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From the accumulations of comprehensive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extensive collections of Taoist rituals in Taiwan, it is found that the ceremonies contain a wealth of Xiquesque performances and imaginations, either executed independently or used reciprocally with the rituals to complete the latter's religious purposes. The interpretative system of Taoist rituals is mainly completed through the Taoist priest's speeches, chants, recitations and meditations on the images of gods, all are the incomprehensible codes of conduct to the laymen who thus can tacitly believe in the priests' engagement in the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gods and ghosts. Once these communications are embodied by the priest's performances, the laymen involved would have their experiences more intensified by a journey from being integrated to being entertained so as to finally meet the purpose of practicing ritual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ort out Xiqu's performances and imaginations contained in the current Taoist rituals in Taipei and Tainan with special focus on Xuqu's elements as a means of performing and promulgating Daoist ritual, investigating how their expressive styles operate in rituals and how th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rought on by Xiquesque performance manifest Taoist rites.
|
参考文献
|
-
呂玫鍰(2007)。傳統的再製與創新: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行轎」儀式與徒步體驗之分析。民俗曲藝,158,39-100。
連結:
-
林振源(2017)。地方道教研究:以閩南與臺灣道法二門為中心。臺灣宗教研究,16(2),123-152。
連結:
-
張超然(2016)。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和複合現象。華人宗教研究,8,33-64。
連結:
-
張超然(2012)。來自死者的殃殺:中古天師道喪葬儀式中的驅邪對象。輔仁宗教研究,25,169-194。
連結:
-
張超然(2014)。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為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4,1-41。
連結:
-
張超然(2010)。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20,27-66。
連結:
-
楊秀娟(2019)。制度性與在地化:臺南府城靈寶道壇《獻供》科儀音聲中行為的發生和表現。關渡音樂學刊,29,41-71。
連結:
-
楊秀娟(2019)。《勅水禁壇》科儀的詮釋與想像──以臺南善化道壇鍾昂翰道長為主。輔仁宗教研究,39,87-133。
連結:
-
謝世維(2014)。地方宗教中的道法關係:以臺南和意堂為核心的考察。民俗曲藝,183,139-189。
連結:
-
(1998).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
-
(1998).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
-
Frazer、 James George,汪培基(譯)(1991).金枝.臺北:久大出版社.
-
Geertz、 Clifford,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
Gennep、 Arnold van,張舉文(譯)(2010).過渡禮儀.北京:商務印書館.
-
Grimes, Ronald. L.(1995).Beginnings in Ritual Studies.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
Harrison、 Jane Ellen,劉宗迪(譯)(2016).古代藝術與儀式.北京:三聯書店.
-
Lagerwey, John(1987).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New York:Macmillan.
-
Lagerwey、 John,蔡林波(譯),白照傑(校譯)(2017).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濟南:齊魯書社.
-
Lin、 Zhen(2011).Consercrating Water and Barring the Altar: the Daoist Exorcist Ratual in Chiao-Liturgies in Northern Taiwan.Exorcism in Daoist: A Berlin Symposium
-
Schechner, Richard(1985).Between Theater and Anthropology.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UP.
-
Schechner, Richard(2002).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New York:Routledge.
-
Schechner, Richard(ed.),Schuman, Mady(ed.)(1976).Ritual, play, and performance: readings in the social sciences/theatre.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
-
Turner, Victor(1969).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Turner、 Victor Witter,方永德(譯)(1993).慶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大淵忍爾(1983)。中國人の宗教禮儀。東京:福武書店。
-
山田明廣(2015)。臺湾道教における斎儀─その源流と展開。東京:大河書房。
-
山田明廣(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關西,關西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
-
王兆乾(2001)。儀式劇戲劇與觀賞性戲劇。民俗曲藝,130,143-168。
-
田仲一成,布和(譯)(2008).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呂理政(1990)。臺南東嶽殿的打城法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48。
-
呂理政(1990)。點校「打城全本」。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49-91。
-
呂錘寬(2015).陳榮盛生命史暨道教科儀藝術.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呂錘寬(2009).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臺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
呂錘寬(2001)。斬命魔與東海黃公──道教儀式中的戲劇性法事及其與小戲源流關係試探。兩岸小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呂錘寬(1994).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出版社.
