅汝芳身心之學的現象學詮釋。學術月刊,51(05),24-31。
  15. 謝居憲(2016)。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當代新儒學研究,2016(8),211-244。
  16. 魏美瑗。牟宗三論近溪學客觀地位。鵝湖月刊,34(10),39-50。
  17. 羅汝芳(2007).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8. 龔鵬程(2005).晚明思潮.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