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前臺灣日人商業劇場的黃金時代-以1913年為例之觀察

并列篇名

The Golden Age of Japanese Commercial Theatre in Taiwan during the Pre-War Period: a Case Study of 1913

作者

康尹貞(Yin-Chen Kang)

关键词

市村羽左衛門 ; 竹本大隅太夫 ; 討蕃 ; 演藝會 ; 日本藝能 ; Ichimura Uzaemon ; Takemoto Osumitayu ; toban ; engekai ; Japanese performing arts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19 / 07 / 01)

页次

7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戰前日人商業劇場引進臺灣十數種日本藝能,興盛之程度實不下於臺人之劇場。統計《臺灣日日新報》的「演藝」專欄報導數可發現,1909-1924年間的演藝新聞數量遠高於其他時期,反映出以1910年代為中心,實為日人商業劇場的黃金時代。其中1913年乃是演藝新聞報導數量最多的一年,自然也是劇場時代的巔峰,具有相當之代表性,因此本文選取該年度作為觀察對象。1913年來臺的日本表演藝術種類相當多,包括:歌舞伎、新派、喜劇、浪花節、義太夫、能樂謠曲、落語、講談、奇術、曲馬、琵琶、琴曲、舞踊等。來臺的劇團總數約有30團,巡演時間通常最短為1個月,最長可接近2年,許多表演團體由名家領銜。本年度之劇場大事,首推歌舞伎名家市村羽左衛門一座來臺,次之為義太夫名家竹本大隅太夫來臺,二者皆轟動臺灣劇界。此外,本年度全島各地接連舉辦「討蕃演藝會」,集合各類藝能名家聯合演出,也在島內引起熱潮。本年度也有相當多劇場興築或改建計畫,包括基隆俱樂部、臺北南門龍匣亭、臺北芳乃亭、臺中的臺人與日人劇院等等。從以上各方面可反映日人劇場活動之蓬勃毫不遜於臺人興盛的演劇活動與中國戲班來臺的風潮,因此日人商業劇場絕對是討論日治時期臺灣劇場史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英文摘要

