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龔開喻(2020)。「九諦九解」新詮。哲學與文化,47(5),147-161。
連結:
-
(明)王守仁,吳光(編校),錢明(編校),董平(編校),姚延福(編校)(2011).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牟宗三(1986).心體與性體.臺北:學生書局.
-
牟宗三(2011).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
牟宗三(1993).五十自述.新北:鵝湖月刊社.
-
李瑞全(2009)。龍溪四無句與儒家之圓教義之證成──兼論牟宗三先生對龍溪評價之發展。當代儒學研究,2009(6),131-148。
-
林月惠(2012)。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詮釋與功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向與內在辯證,臺北:
-
唐君毅(1990).中國哲學原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陳來(2013).有無之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黃宗羲,沈芝盈(點校)(2008).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
蔡仁厚(2009)。悼念王淮教授。鵝湖月刊,35(4),56。
-
蔡仁厚(2015).中庸新詮與儒學反思.台中:晨星出版社.
-
蔡仁厚(1977).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蔡仁厚(2013).蔡仁厚教授書序輯錄.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
蔡仁厚(2009)。我與牟老師──半世紀「自我進益」之回思。鵝湖月刊,34(7),10-11。
-
蔡仁厚(2013).王陽明哲學.北京:九州出版社.
-
蔡仁厚(1982).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鄭宗義(2016)。本體分析與德性工夫──論宋明理學研究的兩條進路。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方法與政治,臺北:
-
鄧國元(2015)。王門「天泉證道」考辨──以「四句教」、「四有」和「四無」為中心的考察。中國哲學史,2015(3),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