-
李亦園(2000)。和諧與超越──中國傳統儀式戲劇的雙重展演意涵。民俗曲藝,128,15-45。
-
李豐楙(1995)。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渡儀式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95,83-116。
-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116-154。
-
李豐楙(2011)。道法二門:臺灣中北部的道法複合。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
-
李豐楙(1991)。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詼諧性──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71,174-210。
-
李豐楙(1992)。臺灣中南部道教拔度儀式中目連戲曲初探。民俗曲藝,77,89-147。
-
李豐楙(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
-
李豐楙(2001)。迎王與送王:頭人與社民的儀式表演──以屏東東港、臺南西港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129,1-42。
-
李豐楙,謝聰輝(2001).濟度大事.臺灣齋醮.臺北市: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
孟逸夫(201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林雨璇(2014)。救贖.赦罪.報償:臺南「打城」法事研究。南瀛歷史、社會與文 III.變遷中的南瀛宗教,臺南:
-
林振源(2011)。福建韶安的道教傳統與儀式分類。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
-
林靈真(編)(1998).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
-
邱坤良(2013).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
-
姜守誠(2011)。打船醮──南臺灣靈寶道派王醮科儀研究。世界宗教學刊,18,1-58。
-
姜守誠(2010)。南臺灣靈寶道派放赦科儀之研究。世界宗教學刊,15,71-209。
-
姜守誠(2017)。臺南靈寶道派的打城科儀。宗教學研究,116,28-41。
-
姚一葦(1997).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社.
-
洪瑩發,林長正(2013).臺南傳統道壇研究.臺南:南市文化局.
-
胡志毅(2001).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
容世誠(2009).戲曲人類學初探.臺北:麥田出版.
-
張庚,蓋叫天。戲劇美學論文集,臺北:
-
張澤洪(1999).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
曹本冶,劉虹(2003).道樂論:道教儀式的信仰、行為、音聲三元理論結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淺野春二(2005)。臺灣におけゐ道教儀禮の研究。東京:笠間書院。
-
許麗玲(1997)。臺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民俗曲藝,105,1-146。
-
陳守仁(1997).實地考察與戲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畫出版社.
-
陳守仁(1990).香港粵劇研究.下卷.九龍:中國戲曲研究計畫.
-
陳信聰(2000)。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
勞格文,許麗玲(譯)(1996)。臺灣北部正一派道士譜系。民俗曲藝,103,31-48。
-
閔智亭(1994).道教儀範.臺北:新文豐.
-
楊士賢(2010)。花蓮,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
-
楊士賢(2006)。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所。
-
楊士賢(2019).臺南喪葬禮俗研究.臺北:蔚藍文化.
-
楊秀娟(2007)。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
葉明生(2001)。儀式與戲劇─民俗學的考察。民俗曲藝,129,237-271。
-
葉明生(1996).福建省龍巖市東肖鎮閭山教廣濟壇科儀本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
葉明生(1991)。巫道祭壇上的奇葩─道士戲。民俗曲藝,70,217-233。
-
葉春榮(2014)。儀式作為建構:臺南的超度法事。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 III.變遷中的南瀛宗教,臺南:
-
劉枝萬(1984).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
劉枝萬(1974).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劉禎(2005).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
-
戴如豐(2007)。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
薛藝兵(2003).神聖的娛樂:中國民間祭祀儀式及其音樂的人類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謝世維(2014).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
謝宗榮(2008)。臺灣道教的傳承與道壇生態。宗教大同,7,42-61。
-
謝宗榮(2014).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出版.
-
謝忠良(200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
謝聰輝(2002)。道醮齋醮儀式與臺灣常民生活。當代,175,30-43。
-
謝聰輝(2018).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