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演劇與宣傳:彰化鼎新社及其新劇活動

并列篇名

Drama and Propaganda: Ding Shin Club of Changhua And Its New Drama Movement

作者

白春燕(Chun-Yen Pai)

关键词

新劇 ; 文化劇 ; 彰化鼎新社 ; 彰化新劇社 ; 新文化運動 ; New Drama ; Cultural Drama ; Ding Shin Club of Changhua ; Changhua New Drama Club ; New Cultural Movement

期刊名称

戲劇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22 / 07 / 01)

页次

7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彰化鼎新社(後來改稱彰化新劇社)成立於1923年12月,結束於1928年8月,是臺灣第一個以新劇研究為目的之戲劇團體。鼎新社帶動臺灣新劇(文化劇)蓬勃發展,是臺灣新劇運動中具重要地位的劇團,但其發展狀況仍有許多不明之處。本文首先以社員姓名為線索考察結社狀況,其次梳理劇團的發展始末,最後分析其演出特色,期使彰化鼎新社的樣貌立體化。鼎新社立不久之後開始與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合作,帶領北港民聲社、新竹新光社等文協的附屬劇團,為文協的新文化運動提供具感染力的宣傳途徑。鼎新社的特色表現於政治性與藝術性兩方面。鼎新社青年基於政治宣傳目的而集結,也受政治因素影響而結束,他們的戲劇藝術可以說是與政治性相始終。由於他們的政治目的大於藝術目的,加之殖民政府的取締干預,劇團生命不長,致使劇場能量累積不足。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有限的史料看到鼎新社的戲劇特色。他們從中國新劇(文明戲)繼承「戲中演說」手法,將之應用於後來引進的五四時期社會問題劇,進一步發展出「以臨監警察激發民族情緒」的戲劇效果。這是他們對於中國戲劇藝術進行的變形繼承及再生產,表現出臺灣殖民地特有的藝術樣態。因此,鼎新社的新劇實踐展示了臺灣民族自決意識的追求精神,以及從臺灣人主體性出發的藝術生產。

