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淺談運動科學對籃球訓練之影響
|
DOI
|
10.30167/JOIT.200906.0036
|
作者
|
張淑貞;柯孟儀
|
关键词
|
籃球 ; 運動科學
|
期刊名称
|
亞東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29期(2009 / 06 / 01)
|
页次
|
347
-
35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是以運動科學的角度來闡明籃球科學化之訓練方法,收集國內外與籃球相關之運動科學研究文獻,透過文獻分析法加以探討,如何有效應用運動科學及瞭解運動科學對於籃球運動之影響,落實科學化訓練。經由分析與討論獲得以下結論:一、無論何種層級的籃球選手都會在賽前遭遇到心理上的問題,教練應採取有效方法使選手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況,進而穩定其心理及情緒、必勝的信心、明確的目標,以提高籃球選手運動表現能力;二、訓練結合科學儀器研究不僅具有實質的幫助,更能深入探討其運動過程的變化情形,也相對能快速提供人體在運動中的相關訊息,作爲訓練時的參考依據。往後教練與選手如能運用科學儀器的研究回饋,應有助於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三、依據籃球動作採用不同所需的體能,並針對不同的籃球比賽層級和性別規劃一套有系統的訓練手段與方法;四、先天條件的提高與運動成績的影響作用卻越來越明顯,選手除了要具備過人的運動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高超的技、戰術水準外,選材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選材只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唯有把科學與教練的經驗緊密的結合,才能重新創造優勢並掌握獲勝的先機。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Brown, S.P.(2001).Introduction to exercise science.New Work, US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
Kamen, G.(2001).Foundations of exercise science.New Work, USA:Lippincott Willian & Wilkins.
-
Kent, M.(1998).Oxford dictionary of sport science & medicine.Cary,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中國科技技術學會(2007)。體育科學學科發展報告。北京:中國科技學技術出版社。
-
王雪峰(2008)。心理學在籃球運動中的應用芻議。四川文理學院學报,18,189-190。
-
任曉靜(2002)。單手肩上投籃穩定性的生物力學分析。安徽體育科技,23,43-45。
-
李玉君(2003)。對籃球運動力量訓練的生理學分析。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3,62-65。
-
李娜(2006)。試論籃球運動員的選材。商丘執業技術學院學報,5,126-127。
-
李樹亮(2004)。籃球運動中的心理學應用-談賽前準備的個人調整。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77-78。
-
周興傳、榮麗(2006)。我國優秀少年籃球運動員皮紋特徵與皮紋選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9,481-483。
-
林正常(1993)。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台北:銀禾文化。
-
姜明(2006)。對籃球運動中傳球技術運用的研究。湖北體育科技,25,87-89。
-
范德豹(2006)。小學籃球女運動員的基礎選材。南京體育學院學報,5,87-88。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委託研究(2003)。運動科學在我國的發展與因應用研究報告運動科學在我國的發展與因應用研究報告,未出版
-
張樹安(2000)。單手肩上投籃肘的生物力學分析。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4,411-414。
-
梁天永(2000)。力學在籃球運動中的應用。廣西中醫學院學報,17,14-15。
-
許樹淵(1997)。運動科學導論。台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
-
郭大海、翟強(2004)。從運動生理學角度談籃球運動訓練。遼寧體育科技,26,53-54。
-
陳全壽(1999)。競技運動的體力與技、戰術訓練。運動訓練法研討會,台北:
-
陳國萍、周志仙(2006)。從心理學角度論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養。寧波教育學院學報,5,60-62。
-
朝革命(2003)。籃球持球突破技術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及其在教學和訓練中的運用研究。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12,142-145。
-
童俊杰(1999)。對籃球運動員早期選材的探討。廣州:文化教育。
-
黃徵、劉子強(2008)。籃球投籃中的運動心理學研究評述。體育世界,97-99。
-
趙誠民(1994)。對跳投技術生物力學特征之探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1,68-94。
-
劉斌(2007)。淺談籃球運動中的攻擊性防守。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28,71-74。
-
潘忠(2004)。單手肩上投籃臂的生物力學分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3,87-89。
-
鄧新民(1999)。籃球運動員彈跳的生物力學分析。體育科技,20,22-25。
-
黎京(2004)。論運動生理學在高校體育系籃球專業訓練中的運用。零陵學院學報,25,189-190。
-
謝溫玲(2006)。淺談少年兒童籃球運動員的選材。寧德師專學報,18,217-219。
-
鍾振宏、朱從慶、鄭毅軍(2005)。運動心理學在我國籃球項目中的研究現狀分析。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論文專刊,20,120-127。
-
韓君、李翔(2008)。籃球專項學生運動損傷調查及其心理學分析。四川體育學科,3,68-71。
-
譚朕斌(2005)。論籃球運動的攻守對立統一規律。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1,91-94。
|
被引用次数
|
-
邱靖華、王偉傑(2015)。男性定位罰球之手臂運動學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10(2),89-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