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林獻堂看戲-《灌園先生日記》的劇場史觀察

并列篇名

Play Watching by Lin Xiantang: An Examination of Theatre's History in Mr. Guanyuan's Diary

DOI

10.29776/TTJ.201207.0001

作者

邱坤良(Kun-Liang Chiu)

关键词

林獻堂 ; 一新會 ; 文化劇 ; 張維賢 ; 《灌園先生日記》 ; Lin Xiantang ; "Yi Xinhui" ; Culture Play ; Zhang Weixian ; Mr.Guanyuan's Diary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2 / 07 / 01)

页次

7 - 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二十世紀初期展開的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從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民眾黨到地方自治聯盟,林獻堂都是主要領導人,為臺灣人爭取政治權力,也倡導社會文化改造,鼓舞民眾讀報、看電影、聽音樂,以及觀賞具有文化意識的新戲劇。然而,林獻堂與文協、民眾黨同志的文化觀念不盡相同,他經常觀賞戲曲與民俗活動,此與其家族傳統有關,再則出自個人的文化素養。林獻堂留下的日記《灌園先生日記》有不少他觀賞戲劇的紀錄,內容極為簡略,常連戲園(演出地點)、劇團、戲碼、演員都未記述,亦少論及觀劇心得,唯獨對霧峰「一新會」文化劇演出十分投入,常參加演出後的戲劇討論會。他對戲劇有傳統「戲無益」的理性,但對於民俗信仰演戲、吃拜拜,又有從俗的同理心與地方「頭人」的人情味,不但不持反對態度,反而常常參與。《灌園先生日記》中反映了戲劇在文人階層的角色與現實社會本質,值得玩味。當時文化人參與的新劇,是以社會文化改革、提升劇場藝術為目標,但所能創造的風潮與影響,似乎只是少數人(如張維賢)的大聲疾呼,加上文化作家掌握論述權的結果。從戲劇觀點,《灌園先生日記》的重要性不在提供臺灣戲劇活動的重要訊息,而在顯現日治時期的臺灣戲劇生態,印證臺灣民間戲劇的基本型態與大戶人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臺灣近代民族運動、新文化運動人士間與戲劇相關的生活面相,這是《灌園先生日記》中戲劇部分最具價值之處。從林獻堂身上,觀察到士紳在延續傳統禮俗與接納現代文明之間的兼容並蓄,這也是傳統社會庶民大眾接觸戲劇的基本態度。

