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概念、學業表現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情形之探討

并列篇名

The Impact of Family SES,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n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DOI

10.6151/CERQ.2009.1703.01

作者

蕭佳純(Chia-Chun Hsiao)

关键词

家庭社經地位 ; 自我概念 ; 學業表現 ; 就業情形 ; family SES ; self-concept ; academic performance ; graduates' employment

期刊名称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7卷3期(2009 / 09 / 30)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所釋出的「92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調查」以及「93學年度大專畢業生畢業後一年問卷調查」共992位學生為研究樣本進行分析,以瞭解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概念、學業表現等因素對於就業情形的直接影響,以及家庭社經地位透過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兩中介變項對於就業情形所造成的間接影響。經由結構方程模式統計檢定後,整體模式所獲得的指數顯示模式可被接受。對整體效果的分析顯示,家庭社經地位對自我概念、就業情形;自我概念對學業表現;與學業表現對就業情形皆有顯著影響,而這些影響除了可透過直接效果之外,家庭社經地位對就業情形的影響路徑還可透過自我認同與學業表現的中介影響而形成。

英文摘要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self-concept,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graduates' employment. The samples are drawn from the survey of junior students of 92 academic year and the survey of after one-year graduated students from 93 academic year of ”Integrated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System, in which a total of 992 after one-year graduated stud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sample.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SES on self-concept, and job situation, self-concep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job situation, academic performance on graduates' employment are evident. Further more,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have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ES and graduates' employmen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連結:
  2. 林大森(2007)。職校學生晉升四技二專之主修流動:流動表之應用。師大學報:教育類,52(1),111-132。
    連結:
  3. 林鋐宇(2006)。運用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五專生缺曠課行爲對其學業表現的影響。醫護科技學刊,8(2),110-120。
    連結:
  4.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連結:
  5. 黃毅志、陳俊瑋(2008)。學科補習、成績成現與升學結果-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爲例。教育研究集刊,54(1),117-149。
    連結:
  6. 蔡文山(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連結:
  7. 謝亞恆、林俊瑩(2007)。社會網絡、學校教學品質與學校滿意度之關聯性:以臺灣地區大學生爲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1),107-139。
    連結:
  8.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55-287。
    連結:
  9. Anderson, J. C.,Gerbing, D. W.(1988).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03(3),411-423.
  10. Andrew, M.,Brabley, S.,Upward, R.(2001).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match using micro-economic data for the youth labor marker.Labor Economics,8,335-357.
  11. Bagozzi, R. P.,Yi, Y.(1988).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16,74-94.
  12. Berk, L. E.(2003).Child development.Boston:Allyn and Bacon.
  13. Byer, J. L.(1999).The effects of absences and involvement in unit plan preparation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 teacher education class.Louisiana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34(1),95-109.
  14. Duchhclz, E.,Wittkowski, J.,Swienty, M.(1980).The self-concept in the context of various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Psychological Abstracts,63,351.
  15. Finnie, R.(2004).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of Canadian post-secondary graduates: A dynamic analysis.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6(1),35-58.
  16. Friedman, P.,Rodriguez, F.,McComb, J.(2001).Why students do and do not attend classes.College Teaching,49(4),124-133.
  17. Gang, I. N.,Zimmermann, K. F.(2000).Is child like paren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ethnic origin.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35(3),550-569.
  18. Hair, J. F.,Anderson, R. E.,Tatham, R. L.,Black, W. C.(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 Hamachek, D.(1995).Self-concept and school achievement.Development,73(4),419-425.
  20. Hilmer, M.(2001).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of the college attendance equation with an extension to two-stage selective-correction models.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263-278.
  21. Kolsa, B.(1989).Student retention and the Omaha public schools: Performance and challenge.Paper prepared for the Omaha minority conditions and research conference,Nebraska:
  22. Lareau, A.(2002).Invisible inequality: Social class and child reading in black families and white famil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7,747-776.
  23. Lassibille, G.,Gomez, L. N.,Ramos, I. A.,Sanchez, O.(2001).Youth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in Spain.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39-149.
  24. Light, A.(2001).In-school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1),1163-1181.
  25. Marsh, H. W.,Balla, J. R.,Hau, K. T.,G. A. Marcoulides (Eds.),R. E. Schumacker (Eds.)(1996).Advanc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echniques.Hillsdale, NJ:Erlbaum.
  26. Marsh, H. W.,Parada, R. H.,Yeung, A. S.,Healey, J.(2001).Aggressive school trouble makers and victims: A longitudinal model examining the pivotal role of self-concep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93(2),411-419.
  27. Melnick, D. H.(1992).Brooklyn, NY.,Long Island University.
  28. Purkey, W. W.(1998).An overview of self-concept theory for counselors. ERIC/CAPS, 2108 School of Education.An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29. Rubio, D. M.,Berg-Weger, M.,Tebb, S. S.(2001).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for multidimensionality.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8(4),613-626.
  30. Schunk, D. H.(1991).Self-efficacy and cognitive achievement: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2(1),14-22.
  31. Scoff D. Gest, K. L.,Rulison, A. J.,Davidson, J. A. W.(2008).A reputation for success (or failure): The association of peer academic reputations with academic self-concept, effort, and performance across the upper elementary grad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4(3),625-636.
  32. Tchibozo, G.(2004).The dynamics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cesse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 analysis of French data.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32(1),93-108.
  33. Teachman, J. D.(1987).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2,548-557.
  34. Thou, X.,Moen, P.,Tuma, N. B.(1998).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ina: 1949- 94.Sociology of Education,71,199-222.
  35. Tsai, S. L.,Gates, H.,Chin, H. Y.(1994).Schooling Taiwan's wome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mid-20th century.Sociology of Education,67,243-263.
