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運動之後,敘事解散-解讀九○年代前衛劇場《星之暗湧》和《白水》的「失語」敘事

并列篇名

Disbanded Narratives after the Movements: Rereading the "Aphasia" Narrative of Avant-garde Theater in the 1990s Taiwan, in Shimmery the Stars and White Water

作者

林乃文(Nai-wen Ling)

关键词

臺灣小劇場 ; 文本 ; 巴赫金 ; 眾聲喧譁 ; 失語 ; Taiwan's little Theater ; text ; Bakhtin ; heteroglossia ; aphasia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7 / 07 / 01)

页次

59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反叛性格著稱的臺灣小劇場運動,解嚴後伴隨社運高峰退潮,失去批判議題,尋求美學轉型;但其表現形式仍經常被視為反敘事、反文本、顛覆、抵拒、後現代,猶如敘事失能或罹患「失語」症。本文重讀一九九○年初期兩部風格迥異的小劇場代表作:河左岸劇團的《星之暗湧》、臨界點劇象錄的《白水》,釐清文本生產之際「眾聲喧譁」的社會語境,如何互文滲透到劇本的敘事之中,形成巴赫金(M. M. Bakhtin)所說的對話式文本。從這個新的角度,再解讀兩部劇場文本,發現內中不止含一種語言意識,各自為主而不定於一尊,把轉型社會激辯中的心靈意識吸納進語言形式,雖然風格迥異,卻皆為形構完整的複調文本。而其開放的文本結構與意義未定空間,也更合宜召集其他劇場物質性元素加入共同對話。本文期許找到非主流劇場文本的閱讀路徑,更深理解本土藝術創作自生的軌跡,並藉此反思臺灣現代劇場如何面對主體形構的問題。

