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孤島」時期上海跨劇種的互動關係-兩種《明末遺恨》及「改良」之口號

并列篇名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 in Shanghai during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Yihen" and the Slogan o "Reform"

作者

田村容子(Yoko Tamura)

关键词

孤島 ; 京劇(平劇) ; 話劇 ; 《明末遺恨》 ; 周信芳 ; Isolated Island(Gudao) ; Peking opera(Jingju, Pingju) ; modern drama ; "MingmoYihen" ; ZhouXinfang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4 / 01 / 01)

页次

7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年,以抗戰時期的上海話劇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在中國相繼出版問世,但是另一方面,不僅僅局限於話劇,而對同時期的其它諸如京劇(平劇)、文明戲以及申曲、越劇之類的演劇形態也加以關注,並從這些劇種都在「抗戰時期的上海」這一特殊歷史時空中並存共生這一視角出發所做的研究卻不多。本論文主要著眼於京劇和話劇這兩個劇種的《明末遺恨》,將其作為筆者觀照抗戰時期上海戲劇活動的線索和頭緒。劇名雖完全相同,內容卻迥然各異的這兩部戲劇作品,都各自具備了「孤島」時期上海戲劇所被要求的「此時此地」這一共通特點。而對於話劇以外的其它劇種而言,要能夠成其為「抗戰時期的戲劇」,也就意味著被要求打出「改良」的旗號。關於京劇與話劇在這一時期內如何接觸與共生、「孤島」內外的觀眾又如何評價、劇界對於「改良」之口號又有怎樣的反應等一系列問題,本論文將以這兩部同名的《明末遺恨》為中心,通過對報紙、雜誌上相關報導和評論的爬梳來試圖作一些解讀和探討。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studies in China on modern dramas in Shanghai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ave been published.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dramas and the other plays is still not clear, although Peking opera (Jingju, Pingju), Wenmingxi, Shenqu, and Yueju opera exis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Shanghai.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different kinds of ”Mingmo Yihen”-one is Peking opera and the other is modern drama. These two plays have the same title but their contents are different. They hav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wartime theatres in Shanghai. This means that Peking opera had to ”reform” to adapt to the wartime regime.This paper clarifies three points below according to articles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f the time. Firstly, how did Peking opera and modern dramas interact and exist together? Secondly, what was the reaction of audience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Isolated Island” of Shanghai? Finally, how did each plays face the slogan of ”refor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士楚。1928。〈談譚劇〉。《梨園公報》1928年9月20日第1版。
  2. 宋瑞楠。1941。〈改良崑曲之我見〉。《申報》1941年3月12日第12版。
  3. 施白蕪。1941。〈戲劇的民族形式問題座談會:中會 田漢記錄〉。《戲劇春秋》1(4):13。
  4. 鳳毛。1936。〈麒麟訊〉。《戲劇週報》1(5):88。
  5. 《京劇大師周信芳唱片全集》(CD)。發行年不詳。中國唱片上海公司。
  6. 海。1938。〈「趙五娘」的「大小騙」:麒麟童説明不演的理由〉。《申報》1938年11月3日第13版。
  7. 華。1939。〈「明末遺恨」上銀幕:更名「葛嫩娘殉國」:張善琨親自導演〉。《申報》1939年11月30日第12版。
  8. 德惠。1939。〈半年來上海各影業公司的出品〉。《申報》1939年8月4日第16版。
  9. 小珊。1936。〈劇壇:國防舊劇的實施〉。《戲劇週報》1(8):143。
  10. 李宗紹。1940。〈一年来孤島劇運的回顧〉。《戲劇與文學》1(1):12。