英文摘要

Ding Shin Club of Changhua was founded in December 1923, and ended in August 1928, overarching in the prosperity of Taiwan New Drama (also called Cultural Drama)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yet its development has been cloudy so far. This paper aims to portray a total picture of Ding Shin Club's New Drama movement by first tracing its members' names as clues in order to clarify how the club was organized, and then its growing trajectory, and finall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its performance.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Ding Shin Club of Changhua soon cooperated with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TCA) to set up its subsidiary drama clubs like as Minshen Club of Beigang, Hsinguang Club of Hsinchu which employed drama as a vehicle to promote TCA's propaganda. The main features of Ding Shin Club can be depicted in terms of both its politics and art. Its young members were teamed up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their activities came to an end also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coercion. Because their drama activities were hardly separated from, and even were exceeded by political factors, along with the repression of colonial government, the life span of Ding Shin Club was not long enough to accommodate sufficient energy. However, limi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can still reveal the features of this drama club. Inheriting from the style of "orating in play" of the civilized drama of China, Ding Shin Club applied it to the social problem pal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further developed a dramatic effect called "the passive acting under policemen's surveillance". This is Ding Shin Club's creative inheritance and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dramatic arts, endeavoring to show the particular artistic styles of the colonized Taiwan. Therefore, Ding Shin Club's practices of drama demonstrate the spirit of purchasing national the self-determination as well as the artisitic production based on Taiwan's subjectiv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白春燕(2021)。臺灣新劇運動的先聲:1920 年代初期東京臺灣青年會的留學生演劇。戲劇學刊,34,7-33。
    連結:
  2. 白春燕(2022)。廈門新劇/文明戲研究(1921-1938):以廈門通俗教育社及李維修為中心。戲劇研究,29,71-102。
    連結:
  3. 邱坤良(2017)。從星光到鐘聲:張維賢新劇生涯及其困境。戲劇研究,20,39-64。
    連結:
  4. 不著撰人。〈北港組織新劇〉。《臺灣民報》。1927 年 10 月 9 日,第 7 版。
  5. 不著撰人。〈彰化新劇的盛況〉。《臺灣民報》。1925 年 3 月 1 日,第 6 版。
  6. 不著撰人。〈文化劇好評〉。《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11 月 26 日,夕刊第 4 版。
  7. 不著撰人。〈新光社排演新劇〉。《臺灣民報》。1926 年 12 月 12 日,第 7 版。
  8. 不著撰人。〈磺溪會大講演會十八日在彰化座開始論戰〉。《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 8 月 21 日,夕刊第 4 版。
  9. 不著撰人。〈臺中小景/例の文化劇〉。《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8 月 3 日,夕刊第 2、3 版中縫。
  10. 不著撰人。〈彰化新劇社到各地開演新劇了〉。《臺灣民報》。1928 年 6 月 17 日,第 7 版。
  11. 不著撰人。〈彰化第一公學校檔案〉。《彰化縣中山國民小學檔案》(來源: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
  12. 不著撰人。〈是非〉,《臺灣日日新版》。1931 年 2 月 16 日,第 4 版。
  13. 不著撰人。〈新劇社開演警官無理阻害〉。《臺灣民報》。1928 年 7 月 15 日,第 4 版。
  14. 不著撰人。〈大甲之文化講演及懇親會餘興有文化劇極呈盛況〉,《臺灣民報》。1925年 10 月 11 日,第 6 版。
  15. 不著撰人。〈良風美俗と不良演劇の取締〉。《臺灣民報》。1928 年 1 月 15 日,第 10 版。
  16. 不著撰人。〈黑色青年聯盟事件驚動全島的大檢舉結局四名被付公判〉,《臺灣民報》。第 3 版,1928 年 1 月 15 日。
  17. 不著撰人。〈彰化的三種文化宣傳〉。《臺灣民報》。1926 年 6 月 27 日,第 7 版。
  18. 不著撰人。〈彰化新劇社的新進出!〉。《臺灣大眾時報》。1928 年 6 月 25 日,第 7 版。
  19. 不著撰人。〈磺溪會懇親大會十八日開於彰化座開會中檢束二名〉。《臺灣日日新報》。1928 年 8 月 20 日,夕刊第 4 版。
  20. 不著撰人。〈臺中小景/鄭松筠氏〉。《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8 月 2 日,夕刊第 2 版。
  21. 不著撰人。〈東京磺溪會主催講演來十八日在彰化座附各方面意見〉。《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8 月 17 日,夕刊第 4 版。
  22. 不著撰人(1954)。北部新文學、新劇運動座談會。臺北文物,3(2),2-12。
  23. 不著撰人。〈彰化街有志懇親會〉。《臺灣民報》。1926 年 8 月 29 日,第 6 版。
  24. 不著撰人。〈1922 年 1-3 月至 1924 年 4-6 月外國旅券下付表(135-144)。識別號:T1011_03_092 至 T1011_03_101〉。《臺灣總督府外國旅券下付及返納表》。(來源: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
  25. 不著撰人。〈禁止開演〉。《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4 版,1928 年 8 月 6 日。
  26. 不著撰人。〈編輯餘話〉,《臺灣民報》。1925 年 8 月 23 日,第 15 版。
  27. 不著撰人。〈宜蘭/讀書會發會式〉。《臺灣民報》。1928 年 4 月 22 日,第 6 版。
  28. 不著撰人。〈彰化/新劇社在員林開演竝要南部巡演〉。《臺灣民報》。1928 年 7 月 22 日,第 7 版。
  29. 不著撰人。〈彰化有志者懇親會〉。《臺灣民報》。1925 年 9 月 13 日,第 5 版。
  30. 王詩琅(1979).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高雄:德馨室.
  31. 石婉舜(2008)。川上音二郎的《奧瑟羅》與臺灣—「正劇」主張、實地調查與舞臺再現。戲劇學刊,8,10-14。
  32. 石澤秀二(1964)。新劇の誕生。東京:紀伊国屋。
  33.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
  34. 呂興忠(2001)。臺灣苦旅:日據時期的臺灣無政府主義群像。彰中學報,23,226-230。
  35. 李宛儒(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名古屋,名古屋大學。
  36. 李純青。〈臺灣訪問記之二:三天的旅行〉。《大公報天津版》。1946 年 2 月 5 日,第 3 版。
  37. 李國澤(編)(1955).臺南私立長榮中學校友芳名錄:七十週年校慶紀念臺灣史研究.臺南:長榮中學.
  38. 李毓嵐(2022)。文協活動寫真隊與美臺團的啟蒙活動。臺灣史研究,29(1),45-88。
  39. 李毓嵐(2022)。文協活動寫真隊與美臺團的啟蒙活動。臺灣史研究,29(1),61。
  40. 林柏維(1993).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
  41. 邱坤良(2021)。演劇作為文協啟蒙年代的浪漫想像。閱:文學,71,46-49。
  42. 侯曜。1924。《復活的玫瑰》。上海:商務印書館。
  43. 施懿琳,楊翠(1997).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下).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44. 袁國興(編)(2011).清末明初新潮演劇研究.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
  45. 張晏菖(2020)。新竹,清華大學臺文所。
  46. 張維賢(1954)。臺灣新劇運動述略。臺北文物,3(2),83-85。
  47. 張維賢(1954)。我的演劇回憶。臺北文物,3(2),105-113。
  48. 張謙(2011)。「戲中演說」成因論考。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01-104。
  49. 許俊雅(編選)(2016).楊守愚.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50. 焦欣波(2021)。「化裝講演」的文體生成及其觀念演變。戲劇藝術,2021(6),88-100。
  51. 集美學校編。1923。《福建私立集美學校十周年紀念刊》。廈門:集美學校。
  52. 飯塚容、田本相、大江千晶譯(2009)。文明戯研究の現在—春柳社百年記念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論文集,東京:
  53. 黃旺成。《黃旺成先生日記》。1925 年 8 月 16 日、1926 年 11 月 25-26 日。(來源:臺灣日記知識庫,https://taco.ith.sinica.edu.tw)
  54. 黃愛華(編),李偉(編)(2017).新潮演劇與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追求.上海:文滙出版社.
  55. 新竹 C 生。〈文化劇的勃興〉。《臺灣民報》。1927 年 3 月 13 日,第 11-12 版。
  56. 楊渡(1994).日據時期臺灣新劇運動(1923-1936).臺北:時報文化.
  57. 楊聯芬(2010)。五四離婚思潮與歐陽予倩《回家以後》「本事」考論。新文學史料,2010(1),79-85。
  58. 葉榮鐘(2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臺中:晨星.
  59. 解佳蓉(2016)。臺北,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
  60.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南天.
  61. 劍如(黃呈聰)。〈關於彰化思想問題的考案(上)(當局過於干涉壓迫的弊害)〉。《臺灣民報》。1924 年 9 月 11 日,第 4 版。
  62. 蔣朝根(2006).蔣渭水留真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63.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編)(2011).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四號.臺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64. 謝春木。〈臺灣社會運動年代記(三)〉。《臺灣民報》。1930 年 8 月 2 日,第 15 版。
被引用次数
  1. (2024)。藝術性的追求︰張維賢的無政府主義戲劇觀。臺灣學研究,30,12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