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進步文藝的示範:戰後初期曹禺劇作於臺灣演出史探析

并列篇名

A Paradigm of Literature and Art Progression: An Exploration of Cho, Yu's Plays in Taiwan during the Early Post-World War Ⅱ Period

DOI

10.29776/TTJ.201207.0002

作者

徐亞湘(Ya-Hsiang Hsu)

关键词

曹禺 ; 臺灣戲劇 ; 臺灣 ; 戰後 ; 中國 ; Cho Yu ; Taiwanese Theatre ; Taiwan ; the early post-World WarⅡ ; China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2 / 07 / 01)

页次

37 - 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戰後四年兩岸的統一狀態,使得中國1930年代以迄抗戰勝利的優秀話劇作家如曹禺、田漢、陳白塵、黃佐臨、吳祖光、阿英、于伶等之作品得以大量在臺灣演出,其中又以曹禺的作品被搬演的次數最多,最為臺人所熟悉;亦因其為中國劇作範式,被官方及民間積極地引介及舞臺實踐,甚至多次被改編以臺語演出,對臺語話劇發展有過正面的刺激作用。透過此題的解析,對於一探臺灣戰後戲劇史、理解國共政爭與文化角力,以及曹禺研究的補充當有助益。

英文摘要

In the four years immediately following World War II, from 1945-1949,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enabled many excellent plays, written by the most well known Chinese writers from 1930 to 1949, to be put on stage in Taiwan. These writers included Cho, Yu, Tian, Han, Chen, Bai-Cheng, Huang, Zuo-Ling, Wu, Zu-Guang, Ah-Ying, and Yu, Ling. Among these plays, Cho, Yu's plays were performed the most, and were also the most well known among Taiwan's theatre-goers. In addition, because Cho, Yu's pieces were regarded as the paradigm of Chinese theatre, they were actively promoted and performed again and again by both government and public entities. Some of Cho, Yu's plays were even adapted into Taiwanese-language plays, which gave a very positive stimu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language theatre.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topic, I hope to depict a clear picture of theatre history post-World War II, political and literature competition across the Strait, and the study extension of Cho, Yu's art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徐亞湘(2009)。管制下的復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的戲曲相關法規分析(1945.11-1947.3)。民俗曲藝,165,5-45。
    連結:
  2. 莊曙綺(2006)。臺灣戰後四年(1945-1949)現代戲劇的發展概況。民俗曲藝,151,185-252。
    連結:
  3. 曹禺。不詳。《原野》。澳門:戲劇出版社。
  4. 《中華日報》。1947。
  5. 《大明報》。1946。
  6. 《國聲報》。1947。
  7. 《自強報》。1945-1949。
  8. 《全民日報》。1945-1949。
  9. 《公論報》。1946-1948。
  10. 《臺灣新生報》。1946-1949。
  11. 《自由日報》。1947。
  12. 《和平日報》。1946。
  13. 于善祿(2008)。影視京話:從臺灣看曹禺劇作的斷層與折射。美育,163,70-77。
  14. 左萊編(1994)。中國話劇史大事記。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
  15. 田本相編(1996)。臺灣現代劇場概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6. 田本相編、石曼編、張志強編(2005)。抗戰戲劇。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7. 石婉舜(2003)。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18. 石婉舜(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19. 朱德蘭(2001)。崔小萍事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 何義麟(1996)。戰後初期臺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臺灣史料研究,8,88-97。
  21. 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臺北:人間。
  22.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
  23. 呂訴上(1954)。光復後的臺灣劇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臺北文物,3(3),74-89。
  24. 李曉編(2002)。上海話劇志。上海:百家出版社。
  25. 林曙光(1994)。難忘的回憶─記臺語劇運先驅蔡德本。文學臺灣,19,15-24。
  26. 邱坤良(2006)。陳大禹。臺北:文建會。
  27. 洪忠煌(2004)。話劇殉道者:中國旅行劇團史話。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8. 胡疊(2009)。上海孤島話劇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9.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臺北:稻鄉。
  30.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
  31. 崔小萍(2001)。天鵝悲歌:資深廣播人崔小萍的天堂與煉獄。臺北:天下文化。
  32. 曹禺(1988)。日出。臺北:文帥出版社。
  33. 曹禺(1993)。雷雨。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34. 許雪姬策畫(2004)。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
  35. 陳兆熙(2010)。陳儀的本來面目。臺北:印刻。
  36. 黃仁(2002)。臺北市話劇史九十年大事記。臺北:亞太圖書。
  37.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
  38. 楊新宇(2006)。復旦劇社與中國現代話劇運動。桂林:廣西師大。
  39. 賈亦棣編輯、封德屏編輯(1999)。劇專同學在臺灣。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40. 蔡德本(1997)。蕃薯仔哀歌。臺北:遠景。
  41. 曉光編(2000)。阿英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2. 蕭富隆編(2005)。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輯錄(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43. 鍾喬(2006)。簡國賢。臺北:文建會。
  44. 藍博洲(2000)。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臺北:晨星。
  45. 藍博洲(2006)。宋非我。臺北:文建會。
  46. 蘇關鑫編(1989)。歐陽予倩研究資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柏旭(2023)。「下層階級站到舞臺前」:海外保釣運動中的業餘話劇(1971-77)。文化研究,36,15-54。
  2. 徐亞湘(2013)。戰後初期中國劇作在臺演出實踐探析。戲劇研究,12,121-164。
  3. 徐亞湘(2015)。省署時期臺灣戲劇史探微。戲劇學刊,21,73-96。
  4. 徐亞湘(2018)。臺灣一九五○年代國語話劇的過渡與重整。戲劇研究,22,83-106。
  5. (2024)。閻王、三姑、白蛇傳:戰後地下黨的「工人政治戲劇」(1949-1950s)。民俗曲藝,223,1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