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跨媒體性‧浮動的能指: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角色主題歌

并列篇名

Intermediality, Role's floating Signifier: Problems of Puppet's Song in 1970s

作者

陳龍廷(Long-Ting Chen)

关键词

布袋戲 ; 歌謠 ; 媒體 ; 電視 ; 唱片 ; puppet theatre ; popular song ; media ; television ; disk record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3 / 07 / 01)

页次

97 - 1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傳統的布袋戲幾乎都是搭配南管、潮調、北管等戲曲音樂的表演。戰後許多不同的戲班進入內臺商業劇場表演,有的以劇情的曲折離奇取勝,而重金禮聘排戲先生進行合作,但也有的戲班則以女歌手駐唱作為號召。1970年代之後,這些不同的戲班進入電視或廣播電臺表演,有些戲班將內臺商業劇場的歌手表演制度發揚光大,結合唱片公司的流行音樂製作團隊,讓許多著名的角色主題歌不僅成為當年暢銷的文化產品,甚至到今天的卡拉OK,依舊可以聽到許多不同世代的臺灣民眾仍喜歡點播布袋戲歌曲。這種創作形式,隨著與電視、唱片等傳播管道結合,而形成一股庶民的流行文化風潮。1970年代的電視布袋戲角色主題歌,是一種跨媒體現象,結合了布袋戲/電視/唱片,而造成戲劇與媒體之間影響的網絡。這種現象,如麥克魯漢所說的,媒體跨種與混血,孕育了巨大能量的激烈釋放。但我們卻似乎還未曾去思考它們的時代意義,及其隱含的臺灣民間自發的文化創意。法國戲劇學者巴維斯曾頗細緻地分析戲劇與電影、電視、廣播、錄影帶等媒體之間的交互影響。本文首先企圖從跨媒體的角度來思考,布袋戲角色主題歌的主要發展模式,及其複數動員的意義。其次,1970年代著名的電視布袋戲角色主題歌,似乎都具備一種穿透力,不但使得木頭雕刻的戲偶宛若真人一般有血有肉,甚至與布袋戲觀眾普遍的心理一樣,有著一顆不安騷動的靈魂。一般的流行歌曲與布袋戲角色主題歌的差異在哪裡,還有這種跨媒體的結合有哪些可能的模式,而其可能的侷限或優勢在哪裡呢?從這種文化產物的史料釐清出發,雖看似古老引人懷舊眷戀之外,仍有值得反省的空間,尤其是對於跨媒體的概念、戲劇本身的開放創作可能,都是值得我們省思的課題。

英文摘要

According to these music styles, there were three main traditions or ”schools” of puppet theatres in Taiwan: Nanguan, Beiguan and Zhaodiao.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musicians of Beiguan created many new tunes for puppet theatre. The new style of music was more and more fashionable, which characterized by simple and variety. This tendency provided the more powerful and more improvisational performance.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 few of the glove puppet troupes had started making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e manipulation, in the music of puppet, and they succeeded in the commercial theatre.Bu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bout the puppet's song: how many it exist and how it could to be used in the performance. By analyzing the beta of my field work basically, we'll intend to re-consider the subject under the following heads: first, we'll sketch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puppet's song from commercial theatre to theatre on television, especially, the shift from a live demonstration to a disk record. More and more, we had seen that puppet theatre use tape recorders and phonographs and changed their performance style from quasi-opera into the narrative.Secondly, we should notice that the historical phenomenon of puppet's song is not only a popular song, but also a hybridity of puppet theatre/ television/ disk record, as the word' hybridizations of the media' of McLuhan, or 'intermediality' of Patrice Pavis.Finally, the song of disk record was been used to create the role of puppet theatr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more colorful and more ambiguous by the result of 'floating signifier' of Levi-Strauss. We'll re-estimate the song as a'ready-made', the word of avant-garde artist Duchamp, and reflect the possibility of puppet's cre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謝鍾翔。1970。〈台視決定雲州大儒俠月底前結束〉。《聯合報》1970/11/19第5版
  2. 戴獨行。1971。〈臺視推行新西遊記 孫悟空幕後主唱是娃娃歌手〉。《聯合報》1971/01/11第5版
  3. Cabanne, Pierre、張心龍譯(1986)。杜象訪談錄。臺北:雄獅。
  4. McLuhan, Herbert Marshall、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5. Pavis, Patrice(2012).Dictionnaire du théâtre.Paris:Armand Colin.
  6. Pavis, Patrice(1992).Theatre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
  7. Saussure, Ferdinand de,de Mauro, Tullio(éd.)(1985).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Paris:Payot.
  8. 丁庭宇編、馬康莊編(1986)。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臺北:巨流。
  9. 朱光潛(1969)。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10. 何佩芬(1982)。布袋戲裡玩魔術的人。電視週刊,1055,78-79。
  11.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
  12. 林鐘雄(1987)。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13. 邱坤良(1999)。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臺北:新新聞文化。
  14. 陳和平(2012)。臺灣歌謠的故事:第一部。新北:麟文形象設計。
  15. 陳龍廷(2005)。戲園、掌中班與老唱片─南投布袋戲的生態。南投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16. 陳龍廷(2007)。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
  17. 陳龍廷(2010)。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高雄:春暉。
  18. 陳龍廷(2011)。流浪的奇遇與糊塗的慧黠:郭大誠臺語歌謠的口白藝術。臺灣風物,61(2),171-204。
  19. 陳龍廷(2008)。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高雄:春暉。
  20. 陳龍廷(2012)。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臺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1. 黃裕元(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22. 鳳尾(1971)。台視推出布袋戲「新西遊記」。電視週刊,431,14。
  23. 蔡棟雄(2007)。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臺北:三重市公所。
被引用次数
  1. 劉南芳(2016)。台灣歌仔戲引用流行歌曲的途徑與發展原因。台灣文學研究,10,13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