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試探七O至九O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的身體技術做為一種實踐
|
并列篇名
|
Exploratory of Taiwan Modern Theatre's Body Technology as Self-Cultivation Practice from 70's to 90's
|
作者
|
葉根泉(Ken-Chuan Yeh)
|
关键词
|
身體 ; 臺灣七○至九○年代 ; 葛羅托斯基 ; 本土化 ; 關照自我 ; Body ; Taiwan modern theatre 70's to 90's ; Grotowski ; localization ; the Care of Self
|
期刊名称
|
戲劇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8期(2013 / 07 / 01)
|
页次
|
7
-
4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臺灣現代劇場的「身體」如何在劇場中被看見, 成為一種表現的載具(vehicle),七○年代在臺灣現代劇場猶未形成議題。「身體」在舞臺上的表現性(expressive),歷經七○到九○年代的變革,從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到陳偉誠、劉靜敏自承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的訓練,返臺後分別成立「人子劇團」與「優劇場」,以身體技術的訓練去真正揭露自己內在的真實,並面對自身一切相關內涉性的探討與研究,進而達成一種實踐。正逢八○年代末期興起的「本土化」運動,促使劇場內在的轉向,朝著追尋自我的方向前進,一時之間,各劇團的演員訓練在臺灣本土化熱潮中,竭盡所能的學習臺灣本土的傳統技藝、儀式與身體的築基方法,田啟元所領導的「臨界點劇象錄」,對身體的持續探索與創作,精神上亦是致力於關照自我(the Care of Self)技術的實踐。
|
英文摘要
|
How 'Body' to be seen in Taiwan modern theatre has become a performance vehicle, this issue formed 1970s Taiwan modern theatre still unknown. After 70's to 90's changing', Body' in the arena of expressive by Lanling Theater Troupe from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nd Wei- Cheng Chen, Jing-Min Liu captured Jerzy Grotowski's training, after returning to Taiwan, respectively, they established Zen-Tze Theatre Laboratory and U Theatre. Their technical training to the body is to really expose their inner truth and face their own involving all relevant internal research, thus reaching as self-cultivation practice. Coincided with the rise of the late 80's 'localization' campaign, to promote theatre inner steering, forward in the direction toward the pursuit of self. Suddenly, the theatre actor training in Taiwan localization boomed and tried everything they can to learn Taiwanese traditional skills, rituals and body building base method. Chi-Yuan Tien headed Critical Point Theatre Phenomenon continued explora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body, spiritually also committed to 'the Care of Self' technology practic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何乏筆(2005)。修養與批判:傅柯《主體詮釋學》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5(3),5-32。
連結:
-
田啟元。1995。〈視覺、聽覺而後感覺〉。《中國時報》。5月27日46版
-
劉靜敏。1992。〈中國人的身體與戲劇新形態的探索─訪劉靜敏談「優」劇場〉。林寶元訪談、整理。《民眾日報》。11月30日第23版
-
(2005)。奇怪的溫度。臺北:聯合文學。
-
汪其楣。1978。〈為什麼─什麼─為什麼〉。聾劇團首次公演節目單。
-
陳春木。1978。〈布萊格與聾人戲劇〉。《中央日報》。1月4日。第6版
-
周渝訪談錄音。2013。時間:1月21日下午三點半,地點:紫藤廬。
-
《平方》。臺灣現代劇場暨表演影音資料庫:http://eti-tw.com/,查詢時間:2013年3月30日。http://eti-tw.com/
-
盧健英。1991。〈小劇場死了嗎?系列報導〉。《中時晚報》8月1、5、8、9日第16版
-
劉靜敏。1992。〈東方表演者的當下課題〉。《臺灣時報》。10月14日第12版
-
田啟元。1995。〈戲,我愛,我做〉。《中國時報》。5月27日46版
-
林舉嫻、陳慧中。1978。〈啊!給我唱那好聽的〉。聾劇團首次公演節目單。
-
(1976)。曉風戲劇集。臺北:道聲。
-
Jacques Copeau。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Jacques_Copeau,查詢時間:2013年3月30日
-
黃以功。1972。〈導演的話〉。《武陵人》演出節目單。
-
《國語日報》。1978。〈聾人戲劇教育家勃納,昨日來華訪問,今晚舉行專題演講〉。1月5日2版
-
王墨林。1993。〈身體與臺灣小劇場〉。《中國時報》。7月6日21版
-
劉靜敏。1989。〈實驗中的尋找,尋找中的實驗〉。《鍾馗之死》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節目單。優劇場劇團。
-
陳明才。1990。〈七彩溪水落地掃〉。《七彩溪水落地掃》節目單。優劇場劇團。
-
黃寤蘭。1980。〈用舞表現深種人心的歌謠─耕莘實驗劇團新嘗試〉。《聯合報》1月29日第9版
-
Calinescu, Matei(1987).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
Foucault, Michel、佘碧平譯(2010)。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Grotowski, Jerzy(1973).Holiday.The Drama Review,3(10),113-135.
