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競技太極拳推手訓練架構分析與探討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raining Structure in Sport Tai-Chi-Chuan Push Hand

DOI

10.29950/JHKUM.200701.0006

作者

陳榮煌(Rong-Huang Chen);許政斌(Zheng-Bin Xu);陳雍元(Yuan-Yong Chen)

关键词

競技太極拳推手 ; 訓練架構 ; sport Tai-Chi-Chuan Push Hand ; training structure

期刊名称

興國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07 / 01 / 01)

页次

97 - 10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競技太極拳推手是建立在傳統太極拳推手而發展起來的運動項目,在台灣已有32年的發展歷史。然而在逐漸步入競技行列的太極拳推手運動中,台灣的運動員卻一直缺乏適合的訓練方式,部份運動員仍套用傳統推手的訓練方法,參與太極拳推手的競技比賽,因而造成諸多的精良技術無從發揮,吞下敗仗。故此,本文就相關的文獻,探討競技太極拳推手運動的訓練架構,分析競技太極拳推手與傳統太極拳推手間不同之處,包括有技術的展現、戰術的運用、賽圈的意識與競技心理能力等差異;以及探討影響競技太極拳推手與傳統太極拳推手訓練方式的相關因素,包括勝負意識、訓練方法、基本運動能力、專項體能、基本技術、應用技法與訓練計畫之安排等,並建議以科學的研究,利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訓練方式,提高太極拳推手運動員的訓練水準;且須能借鑒國際與國內相關運動競賽的寶貴經驗及其豐富的理論,以改進當前太極拳推手競賽和訓練方面的各種缺點。

英文摘要

Sport Tai-Chi-Chung Push Hand which has developed for 32 years in Taiwan is one of sport item; it developed from the Traditional Tai-Chi-Chung Push Hand. Now, it has become a combat contest, but athletes in Taiwan still training by traditional Push Hand discipline, always shorting of modern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It makes most of Push Hand athletes lose without sport capacities. The paper confer with training structure in sport Tai-Chi-Chuan Push H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ort Tai-Chi-Chung Push Hand and Traditional Tai-Chi-Chung Push Hand from sport skill, tactics, line of game's area, contest psychological capacity. And discuss about training factors from winning consciousness, training methods, basic motor capacity, and specific physical fitness, basic Push Hand skills, application Push Hand skills, and periodization. It suggests combin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raining method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to enhance training standard, and learn the experience, theory from international contest, to improve the fault contest and training on sport Tai-Chi-Chung Push Ha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陳榮煌、蘇俊賢、陳雍元、陳文進(2005)。柔道運動訓練過程專項體能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9(2),75-83。
    連結:
  2. Bompa, T. O.(1999).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3. Orlick, T.,Partington, J.(1988).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The Sports Psychologist,2,105-130.
  4. Weinberg, R.S.(1988).The mental advantage: Developing your Psychological skill in tennis.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5. 于志鈞(2000)。太極推手修煉。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
  6.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2002)。太極拳規則。台北市:作者。
  7.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2002)。國際太極拳規則。台北市:作者。
  8. 毛明春、陳小平、陳小兵(2002)。從規則角度研究影響推手競賽的觀賞性問題。中國體育科技,38(8),31-32+35。
  9. 田金龍(1994)。深究推手特點 再話推手比賽—對競技推手比賽特色的探討。中華武術,1994(3),14。
  10. 安在峰(2002)。太極推手絕技。台北市:大展。
  11. 安在峰(2005)。太極推手秘傳。台北市:大展。
  12. 江界山編(2001)。運動訓練法。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3. 余功保(1999)。精選太極拳辭典。北京市:人民體育。
  14. 吳榮輝(2002)。太極拳推手比賽活動報導在台灣區(全)運會的回顧與展望。太極拳研究專集,217、218,31-33。
  15. 吳榮輝(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16. 呂季東、俞繼英、龍躍玉、劉鵬(2004)。專項力量概念的界定。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8(4),24-28。
  17. 李豎銳(2004)。淺談太極拳推手勁力作用和機理。湖北體育科技,23(3),314-315。
  18. 周文祥(1994)。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中華體育,30,17-25。
  19. 邱丕相(2003)。太極拳習練知識問答。北京市:人民體育。
  20. 邱建華(1999)。太極拳推手運動員選材探討。山東體育科技,21(3),34-35+49。
  21. 唐人屏、黃連順(1995)。從太極拳推手的訓練目的看掤手的運用與變化。1995海峽兩岸太極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2. 徐澤(2001)。淺析競技推手戰術。安徽體育科技,89,41-42+45。
  23. 崔永勝、虞定海、謝業雷(2004)。從規則改革視角論提高推手的競技性和民族性。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8(6),40-43。
  24. 張山(2004)。中國太極推手。台北市:大展。
  25. 張山編(1998)。中國武術百科全書。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
  26. 張至滿(1999)。體育測量與評價。台北市:水牛。
  27. 張明科、紀志華(2004)。關於太極拳控制技術的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33(1),104-106。
  28. 勞利紅(1999)。柔道運動的供能特徵及專項耐力訓練。體育科技,20(1),125-127。
  29. 華樺(2004)。競技太極推手。武漢市:湖北科學技術。
  30. 過家興(1998)。運動訓練學文集。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31. 趙增福、趙超(2003)。中國趙堡太極推手。西安市:世界圖書。
  32. 劉仁輝、倪銳、肖震(2004)。試論太極拳技擊的訓練與發展。武術科學,1(6),40-42。
  33. 謝業雷、史偉(2004)。太極推手的發展現狀與對策探析。武術科學,1(6),34-36。
  34. 謝慧松(2003)。對專項速度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6(2),277-279。
  35. 鍾文淵(2003)。縱橫太極。台北市:逸文。
被引用次数
  1. (2009)。高中男子太極拳推手選手身體型態因子特徵分析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