  36. Wyatt, G.(1992).Skipping class: An analysis of absenteeism among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Teaching Sociology,20,201-207.
  37. 田弘華、田芳華(2008)。誰失業?誰就業?誰失業?大學畢業生出路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1(4),33-62。
  38. 何緯山(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39. 吳林輝(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0. 吳慧虹(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41. 巫有鎰(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
  42.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臺東師院爲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43. 李威辰(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44.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爲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47。
  45. 沈德如(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46. 谷宗芸(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47. 卓石能(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8. 周志亭(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49.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35-62。
  50. 林世欣(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51. 林信香(2003)。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52.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臺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53. 林郁君(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醫學院行爲科學研究所。
  54. 林祖嘉、林建志(2004)。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工作轉換與在職搜尋:1996年調查結果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84,267-299。
  55. 林淑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56.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臺北:雙葉。
  57. 邱霓敏(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帥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58. 邱禮仁(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59. 倪小平(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0. 孫曼儀、蔡明學(2007)。社經地位和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後設分析。國教學報,19,199-221。
  61. 馬月琴(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62. 馬信行(1997)。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發展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421-H-004-004K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發展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421-H-004-004K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63. 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許崇憲(2002)。社區、族群、家庭因素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關係-臺東縣四所國小的比較分析。臺東師院學報,8,27-52。
  64. 張維中(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65. 97學年度大專院校學生人數統計表
  66. 許嘉猷(1982)。新結構論-社會階層研究的新方向。思與言,19(3),234-249。
  67. 郭丁熒(1997)。師院學生的社會流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2),181-196。
  68. 郭春悅(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69. 陳怡君(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70. 陳家如(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71. 陳雅雯(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必理研究所。
  72. 陳碧容(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
  73. 陳慶福、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應用性學習心理學。臺北:心理。
  74.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分流教育與社會經濟地位。教改通訊,12,37-38。
  75. 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009/03/31)
  76. 黃芳銘(2003)。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77. 黃金梅(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靜宜大學青少童福利研究所。
  78. 黃敏芬(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79. 黃淑玲(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80. 黃毅志(1992)。臺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影響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25-161。
  81.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伸。臺北:巨流。
  82. 黃毅志(1996)。臺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213-248。
  83. 葉家富(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84. 熊淑君(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85. 劉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9(1),61-78。
  86. 劉慶中(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87. 劉潔玲(2001)。學業成就不足與學習動機問題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9(3),86-105。
  88. 蔡芬芬(2007)。求職歷程中之人力資源及社會網絡與就業表現之分析。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5,119-1525。
  89. 蔡淑鈴、楊國樞主編、瞿海源主編(1988)。變遷中的臺灣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90. 蔡瑞明、林大森(2002)。滾石不生苔?臺灣勞力市場中的工作經驗對薪資的影響。臺灣社會學刊,29,57-95。
  91. 鄭世昌(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92. 盧秀芳(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
  93. 賴美雪(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靜宜大學青少童福利研究所。
  94. 謝慈容(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95. 謝甄滿(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96. 鍾靜宜(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龔心怡、李靜儀(2015)。影響國中經濟弱勢學生之學業表現與中輟傾向之因素:以「脈絡-自我-行動-結果」之動機發展自我系統模式為取向。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55-92。
  2. 郭丁熒(2014)。大學生關懷自身之探討: 3 W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6(1),1-26。
  3. 黃瓊儀、游錦雲、吳怡慧(2018)。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親子互動、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1),103-140。
  4. 賴靜瑩、劉玲慧、廖年淼、楊家瑜(2012)。科技校院畢業生職場就業現況與相關影響因素之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25,33-72。
  5. 賴姿鈺,邱紹一(2022)。國中生童年受不當對待、人格特質與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60(4),33-51。
  6. 劉若蘭、林大森(2011)。影響大學生畢業流向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9(1),101-144。
  7. 潘世尊(2017)。文化多元與教育:兼論兩岸幼教課綱與指南。弘光學報,80,79-97。
  8. 蕭佳純、陳雯蕙、方斌(2012)。大三生心理社會發展、人際滿意度與課外經歷對其畢業後就業力之預測。教育實踐與研究,25(1),97-130。
  9. 謝卓君(2021)。臺灣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之政策設計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7(2),41-79。
  10. 張芳全,王瀚(2014)。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的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文化資本與家庭氣氛之縱貫性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3),57-94。
  11. (2011)。TEPS資料庫中學業成就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縱貫性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3),119-154。
  12. (2011)。影響大學生就業力因素之關係模式探討:以臺灣地區一般大學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4(2),1-33。
  13. (2012)。大學生就業力發展之縱貫性分析:跨領域學程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5(2),129-162。
  14. (2012)。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教育研究學報,46(1),69-96。
  15. (2013)。影響國中階段貧窮學生學業表現之因素探析─以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扶助對象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3(1),1-42。
  16. (2018)。大學品牌權益、學生認同與學生就業力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1(3),1-32。
  17. (2018)。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不同社經地位青少年的父母支持、同儕支持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教育學報,46(2),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