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一心二門」對華嚴、唯識、天台之融通與揀擇-以《宗鏡錄》為中心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the Idea that "One Mind with Two Aspects" Intertwines with the Thoughts of the Huayan School, Consciousness - Only School and 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 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Zongjing Lu

作者

田希(Tian, Xi)

关键词

宗鏡錄 ; 永明延壽 ; 一心二門 ; 華嚴 ; 唯識 ; 天台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574期(2023 / 04 / 01)

页次

45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禪宗法眼三祖永明延壽所著《宗鏡錄》作為隋唐佛教思想集大成者,以「一心二門」為理論架構,統攝華嚴、唯識、天台義理於「一心」,以此對治南禪空疏之弊,彌合教內、禪教分歧。學界對《宗鏡錄》如何從思想上統合諸教義理鮮有研究。以《宗鏡錄》為中心,通過「一心二門」與華嚴「理事圓融」、唯識「三自性」、天台「一心三觀」相涵攝,從而使得教內一致成為可能,並為禪教合一奠定根基。而《宗鏡錄》之所以「藉教明宗」,最終是為「以宗攝教」,其對於華嚴、唯識、天台有所取捨,教中以華嚴為尊,借重教義是為歸約至禪宗「一心」,頓悟圓修。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五代)延壽,劉澤亮(點校整理)(2008).永明延壽禪師全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 元.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卷1,《大正藏》冊46,No.1938, P.934。
  3. 宋.子璿《起信論疏筆削記》,《大正藏》冊44,No.1848, P.308。
  4. 宋.惠洪《林間錄》下,《卍新續藏》冊87,No.1624, P.275。
  5.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冊48,No.2015, P.401。
  6. 唐.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大正藏》冊44,No.1846, P.243
  7.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4,《大正藏》冊45,No.1866, P.501。
  8. 唐.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冊45,No.1868, P.514。
  9. 唐.湛然《金剛錍》,《大正藏》冊46,No.1932, P.782。
  10.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21,《大正藏》冊35,No.1735, P.658。
  11. 隋.杜順《華嚴五教止觀》,《大正藏》冊45,No.1867, P.511。
  12.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五下,《大正藏》冊33,No.1716, P.743-744。
  13. 隋.智顗《觀音玄義》卷上,《大正藏》冊34,No.1726, P.882。
  14. 隋.智顗《摩訶止觀》卷四下,《大正藏》冊46,No.1911, P.47。
  15. 太虛(1998).太虛學術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6.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7. 方立天(2006).方立天文集.卷4,佛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8. 方立天(2006).方立天文集.卷2,隋唐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 冉雲華(1999).永明延壽.臺北:東大.
  20. 田希。《宗鏡錄》管窺「一元三分」思維模式-兼論牟宗三對佛教圓教之評判。哲學評論
  21. 石吉岩(2014)。有關起信論成立的幾點問題。比較經學與〈大乘起信論〉,北京:
  22. 印順(2011).華雨集.北京:中華書局.
  23. 印順(2011).雨花集.北京:中華書局.
  24. 池田魯參(1983)。趙宋天台學の背景延壽教學の再評價。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4,76-77。
  25. 牟宗三(2010).佛性與般若.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 吳立民(編)(1998).禪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呂澂(1979).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
  28. 呂澂(2005).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9. 宋智昭《人天眼目》卷4
  30. 周貴華(2014)。《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說:與唯識學相關義的一個比較。比較經學與〈大乘起信論〉,北京:
  31. 周貴華(2006).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2. 杭州佛學院(編)(2005).永明延壽大師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3. 高峰了州,釋慧嶽(譯)(1983).華嚴思想史.臺北:彌勒出版社.
  34. 勞思光(2015).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5. 湯次了榮,豐子愷(譯)(2015).大乘起信論新釋.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36. 楊維中(2008).中國唯識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
  37. 楊維中(2006).經典詮釋與中國佛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8. 蔣維喬(2013).中國佛教史.北京:群言出版社.
  39. 賴永海(2012).中國佛性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