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早期譚派票友與京劇流派藝術:以1912年以前的京劇老唱片為切入點

并列篇名

The Early-Stage Amateur Performers of Tan Style and Beijing Opera's Stylized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Beijing Opera's Old Records before 1912

DOI

10.29776/TTJ.201101.0004

作者

李元皓(Yuan-How Lee)

关键词

京劇 ; 譚鑫培 ; 譚派 ; 票友 ; 老唱片 ; Beijing opera ; Xin-pei Tan ; the Tan style ; amateur performer ; old record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1 / 01 / 01)

页次

103 - 1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京劇老生譚鑫培所創造的譚派在二十世紀初期大為流行,成為北京票友爭相學習的目標,同時唱片科技開始傳入中國,這些譚派票友當中的佼佼者所錄製的老唱片,記錄了唱腔藝術由譚鑫培流傳為譚派的過程。本文透過老唱片,追溯這一批優秀譚票的各種資料,以期認識流派表演的發展與傳播。由於表演的可觀利潤,這批譚票大多下海成為演員,並且受到市場的歡迎,傳播過程大略有三階段:1.譚鑫培召喚譚派戲迷,2.譚票演員跑碼頭推廣譚派,3.唱片科技又加速了此一傳播過程。因此譚派成為已知第一個透過唱片流行的傳統表演藝術,譚派風格也逐步成為最普遍的老生風格。譚票老唱片保留了許多譚鑫培中期的演唱風格,異於譚鑫培晚年所灌錄的唱片,對於研究流派的發展過程,提供了珍貴的史料。譚派票友也將譚派風格推廣到譚鑫培未曾表演過的劇目,無形中擴大了譚派的演出劇目。最後,這批北京票友,將京字京音用於京劇唱腔,導致下一代老生對音韻之學的講究。