-
Grotowski, Jerzy(1968).Towards A Poor Theatre.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
Grotowski, Jerzy、鍾明德譯(2009)。邁向貧窮劇場。戲劇學刊,9,41-47。
-
Innes, Christopher(1993).Avant Garde Theatre 1892-1992.New York:Routledge.
-
Mitter, Somit(1992).Systems of Rehearsal.London:Routledge.
-
Richards, Thomas(1995).At Work with Grotowski on Physical Actoins.London:Routledge.
-
Shakespeare, William、朱生豪譯(1996)。皆大歡喜。臺北:世界。
-
Slowiak, James,Cuesta, Jairo(2007).Jerzy Grotowski.Abingdon, England:Routledge.
-
Stanislavsky, Konstantin(1986)。演員自我修練。北京:中國電影。
-
于善祿(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
-
王墨林(1996)。小劇場的成長與消失。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文集:1986-1995臺灣小劇場,臺北:
-
王墨林(1997)。讓身體落實─舞蹈、小劇場與身體。表演藝術,52,48-50。
-
王墨林(1990)。都市劇場與身體。臺北:稻香。
-
田啟元(1996)。座談三:身體、語言與意識型態。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文集:1986-1995臺灣小劇場,臺北:
-
吳文翠(1997)。Grotowski的演員訓練在臺灣─以溯計劃時期的優劇場為例。臺灣現代劇場史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臺北:
-
吳承澤(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
吳靜吉編(1982)。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臺北:遠流。
-
周慧玲(2004)。菁英論述與官方政策的共生與悖離:臺灣現代劇場的跨文化挪用問題初探。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臺北:
-
宗大偉(1977)。賊言賊語。劇輪,1977(4)
-
林于竝(2009)。日本戰後小劇場運動當中的「身體」與「空間」。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姚一葦(1995)。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臺北:書林。
-
施立(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
-
倪婉萍(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
-
桂文亞(1978)。會說話的手─聾人劇團的故事。光華,3(11/12),46-49。
-
馬森(1985)。馬森戲劇論集。臺北:爾雅。
-
張佳棻(2009)。人子劇團:孤獨的表演者。戲劇學刊,9,21-38。
-
陳偉誠(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
-
陳偉誠、厲復平採訪整理(1999)。寂靜地奔跑:與葛羅托斯基工作的過程。表演藝術,76,86-89。
-
陳梅毛(1996)。小劇場演員訓練方法報告。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文集:1986~1995臺灣小劇場,臺北:
-
傅裕惠(2002)。翻轉迭變,只問何為自我─王墨林與臺灣小劇場。表演藝術,111,18-20。
-
黃叔屏(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
-
黃承晃(1996)。座談二 小劇場發展歷程。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文集:1986-1995臺灣小劇場,臺北:
-
黃美序(1994)。臺灣小劇場拾穗。中外文學,23(7),61-70。
-
楊婉怡(2002)。大師播種,修者各自結果─葛羅托斯基體系在臺灣小劇場的刻痕與演變。表演藝術,111,14-17。
-
葉根泉(1997)。Grotowski的演員訓練在臺灣─以「人子」劇團為例。臺灣現代劇場史論文發表會,臺北:
-
葉素伶(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理論組。
-
劉若瑀(2011)。劉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課。臺北:天下文化。
-
劉昶讓(2007)。優劇場「溯計劃」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劉靜敏(1999)。感謝您,葛羅托斯基先生。表演藝術,75,82-83。
-
劉靜敏、周思芸整理、李立亨整理(1996)。臺灣劇場有沒有「身體」?。表演藝術,43,61-64。
-
厲復平(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
-
鍾明德(1999)。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揚智。
-
鍾得凡(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戲劇組。
-
蘇文峰(1973)。我看《武陵人》。校園,15(1),27-32。
|
被引用次数
|
-
Hsien-Wei Kuo,Chin-Fang Kuo(2023)。Levels of Body Refining: Performing Skills of Taiwanese Professional Acrobats。大專體育學刊,25(2),119-130。
-
郭憲偉(2020)。「份」:臺灣雜技演員的身體技能。體育學報,53(1),125-140。
-
姚信安(2022)。論我國著作權法關於戲劇、舞蹈著作之定義、要件與範圍-以美國法為中心。中正財經法學,24,1-86。
-
張思菁(2018)。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客的身體感知與實踐。大專體育學刊,20(4),295-308。
-
(2021)。當言語得到身體:作為事件的講述表演。現代美術學報,41,4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