  11. 未人。1941。〈越劇:棄舊條規.走新途徑:戈戈發表意見〉。《申報》1941年8月8日第12版。
  12. 周貽白。1939。〈皮黃戲為什麼要改良?〉。《劇場藝術》1(8):5。
  13. 門外客。1944。〈明末遺恨哭麒麟〉。《語林》1(1):88。
  14. 達生。1936。〈劇壇:『明末遺恨』和『潘金蓮』〉。《新人週刊》1(2):560。
  15. 魏如晦。1940。《新藝戲劇叢書之一:碧血花:一名「明末遺恨」又名「葛嫩娘」》。上海:國民書店。
  16. 茜蒂。1941。〈談談今日的申曲界〉。《申報》1941年6月8日第12版。
  17. 梯公。1936。〈劇壇:談國防戲劇:請舞台主人少賺洋錢 願梨園同志激發良知〉。《戲劇週報》創刊號:4。
  18. 魏如晦。1939。〈碧血花公演前記〉。《申報》1939年10月25日第10版。
  19. (1982)。周信芳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 作者不詳。出版年不詳。《麒麟童真本之八 明末遺恨》。上海:上海戲學書局。
  21. 梯公。1939。〈推薦新明末遺恨〉。《申報》1939年11月7日第12版。
  22. 編者。1938。〈游藝界:開場白〉。《申報》1938年11月1日第13版。
  23. 天問。1939。〈介紹「明末遺恨」〉。《申報》1939年10月25日第10版。
  24. 作者不詳。1937。〈戲劇家田漢改編「明末遺恨」:使舊劇改變成新劇高百歲王熙春主演〉。《影與戲》1(17):268。
  25. 白雪。1936。〈劇壇:改良舊劇發刊辭〉。《戲劇週報》創刊號:2。
  26. 夏衍。1939。〈論「此時此地」的劇運 覆于伶〉。《劇場藝術》1(7):1-2。
  27. 華。1939。〈轟動上海市民的一齝〔應為「齣」〕愛國史劇:明末遺恨〉。《良友》149:34。
  28. 毀堂。1939。〈歷史與現實〉。《戲劇雜誌》3(5):153。
  29. 于伶。1939。〈「花濺涙」重演感言(下)〉。《申報》1939年9月2日第16版。
  30. 側帽客。1939。〈海上有關於戲劇的一切〉。《戲迷傳》2(4):17。
  31. 新石。1938。〈游藝界:話劇的靈魂(下):論綠寶劇場〉。《申報》1938年12月12日第15版。
  32. 包復興。1940。〈關於國片的建議〉。《申報》1940年3月19日第12版。
  33. 作者不詳。1940。〈上海劇藝社演出之「明末遺恨」:編劇者魏如晦:導演吳永剛〉。《劇場藝術》2(1):頁碼不詳。
  34. 劍廬(周貽白)。1939。〈話劇與皮黃的明末遺恨比較観〉。《戲劇雑誌》3(5):154。
  35. 騎士。1937。〈看了「明末遺恨」以後〉。《聯華畫報》9(1):13。
  36. 于伶。1941。〈戲劇上海一九四〇年〉。《劇藝》:13。
  37. 楊柳。1939。〈話劇在上海的前途〉。《申報》1939年9月26日第14版。
  38. 鄃嘯。1938。〈鐵冠圖:民族曲話〉。《申報》1938年11月3日第14版。
  39. 作者不詳。1937。〈田漢為高百歲改編明末遺恨〉。《影與戲》1(14):219。
  40. 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2011)。中國京劇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41. 王徳威編(2010)。帝国主義と文学。東京:研文。
  42. 田漢(1987)。田漢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3. 池田浩士編(2007)。大東亜共栄圏の文化建設。京都:人文書院。
  44. 李濤(2011)。大眾文化語境下的上海職業話劇:1937-1945。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45. 杜宣(1979)。田漢同志和《戲劇春秋》。戲劇藝術,1979(Z1),132-133。
  46. 沈鴻鑫、何國棟(1996)。周信芳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47. 邵迎建(2012)。上海抗戰時期的話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8. 邵迎建(2011)。抗日戰爭時期上海話劇人訪談錄。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49. 姜進(2010)。娛悅大眾:民國上海女性文化解讀。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50. 胡思華(2007)。大人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1. 胡疊(2009)。上海孤島話劇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2. 晏妮(2005)。伝説のヒロインから国民の表象へ—『木蘭従軍』の受容の多義性をめぐって─。映像学,74,5-29。
  53. 晏妮(2010)。戦時日中映画交渉史。東京:岩波書店。
  54. 傅葆石、劉輝譯(2008)。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5. 葛一虹編(1997)。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6. 葛飛(2008)。戲劇、革命與都市漩渦—1930年代左翼劇運、劇人在上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7. 劉強(1986)。阿英與《碧血花》。戲劇報,1986(11),56-57。
  58. 戴錦華(2006)。中国映画のジェンダー・ポリティクス─ポスト冷戦時代の文化政治。東京:御茶?水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