英文摘要

Taiwan's little theater, known for its rebellious character, lost its political edge after social movements subsided, due to lack of issues for discussion. Instead, it sought new aesthetics, especially after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They are often regarded as anti-narrative, anti-textual, postmodern, as if suffering from narrative disability or the "aphasia" disease. This article revisits two different representative little theater productions in the early 1990s-Shimmery the Stars by Rive-Gauche Theater Group and White Water by Critical Point Theatre Phenomenon. It discusses the pluralistic discourse arising from the context of the theatre pieces,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and the formation of "Heteroglossia," a concept proposed by the Russian philosopher Mikhail Bakhtin, namely the polyphonic text, while analysing the famous dialogism. It provides a fresh reading into how modern theater forms in Taiwan face the problem of subject form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孝勇(2016)。從小說話語看眾聲群像:評介巴赫汀之《對話的想像:四篇論文》。傳播研究與實踐,6(1),271-288。
    連結:
  2. 王孝勇(2014)。眾聲喧譁即倫理實踐:從Mikhail Bakhtin 的語藝觀談起。中華傳播學刊,26,137-173。
    連結:
  3. 張錦忠(2001)。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臺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30(3),93-113。
    連結:
  4. 河左岸。2000。《星之暗湧2000》。http://vcenter.iis.sinica.edu.tw/watch.php?val=aWQ9Tl8zbk53PT0=。
  5. 中華民國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625。查詢日期:2016 年11 月2 日。
  6. 臨界點。1995。《水幽.七女版》。臺北:臨界點劇象錄提供。
  7. 黎煥雄。2017 年2 月27 日,16:00-18:30。人力飛行劇團辦公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96巷20 弄7 號1 樓)。
  8. 「姚一葦、汪其楣、賴聲川戲劇創意典藏計畫」:http://e-theatrech.teldap.tw/Chi-Mei-Wang/1987-The-Orphan-of-the-World。查詢日期:2016 年11 月2 日。
  9. 田啟元。1994。《白色瑪格麗特》。手稿,鄭志忠掃描上網。https://www.facebook.com/TienChiYuan/photos/a.538882749477382.123225.141155682583426/538885409477116/?type=3&theater。查詢日期:2017 年2 月2 日。
  10. 臨界點。1993。《白水(永琦版)》。臺北:臨界點劇象錄提供。
  11. 河左岸。1991。《星之暗湧》。臺北:河左岸劇團提供。
  12. 田啟元。1995。〈戲,我愛,我做〉。《中國時報》1995 年5 月27 日,第46 版。
  13. 莊子。《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ctext.org/text.pl?node=2732&if=gb&show=parallel。查詢日期:2017 年3 月3 日。
  14. 臨界點。1996。《水幽.男女混版》。臺北:臨界點劇象錄提供。
  15. 盧健英。〈小劇場死了嗎?系列報導〉。《中時晚報》1991 年8 月1、5、8、9 日,第16 版。
  16. Bakhtin, M. M.,Emerson, C.(trans.)(1984).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7. Bakhtin, M. M.,Emerson, C.(trans.),Holquist, M.(trans.)(1990).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8. Bakhtin, M. M.、白春仁譯、顧亞鈴譯(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9. Bakhtin, M. M.、白春仁譯、顧亞鈴譯(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 Barthes, Roland,Howard, Richard(trans.)(1987).From Work to Text.New York:Hill and Wang.
  21. Barthes, Roland、李幼蒸譯(2008)。寫作的零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2. Berrong, Richard M.(1986).Rabelais and Bakhtin: Popular Culture in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Lincoln:U of Nebraska P.
  23. Butler, Judith(1999).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New York:Routledge.
  24. Emerson, Caryle(2015).Bakhtin and the Actor (with constant reference to Shakespeare).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67
  25. Irigaray, Luce,Porter, Catherina(trans.),Bruke, Carolyn(trans.)(1985).The Sex Which is Not On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6. Lyotard, Jean-François,Bennington, Geoff(trans.),Massumi, Brian(trans.)(1984).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7. McCaw, Dick(2015).Bakhtin and Theatre: Dialogues with Stanislavsky, Meyerhold and Grotowski.Abingdon:Routledge.
  28. Spivak, G.C.、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臺北:群學。
  29. 王德威(1988)。眾聲喧譁: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
  30. 王德威(2001)。眾聲喧譁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
  31. 王墨林(1986)。歷史斷層裡的哭聲。人間,9,24-33。
  32. 平怡雲(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33. 田啟元(2002)。狂睡五百年。臺北:臨界點劇象錄。
  34. 吳錫德(2007)。論羅蘭.巴特的「中性」論述:兼論《異鄉人》的「零度書寫」。淡江外語論叢,10,147-163。
  35. 呂正惠編(1991)。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臺北:正中書局。
  36. 李光柱(2012)。田啟元與臺灣前衛劇場研究。藝苑,2012(4),23-30。
  37. 周英雄編、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
  38. 周慧玲(2002)。演出好不燦爛,說理真箇艱難?當代美學論述的失語症。PAR 表演藝術,115,20-23。
  39. 林克歡(2005)。戲劇表現論。臺北:書林。
  40. 邱敏芬(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與應用學系。
  41. 金士傑(2003)。金士傑劇本 I。臺北:遠流。
  42. 姚一葦(1994)。後現代劇場三問。中外文學,23(7),6-11。
  43. 馬思源(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44. 馬森(2010)。臺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臺北:秀威資訊。
  45. 馬森(2006)。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思潮。臺北:聯合文學。
  46. 馬森(1994)。對「後現代主義劇場」的再思考與質疑。中外文學,23(7),72-77。
  47. 馬森(1991)。當代戲劇。臺北:時報文化。
  48.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聯經。
  49. 張小虹(2015)。話白水。PAR 表演藝術雜誌,271,86-87。
  50. 張錦忠編、黃錦樹編(2007)。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
  51. 梁志民、游源鏗(1989)。臺灣第一。臺北:周凱劇場基金會。
  52. 陳芳明(2009)。謝雪紅評傳。臺北:麥田。
  53. 陳亮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
  54. 陳炳釗(1990)。終有人革臺灣的命!—臺灣小劇場運動興衰。影藝半月刊,2,55-57。
  55. 黃承晃(1993)。劇場與身體:七月七日看「祭」感言。表演藝術,11,109-111。
  56. 黃美序(1994)。細讀〈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抵拒〉。中外文學,23(7),78-80。
  57. 楊美英(1999)。1989-1998 年臺灣現代劇場活動紀事年表。一九九九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成果集,臺北:
  58. 葉玉靜編(1994)。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90 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雄獅美術。
  59. 廖瑩芝(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60. 舞鶴(2001)。悲傷。臺北:麥田。
  61. 舞鶴(1995)。拾骨。高雄:春暉。
  62. 舞鶴(2000)。餘生。臺北:麥田。
  63. 劉佩修(1993)。各就各位?《1993.身體劇場表演祭》觀後。表演藝術,11,108-109。
  64. 劉紀蕙(2007)。藝術─政治─主體:誰的聲音?─論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的政治發言。臺灣美術期刊,70,4-21。
  65. 劉康(2006)。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
  66. 蔡明蓉(201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67. 鄭慧華編(2009)。藝術與社會。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68. 黎煥雄(2014)。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黎煥雄劇場文字作品集。臺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69. 黎煥雄、葉智中(1993)。星之暗湧。臺北:周凱劇場基金會。
  70. 盧佳慧(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71. 賴澤涵編(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
  72. 賴聲川(1999)。賴聲川:劇場3。臺北:元尊文化。
  73. 謝肇禎(2003)。群慾亂舞—論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臺北:麥田。
  74. 鍾明德(1999)。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
  75. 鍾明德(1996)。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臺北文化。臺北:書林。
  76. 鴻鴻(1996)。跳舞之後,天亮以前—臺灣劇場筆記1987-1996。臺北:萬象。
被引用次数
  1. 黃道明(2018)。「盡忠追尋過去,大步走向醉生夢死,期待重生」:田啟元的愛滋生命與左翼酷兒劇場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9,73-116。
  2. (2021)。當言語得到身體:作為事件的講述表演。現代美術學報,4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