During the pre-war year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ization, more than ten kinds of Japanese performing arts were introduced to Taiwan through Japanese commercial theatre. Its vigorous popularity was no less than that of the local Taiwanese theatre. By counting theatre news on Taiwan Nichinichi Shinpo, the time during 1909-1924 exceeded in number over other periods, evidently reflecting that the 1910s around was the golden age of Japanese commercial theatre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theatre news reached a pick in 1913, a year view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is golden age, and thus chosen to the case for study. The Japanese performing arts introduced in 1913 included kabuki, shimpa, kigeki, naniwabushi, gidayu, yokyoku, kijutsu, kyokuba, rakugo, kodan, biwa, koto, buyo and so on. Thirsty troupes or so came to Taiwan, touring from one month to two years, and many of them were led by famous performers. The head-line theatre news in 1913 was the visits of Ichimura Uzaemon, a kabuki star and of Takemoto Osumi, a gidayu master. In addition, toban engekai, which literally means "barbarian conquering gala", were held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whole island, inviting important performers of all kinds to attend. Also in this year, many projects for building and renovating theatres emerged. These phenomena revealed that the Japanese commercial theatre was as flourishing as local Taiwanese theatre.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theatr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hould take Japanese commercial theatre into an undeniable accou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厲復平(2017)。日治時期臺南市宮古座戲院考辨。戲劇學刊,25,7-48。
    連結:
  2.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cdnete.lib.ncku.edu.tw:8001/tabout.html。查詢日期:2018年8月18日。http://cdnete.lib.ncku.edu.tw:8001/tabout.html
  3. 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臺北:前衛出版社.
  4. 大澤米造。1924。《大正名優鑑》。東京:国際情報社。
  5. 大笹吉雄(1985)。日本現代演劇史.明治.大正篇。東京:白水社。
  6. 大笹吉雄(1986)。日本現代演劇史.大正.昭和初期篇。東京:白水社。
  7. 日外アソシエーツ編集部(2010)。新撰藝能人物事典.明治~平成。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
  8. 木下隆一。1918。《現代俳優鑑》。東京:演藝画報社。
  9. 四方田犬彥,王眾一(譯)(2007).日本電影 100 年.北京:三聯書店.
  10. 市村羽左衛門。1920。〈久し振りで思ひ出した臺灣—俳優夏の旅物語〉。《演藝画報》T9(8):116-117。
  11. 平野健次、上参鄉祐康、蒲生鄉昭(1989)。日本音樂大事典。東京:平凡社。
  12. 本山萩舟。1931。〈喜劇俳優の將來〉。《演藝画報》S6(1):114-117。
  13. 田中健次(2015)。圖解日本音樂史。東京:東京堂。
  14. 石婉舜(2010)。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15. 伊藤麻里(2013)。新北,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
  16. 安部豐。1937。〈故人となつた新派の人人〉。《演藝画報》S12(2):32-37。
  17. 竹中信子,蔡龍保(譯)(2007).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明治篇 1895-1911).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18. 余尚儒(2010)。「加答兒」—消失的醫學用語カタル。臺灣醫界,53(4),56-57。
  19. 吳青霞(2009).臺南新報.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
  20. 呂訴上(199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21. 君野倫子(2016)。歌舞伎圖鑑。東京:小學館。
  22. 李筱峰(1999).臺灣史 100 件大事(上)戰前篇.臺北:玉山社.
  23. 杉岡文楽。1936。《俳優大鑑》。大阪:歌舞伎書房。
  24. 杉岡惣吉。1924。《俳優名鑑》。大阪:杉岡文樂堂。
  25. 杉浦善三。1909。《俳優明鑑》。東京:演芸倶楽部。
  26. 岡崎成之助。1931。《俳優名鑑》。東京:上方屋。
  27. 服部幸雄、富田鉄之助、廣末保(1993)。歌舞伎事典。東京:平凡社。
  28. 河合勝、長野栄俊(2017)。日本奇術文化史。東京:東京堂。
  29. 河竹繁俊,郭連友(譯),左漢卿(譯),李凡榮(譯),李玲(譯)(2002).日本演劇史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0. 芝清之(1977)。浪曲人物史:その系図と墓誌録。大阪:上方芸能編集部。
  31. 芝清之。不著出版年。《明治、大正、昭和全浪曲家各派別系圖》。出版地不明:澤田企画。
  32. 秋山木芳(秋山清)。1918。《義太夫大鑑.上卷》。大連:満洲日日新聞社。
  33. 香川蓬洲。1913。〈噫竹本大隅太夫〉。《演藝画報》T2(9):155-165。
  34. 倉田喜弘、藤波隆之(1995)。日本藝能人名事典。東京:三省堂。
  35. 高沢初風。1919。《人氣役者の戶籍調ベ》。東京:文星堂。
  36. 郭千尺(1956)。日據初期北市社會剪影。臺北文物,5(1),53-61。
  37. 野村久太郎。1919。《役者の素顏》。東京:玄文社。
  38. 野島寿三郎(2002)。歌舞伎人名事典。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
  39. 揚幕社編輯部。1923。《現代俳優名鑑》。東京:八宏社。
  40. 黑頭巾。1910。〈新派俳優分布觀〉。《演藝画報》M43(10):72-76。
  41. 葉龍彥(2004).臺灣老戲院.新北:遠足文化.
  42. 葉龍彥(1997).臺北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臺北:文建會.
  43. 鈴木春浦。1915。〈新派の人人と現今〉。《演藝画報》T4(9):52-61。
  44. 演藝画報社。1910。《日本俳優鑑》。東京:演藝画報社。
  4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46. 臺灣總督府(2000)。臺灣總督府國勢調查報告.23.大正四年.記述報文(上)。東京:文生書院。
  47. 臺灣總督府(2000)。臺灣總督府國勢調查報告.22.大正四年.結果表。東京:文生書院。
  48. 厲復平(2017).府城.戲影.寫真: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臺北:獨立作家.
  49. 增田義一。1931。《日本音曲舞踊家元名流大鑑》。東京:実業之日本社。
  50. 諸芸懇話会、大阪芸能懇話会(1989)。古今東西落語家事典。東京:平凡社。
  51. 賴品蓉(2016)。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52. 簡秀珍(2005)。環境、表演與審美—日治時期境外劇團在宜蘭地區的演出。文資學報,1,21-65。
  53. 藤迺舍。1908。〈豐竹尾上一座〉。《演藝画報》M41(10):124-126。
  54. 内山惣十郎(1974)。浪曲家の生活。東京:雄山閣。
  55. 国立劇場芸能調査室(1974)。演藝畫報總索引.人物編。東京:平凡社。
  56. 黄稔恵(2008)。日治時期日本藝能文化在臺灣的展開。2007 年度財団法人交流協会日臺交流センター日臺研究支援事業報告書
被引用次数
  1. 李思漢(2022)。竹本大隅太夫的台灣巡演與日治初期「義太夫節」在台灣的發展。臺灣文學學報,40,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