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

并列篇名

Cross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Take the Revitalization of Pakalungay, the Amis Tribal Age Organization for Youngsters in Atolan as an Example

DOI

10.29777/JCR.201212.0001

作者

林芳誠(Fang-Chen Lin)

关键词

都蘭 ; 阿美族 ; 年齡組織 ; Pakalungay ; 文化復振 ; Atolan ; Amis ; Age organization ; Pakalungay ;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期刊名称

文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12 / 12 / 01)

页次

1 - 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都蘭部落進行的年齡組織文化復振為例,利用傳統年齡組織為架構而設計的Pakalungay訓練營,將部落孩童聚集起來於祭典前夕學習傳統文化,透過集體學習的機會讓參與孩童得以體驗有別於學校教育的文化學習。經過數年的累積,不僅促使孩童產生同儕情感與團體凝聚力,更讓原本因為失去族人參與的男子年齡組織得到後繼人力的加入,讓部落舉辦祭典添增許多活力,也讓族人更積極投入部落文化活動。本文透過當代都蘭阿美人利用傳統年齡組織制度,融合多元思維模式所創造的Pakalungay訓練營進行文化重建工作的經驗,探討有別於傳統阿美族男性的生命過程與訓練營文化教育模式為一新型態的文化學習,成為當代青年族人的生命經驗。我們可以在這些現象的探討中了解傳統與現代年齡組織教育的差異性,以及部落與外力合作之後所產生的文化效應;同時亦將女性納入教育對象時,觀察女性在傳統與現代的角色位置和文化受教權。筆者嘗試以「文化重建」、「族群認同與凝聚力」、「部落與外力的融合」、「當代思潮對於都蘭阿美青年的生命經驗」此四面向之議題進行討論,針對當代進行的文化重建工作,希望從中結合眾多意見,彙整並提供思考未來文化行進之方向,也讓試圖推動文化工作的其他社群、聚落擁有參考的案例,將文中探討的論點衍生成為適合自我文化發展的題材。

英文摘要

Pakalungay is the lowest but the most basic group in the organization of Amis tribe. For the people who hav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ge set experiences in the past,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now. When the economical and educational surroundings have been changed, villagers move out for their own lives. Besides them, the missionary work of Catholic and Christian also reduce the inclination to the affairs of the tribe.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in Atolan was the ”Pakalungay educational camp”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thods to educate the children in the tribe. During the time when they get together, children have chances to learn their culture and make them treasure it more than before. This situation not only attributes the higher identify to the tribe and culture but recalls more villagers back to join the cultural affairs.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understand what situation do Amis people face to and how do they react. The four youth age organizations (Malikuda'ay)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observe by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between them. In addition, the sexual problem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ld days. Female (especially the younger one) was not allowed to join the age organization but own the similar rights today. Besides it, the effects after cooperation from tribe and the outside is mentioned to discuss. Above all phenomena are new experiences of Amis youth people in Atolan nowad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頌恩(2004)。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東:東臺灣研究社。
    連結:
  2. Connerton, Paul(1989).How Societies Rememb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Fentress, James,Wickham, Chris(1992).Social Memory: New Perspectives in the Past.Oxford:Blackwell..
  4. Halbwachs, Maurice,Coser, Lewis A.(ed. trans.)(1992).On Collective Mem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 Schwartz, Barry(1982).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 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Social Forces,61,374-402.
  6. Wallace, Anthony Francis Clarke(1956).Revitalization Movement.American Anthropologist,58(2),264-281.
  7. Zelizer, Barbie(1995).Reading the Past against the Grain: The Shape of Memory Studies.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2,214-239.
  8. 王甫昌(2003)。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9.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
  10.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
  11. 王嵩山(1997)。集體知識與文化重構:阿里山鄒人當代社會實踐之意義。考古人類學刊,53,142-175。
  12. 王嵩山(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臺北:稻鄉。
  13. 古野清人、葉婉奇譯(2000)。臺灣原住民之祭儀生活。臺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4. 李亦園(1957)。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17-144。
  15.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灣研究叢刊7。臺北:聯經。
  16. 李來旺、吳明義、黃東秋(1992)。牽源。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17. 阮昌銳(1994)。臺東麻老露阿美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18. 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 亞榮隆‧撒可奴(2003)。山豬‧飛鼠‧撒可努。臺北:耶魯。
  20. 河野喜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1. 初鹿青年會(2007)。初鹿青年會年祭季刊
  22. 都蘭部落(2004)。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臺東:都蘭部落。
  23. 都蘭部落(2008)。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臺東:都蘭部落。
  24. 都蘭部落(2007)。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臺東:都蘭部落。
  25. 都蘭部落(2011)。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臺東:都蘭部落。
  26. 都蘭部落(2000)。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臺東:都蘭部落。
  27. 陳文德(1989)。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53-74。
  28. 陳文德(1990)。膽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4。
  29. 陳文德(1986)。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膽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0。
  30. 陳奇祿(1986)。臺灣土著的年齡組織與會所制度。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
  31. 黃宣衛(1998)。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以年齡組織與異族觀為中心的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2. 黃宣衛(2005)。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臺北:南天。
  33. 黃宣衛(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
  34. 黃宣衛(1992)。評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141-150。
  35. 黃宣衛、羅素玫(2001)。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36. 黃貴潮(1994)。豐年祭之旅: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遊憩解說叢書八。臺東: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37. 劉斌雄(1965)。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8. 衛惠林(1953)。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組織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2-9。
  39. 盧建榮編(2001)。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40. 盧韻芬(2003)。微弱的力與美。臺東: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41. 羅素玫(2008)。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是一個男性組織嗎?阿美族的性別觀念與文化再創造的探討。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蔡政良(2017)。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認同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8,65-104。
  2. 林芳誠(2020)。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再生產:以護衛舞的傘與矛為例。民俗曲藝,210,145-196。
  3. 林文蘭(2018)。以「部落」之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和論辯。文化研究,26,97-170。
  4. 陽昇宏/Sawmah Alukuy Pacidal(2020)。臺東市馬蘭阿美從「男子婚入妻家」到「男娶女嫁」之演變及影響。東台灣研究,27,22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