英文摘要

Lin Xiantang was an important leader in the unraveling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Taiwanese nationalistic move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petition movements by the Parliament, the Taiwanese Culture Association, People's Party to local self-governing associations. He strove to get political rights for Taiwanese people and also advocated for changes in society and culture, encouraging the masses to read newspapers, watch films, listen to music, and also watch new plays (Wenhuaju, Xinju) with their intrinsic cultural consciousness. Yet, Lin Xiantang's concept of culture was not entire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aiwan Culture Association or the People's Party; he often took in traditional theatre and folk activities. This had to do with his family traditions, and it also stemmed from his cultural upbringing.In the diary left by Lin Xiantang, ”Mr. Guanyuan's Diary”, there are many records of his theatre going. The content is very brief, often not even mentioning the theatre (location of the play), the theatre troupe, the play or the actors. He also rarely mentions his thoughts on the plays, only expressing enthusiasm about the cultural performances by Wufeng's ”Yi Xinhui” and how he often participated in the post-performance theatrical discussions. He held the traditional rational view that ”plays possess no benefit”, yet he was tolerant and had a local elite's sympathy towards popular religious performances and religious offerings at temples. Not only did he not oppose these religious activities, he often participated in them.”Mr. Guanyuan's Diary” reflects theatre's role among the ranks of the literati as well as in society and is worth pondering. The plays that cultured persons participated in had as their objective a re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an elevation of the theatrical arts. However, the fashion and influence they created was only called upon by a few people (like Zhang Weixian). What's more, cultural authors mastered the result of this discourse. From a theatrical persp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Mr. Guanyuan's Diary” no longer lies in provid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aiwanese theatrical activities but in showing the state of Taiwanese theatre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it corroborates Taiwanese popular theatre's basic model, the rich and influential families' role within it, Taiwanese nationalistic movements in modern times as well as aspects of the lives of activists in the New Culture People´s Movement in relation to theatre. These are the most valuable aspects of ”Mr. Guanyuan's Diary's” sections on theatre.Through Lin Xiantang we can observe the coexistence in literati circles of the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 and the absorption of modern culture. This is also the basic attitude of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the masses in their contact with theat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邱坤良(2011)。理念、假設與詮釋:臺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戲劇學刊,13,7-34。
    連結:
  2. 《臺灣民報》1927年11月13日。
  3. 林獻堂編輯。1936。《林氏家傳》。霧峰:自刊本。
  4. 連橫。1924。《臺灣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 (2004)。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6. 《龍井林家鬮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影本。
  7. 《臺南新報》1930年6月28日,6版,第10214號。
  8. 風山堂。1901。〈俳優と演劇〉。《臺灣慣習紀事》第1卷第3號。臨時臺灣慣習研究會。
  9. 《楊水心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影本。
  10. 《臺灣日日新報》1911年2月4日,第3845號。
  11. 《臺灣日日新報》1905年7月7日,5版。
  12. (1992)。臺灣通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3. 《臺灣新報》1897年7月1日,1版,第241號。
  14. 張我軍。1924a。〈為臺灣文學界一哭〉。《臺灣民報》3卷5號。
  15. 張我軍。1924b。〈糟糕的臺灣文學界〉。《臺灣民報》2卷24號。
  16. 張我軍。1925a。〈絕無僅有的擊缽吟的意義〉。《臺灣民報》3卷2號。
  17. 《臺南新報》1930年2月25日,6版,第10092號。
  18. 《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11月17日。
  19. 〈林文欽書信〉,林光輝提供。
  20. 張我軍。1925b。〈請合力折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臺灣民報》3卷1號。
  21. 楊雲萍。1944。〈北部新文學、新劇運動座談會發言〉。《臺北文物》3卷2期。
  22. 《陳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影本。
  23. 王振勳(2009)。林獻堂的社會思想與社會活動新論。臺北:稻田。
  24. 王詩琅(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
  25. 朱景英(2000)。畬經堂詩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26. 吳子光、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臺灣紀事
  27.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28. 李毓嵐(2006)。〈林紀堂日記〉與〈林癡仙日記〉的史料價值。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29. 林美容(1997)。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0. 林瑤棋編(1992)。西河青龍族譜。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圖書館。
  31. 林獻堂(1960)。無悶草堂詩存
  32. 林獻堂編、林幼春編(1994)。臺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3.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三)一九四一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34. 林獻堂、許雪姬編(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35.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6)。灌園先生日記(十一)一九三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36.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1)。灌園先生日記(四)一九三一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37.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3)。灌園先生日記(七)一九三四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38.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0)。灌園先生日記(一)一九二七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39.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4)。灌園先生日記(八)一九三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0.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四)一九四二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1.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8)。灌園先生日記(十五)一九四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2. 林獻堂、許雪姬編(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七)一九四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3.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4)。灌園先生日記(九)一九三七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4.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8)。灌園先生日記(十六)一九四四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5.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4)。灌園先生日記(十)一九三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6. 林獻堂、許雪姬編、何義麟編(2001)。灌園先生日記(三)一九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47. 林獻堂、許雪姬編、呂紹理編(2003)。灌園先生日記(六)一九三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48. 林獻堂、許雪姬編、周婉窈編(2003)。灌園先生日記(五)一九三二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49. 林獻堂、許雪姬編、張季琳編(2006)。灌園先生日記(十二)一九四○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50. 林獻堂、許雪姬編、鍾淑敏編(2001)。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51.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1960)。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遺著‧追思錄。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
  52. 邱坤良(1992)。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
  53.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
  54. 徐亞湘(2007)。張麗俊與《水竹居主人日記》之戲曲史料意義。紀念俞大綱先生百歲誕辰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55. 荊子馨、鄭力軒譯(2001)。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56. 高雅俐(2008)。音樂、權力與啟蒙:從《灌園先生日記》士紳的音樂生活。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57. 張啟豐(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
  58. 張深切(1998)。張深切全集。臺北:文經社。
  59. 張維賢(1954)。我的演劇回憶。臺北文物,3(2)
  60. 張維賢(1954)。臺灣新劇運動述略。臺北文物,3(2)
  61. 張麗俊(2000)。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2. 張麗俊、許雪姬編(2004)。水竹居主人日記(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3. 許書惠(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
  64. 許雪姬(1990)。林獻堂先生與臺灣社會運動─以霧峰一新會為中心。臺灣文獻,50,4。
  65. 許雪姬(2010)。續修臺中縣志‧卷九人物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
  66. 許雪姬(1990)。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7. 許雪姬編、許雪姬記錄、王美雪記錄(1998)。中縣口述歷史第五輯: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記錄。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68. 許雪姬編輯(2008)。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69. 連憲升(2008)。從《呂赫若日記》管窺日治末期臺北文化人的音樂生活。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70.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
  71. 陳芳明(2011)。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
  72. 陳培豐(2001)。「同化」の同床異夢。東京:三元。
  73. 黃美娥(2004)。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臺灣史研究,11(2)
  74. 黃富三(1987)。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年)。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75. 黃富三(2004)。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76. 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中挫:一八六一~一八八五年。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77. 黃慧貞(2007)。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臺北:稻鄉。
  78. 黃潘萬(1954)。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下)。臺北文物,3(3)
  79. 葉榮鐘(2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
  8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94)。臺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1. 蔡培火、葉榮鐘(1987)。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
被引用次数
  1. 卞鳳奎(2019)。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與日本特務互動的情況。海洋文化學刊,27,33-77。
  2. 邱坤良(2017)。從星光到鐘聲:張維賢新劇生涯及其困境。戲劇研究,20,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