英文摘要

Created by Xin-pei Tan, a Laosheng (elderly male actor) of Beijing opera, the Tan style performance art flourishe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nd developed into the learning model of the amateur performers in Beijing. Meanwhile, the newly introduced record technology in China helped preserve the process of how Xin-pei Tan's aria art grew from one man's style into a school.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Beijing opera's stylized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tudy of old records made by the eminent Tan style amateur performers. Owing to the considerable profit potential, most of these amateurs later turned professional and achieved market success. There are roughly three phases of the Tan style's spread: 1. Xin-pei Tan recruited his fans; 2. the amateurs circulated around the wharf for art promotion; 3. the record technology accelerated the popularization. Therefore, the Tan style is the first known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art which was popularized along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cords, and is also the most common Laosheng style. These old records well preserve the singing style of Xinpei Tan's middle period which differs from his late period, and thus become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schools. Moreover, the amateurs together helped enlarge the repertoire of the Tan style songs that Xin-pei Tan had never sung. At last, the group of Beijing amateurs infused their Beijing accent into the aria art, which conduces to the attention in phonology of the next generation's Laosheng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夢生。1915。《梨園佳話》。上海:商務。
  2. 周劍雲編。1918。《鞠部叢刊》。上海:交通圖書館。
  3. 張聊公。1941。〈第一臺觀劇記〉。《聽歌想影錄》。天津:天津書局。
  4. 張雲白。1931。〈伶史〉。《戲劇月刊》3, 9。上海:大東書局。
  5. 劉豁公編。1930-1932。《戲劇月刊》。上海:大東。
  6. 莊清逸。1932。〈票界懷舊錄〉。《戲劇叢刊》3。北京:北平國劇學會。
  7. 張聊公。1941。〈嘉樂集之彩唱〉。《聽歌想影錄》。天津:天津書局。
  8. 張聊公。1941。〈第一臺顧曲記〉。《聽歌想影錄》。天津:天津書局。
  9. 齊如山編。1932。《戲劇叢刊》。北京:北平國劇學會。
  10. 劉菊禪編。1937。《四郎探母全集》。上海:上海戲報社。
  11. 梨園百年瑣記:http://history.xikao.com/index.php。查詢日期:2010年9月18日。
  12. 劉菊禪。 1940 。《譚鑫培全集》。上海:上海戲報社。
  13. 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學人譯。1926。《京劇二百年之歷史》。上海:不著出版者。
  14. 《京劇絕版賞析》。上海: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共十輯,VCD×50。
  15. 張聊公。 1941。〈小蘭英與劉喜奎〉。《聽歌想影錄》。天津:天津書局。
  16. 鄭劍西。1930。《二黃尋聲譜》續集。上海:大東。
  17. 張聊公。1941。〈丹桂園之芙蓉草第一臺顧曲記〉。《聽歌想影錄》。天津:天津書局。
  18. 鄭劍西。 1930。《二黃尋聲譜》。上海:大東。
  19. 徐慕雲。1933。《梨園影事》。上海:無出版者。
  20. 張肖傖。1925。《菊部叢談》。上海:大東。
  21. 中國戲曲研究所編(1959)。譚鑫培唱腔集。北京:人民音樂。
  22. 中國戲曲研究所編(1960)。譚鑫培唱腔集。北京:人民音樂。
  23. 中國戲曲研究所編(1962)。譚鑫培唱腔集。北京:人民音樂。
  24. 王大錯編(1980)。戲考。臺北:里仁。
  25. 王芷章(2003)。中國京劇編年史。北京:中國戲劇。
  26. 王庾生(1981)。京劇生行藝術家淺論。北京:中國戲劇。
  27. 北京市戲劇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1990)。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
  28. 北京燕山編(1996)。古都藝海擷英。北京:北京燕山。
  29. 玄郎(1994)。梨園中之角色。申報京劇資料選編,上海:
  30. 朱雲鵬(1998)。漫談楊寶森的楊派藝術。楊寶森紀念集,天津:
  31. 吾群力編(1990)。余叔岩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
  32. 吳小如(1995)。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
  33. 吳小如(2006)。吳小如戲曲隨筆集補編。天津:天津古籍。
  34. 李元皓(2008)。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
  35. 俠公(2005)。賈洪林嗓敗後與老譚充配角。立言畫刊京劇資料選編
  36. 俠公(2005)。老生張毓庭演《失街亭》,孔明臺上被抓。立言畫刊京劇資料選編
  37. 姜亞沙編、經莉編、陳湛綺編(2006)。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38. 孫養農(1953)。談余叔岩。香港:孫養農。
  39. 徐凌霄(2002)。古城返照記。北京:同心。
  40. 徐慕雲(2006)。梨園外紀。北京:三聯。
  41. 柴俊為編(2004)。京戲大戲考。上海:學林。
  42. 翁思再編(1994)。余叔岩研究。上海:上海文藝。
  43. 張業才編(1998)。余叔岩孟小冬暨余派藝術。北京:中國戲劇。
  44. 陳志明編、王維賢編(2005)。立言畫刊京劇資料選編
  45. 陳富年(1984)。京劇名家的演唱藝術。重慶:四川人民。
  46. 敦彝堂(2005)。楊俞夏三武生事略。立言畫刊京劇資料選編
  47. 曾白融(1989)。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
  48. 馮不異編、劉英男編(1993)。中國傳統相聲大全。北京:文化藝術。
  49. 黃鈞編、徐希博編(2001)。京劇文化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
  50. 敬餘(2006)。菊部零碎。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
  51. 董維賢(1981)。京劇流派。北京:文化藝術。
  52. 劉真編(2005)。余叔岩藝事
  53. 劉曾復(2008)。京劇新序。北京:學苑。
  54. 劉嵩昆(2007)。京師梨園軼事。南昌:江西美術。
  55. 歐陽予倩(1989)。歐陽予倩研究資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6. 潘鏡芙、陳墨香(1989)。梨園外史。北京:寶文堂書店。
  57. 蔡世成編(1994)。申報京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京劇志編輯部。
  58. 戴淑娟(1990)。譚鑫培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
  59. 繆依杭編(1986)。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上海:上海市藝術研究所。
  60. 謝國祥編(1998)。楊寶森紀念集。天津:百花文藝。
  61. 羅竹風編(1997)。漢語大詞典。臺北:臺灣東華。
  62. 蘇雪安(1958)。京劇前輩藝人回憶錄。上海:上海文化。
  63.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被引用次数
  1. 王櫻芬(2012)。導言:錄音科技與臺灣音樂─近年研究回顧。民俗曲藝,17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