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淺論《詩經》所見男女婚姻前後的情愛態度與行為

并列篇名

The View Point about Love in the Easton Zhou Dynasty Reflected-in "The Book of Songs"

DOI

10.30167/JOIT.201012.0035

作者

鄒濬智(Jin-Zi Zhou)

关键词

愛情觀 ; 婚姻 ; 詩經 ; View point About Love ; Marriage ; The Book of Songs

期刊名称

亞東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10 / 12 / 01)

页次

345 - 3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詩經》中的愛情詩,不僅數量多,而且藝術成就也很高,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到兩千多年前人們的愛情、婚姻觀,並且真切地感受到當時人們的誠摯情感。討論《詩經》中之愛情主題的文章很多,但較少見到系統整理並細緻分類《詩經》所見愛情課題者。本文擬從《詩經》愛情詩中,系統歸納出當時男女婚前、婚後面對愛情的態度,俾助今人了解當時男女的愛情行為。

英文摘要

The love poems in ”The Book of Songs” are in large quantity. What's more, their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relatively high. Seeing through these works, we feel vividly life's joys and sorrows of people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in the course of love and marriage. New we try to analyze those love poems to know what attitude East Zhou Dynasty people have when they meet love proble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1985)。詩集傳。上海:上海書店。
  2. 清王國維、馬自毅譯注(1994)。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
  3. 清龔澄(1994)。詩本誼。上海:上海書店。
  4.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1955)。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5. 丁秀杰(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京,南華大學。
  6. 王先憲(1994)。《詩經》中的「棄婦詩」與「逐夫」詩。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94(4),70-71+52。
  7. 王志芳(1997)。簡論《詩經》中的愛情、婚姻詩。濱州師專學報,13(3),30-32。
  8. 朱國華(1995)。論中國愛情文學中的〈女追男〉現象。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5(2),79-82+125。
  9. 吳秀紅、張前川(2006)。「彼其之子,美無度」─論《詩經》婚戀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6),105-107。
  10. 吳惠琴(2002)。《詩經‧靜女》篇探析。翠崗學報,5,26-42。
  11. 宋鋼(2000)。試述《詩經‧國風》愛情描寫的文化內蘊。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漢文版),26(1),55-57。
  12. 李琨(2006)。《詩經‧國風》婚戀詩的狂歡化色彩。社會科學戰線,2006(3),278-280。
  13. 周春健(2003)。「召南‧野有死麕」主題辨析。國文天地,18(12),44-49。
  14. 周晏(2003)。《詩經‧國風》與中國女性的自我意識。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14(1),16-19。
  15. 周錫韋复(1984)。詩經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6. 孟新芝(2005)。《詩經》中的愛情詩賞析。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13(3),61-64。
  17. 屈萬里(1953)。詩經釋義。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18. 林潮(2006)。論《詩經》愛情詩的民俗。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6(5),15-16。
  19. 林鍾勇(2002)。「詩經」棄婦詩之蘊含─以「日月」、「中谷有蓷」、「谷風」為例。孔孟月刊,40(11),10-18。
  20. 徐信義(2005)。鐘鼓琴瑟─《詩經》的婚姻詩。歷史月刊,213,98-105。
  21. 高尚卿(1996)。從《詩經》看古代婚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4),28-29+32。
  22. 張承鳳(2000)。隱沒的文學主題─論《詩經‧鄭風》「女惑男」之詩。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3(1),32-37。
  23. 張連舉(2001)。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論《詩經》中的抗婚詩和悼亡詩。陝西經貿學院學報,14(3),59-62。
  24. 張連舉、周玲(1994)。從《詩經》看當時人的愛情生活。駐馬店師專學報(社科版),9(1),23-28。
  25. 張靜環(2007)。《詩經‧衛風‧木瓜》旨趣之探討。孔孟學報,85,57-75。
  26. 郭沫若(1982)。郭沫若全集。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
  27. 郭常亮、閔靚(2006)。清水芙蓉天然飾─漫議《詩經》中的約會詩。南昌高專學報,2006(6),24-27。
  28. 陳永香(1999)。談談《詩經》中的「愛情」詩。楚雄師專學報,14(4),46-51。
  29. 陳靜(2005)。由《詩經》探源古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龍岩師專學報,23(1),43-45。
  30. 章可敦(2006)。《詩經》愛情詩「陰盛陽衰」現象探微。名作欣賞,2006(6),19-22。
  31. 馮慶(1996)。從《詩經》看古代婚戀。邢台師範高專學報(綜合版),1996(4),43-45。
  32. 黃雅苓(2005)。《詩經》棄婦詩探究。中國語文,97(3),57-68。
  33. 賈沛若(1994)。《詩經‧國風》中的婚姻愛情詩談片。文史雜志,1994(4),6-7。
  34. 聞一多(2000)。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
  35. 劉秀蘭(2006)。《詩經》愛情詩的表現方式─以男女交往為題。東方人文學誌,5(3),27-44。
  36. 鄭群(2002)。重情尚義:《詩經》婚戀詩中男性群像。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4),29-32。
  37. 鄧啟華(1998)。永留真情在人間─《詩經》婚戀詩評析之一。思茅師專學報(綜合版),1998(1),40-45。
  38. 鄧啟華(1994)。離愁別恨思悠悠─《詩經》思婦詩試說。恩茅師專學報(綜合版),10(1),6-13。
  39. 盧詩青(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中文系。
  40. 盧靜(2003)。《詩經》中女性的婚戀觀。中國韻文學刊,2003(2),73-76。
  41. 錢玉趾(2007)。《詩經‧谷風》是受性虐待女子的控訴。古今藝文,34(1),36-44。
  42. 關中梅(2007)。解讀《詩經》中的愛情詩。美與時代,2007(4),70-72。
  43. 蘇辰、萬慶(2006)。從《詩經》中的婚戀詩看周代女性的地位。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6(2),21-23。
被引用次数
  1. 林宏佳(2015)。〈女曰雞鳴〉敘寫異詮。清華學報,45(3),34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