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技專校院學生其人格特質與環境認知對大陸就業態度之研究

并列篇名

Employment Attitudes of Working in Mainland China abou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on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University Students

DOI

10.29950/JHKUM.200801.0007

作者

徐鳳翎(Feng-Ling Hsu);許玉玫(Yu-Mei Hsu);劉正雄(Cheng-Syong Liu)

关键词

人格特質 ; 社會認知 ; 就業態度 ; personal characters ; social cognition ; employment attitude

期刊名称

興國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8 / 01 / 01)

页次

97 - 1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技專校院學生其人格特質與環境認知影響畢業後願意到大陸就業態度情形,進而對其未來職業進路提出具體建議。為達此目的,首先,介紹就業態度之意涵與理論基礎;其次,從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生涯發展、社會認知與計劃行為等方面,說明影響技專校院學生赴大陸就業態度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最後,提出建議以作為技專校院畢業學生職業選擇意向、學校就業輔導單位及企業甄選員工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attitude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n propose several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graduates’ occupation choices.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first,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mployment attitude. Seco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employment attitude in Mainland China for student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expartiate’s personal characters, work value, career development, social cogni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aspects and so on.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graduates’ occupation choices, school employment counselling unit and the enterprise employ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田文彬、林月雲(2003)。台灣歷年海外派遣管理研究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
    連結:
  2. 李再長、李俊杰、曾雅芬(2005)。大型企業組織生涯管理、個人生涯規劃、個人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之關連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1),53-76。
    連結:
  3. 黃國隆、黃敏萍、蔡啟通、陳惠芳(1999)。台商派駐大陸合資企業之管理人員的生活適應與該合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大管理論叢,9
    連結:
  4. Farmer, H. S.(1995). Gender difference in adolescent. ERIC Digest. Retrieved August, 8, 2002 From EBSCO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5. 企業挑選赴大陸工作者的建議(2007)。104銀行獵人月刊6(8)。2007年7月7日,取自http://www.104hunter.com.tw/edm/BEP00-00001-1074/03.htm
  6. 教育部統計處(2007)。大專院校概況統計。2007年7月7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 EDU7220001/data/serial/u.xls?UNITID=139&CATEGORYID=260&FILEID=130550&open
  7.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年5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2007年7月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oint.asp?index=3
  8. 教育部技職博覽會(2007)。技專院校學校漫遊。2007年8月27日,取自http://techexpo.moe.edu.tw/school_list.php?area=1
  9. Ajzen, I.(1985).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Heidelberg:Springer.
  10. Ajzen, I.(2002).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32(2002),665-683.
  11. Ajzen, 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12. Ajzen, I.,Madden, T. J.(1986).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contro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2(5),453-474.
  13. Allport, G. W.(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14. Bandura, A.(1986).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15. Bandura, A.(1982).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American Psychologist,37(2),122-147.
  16. Bandura, A.(1997).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NY: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7. Beutell, N. J.,Brenner, O. C.(1986).Sex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8,29-41.
  18. Borstorff, P. C.,Harris, S. G.,Harris, F.,Hubert, S.,Giles, W. F.(1997).Who' ll go? A review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mployee willingness to work.Human ResourcePlanning,20,29-40.
  19. Catell, R. B.(1965).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MD:Penguin.
  20. Eysenck, H. J.(1981).A Model for Personality.New York:Springer.
  21. Feldman, J. M.(1981).Beyond attribution theory: Cognitive processe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6,127-148.
  22. Fishbein, M.,Ajzen, I.(1975).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Reading, MA:Addison-Wesley.
  23. Goldberg, L. R.(1993).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American:
  24. Hazer, J. T.,Alvares, K. M.(1981).Police Work Values During Organizational Entry and Assimil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6(1),12-18.
  25. Kalleberg, A. L.(1977).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2,124-143.
  26. Kapes, J. T.,Strickler, R. E.(1975).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e in work values between 9th and 12th grades as related ti high school curriculum.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81-93.
  27. Lincoln, J. R.,Kalleberg, A. L.(1989).Culture, Control, and commitment: A study of work organization and attitu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 McCare, R. R.,Costa, P. T.,Busch, C. M.(1986).Evaluating Comprehensiveness in Personality Systems: The California Q-set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54,430-446.
  29. Miller, C. H.(1974).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in Perspective.Boston Hongton:Mifflin Co..
  30. Pine, G. J.,Innis, G.(1987).Cultural and individual work values.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4(2),279-287.
  31. Rounds, J. D.(1990).The comparative and combined utility of work value and interest date in career counseling with adult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37,32-45.
  32. Super, D. E.(1970).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Chicago:Riverside.
  33. Super, D. E.(1957).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New York:Harper.
  34. Super, D. E.(1976).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Washington, D. C.:Superintendent of Documents.
  35. Taylor, S.,Todd, P. A.(1995).Assessing IT usage: The role of prior experience.MIS Quarterly,19(4),561-570.
  36. Taylor, S.,Todd, P. A.(1995).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i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2(2),137-155.
  37. Vaus, D.,McAllister, I.(1991).Gender and work Orientation.Work and Occupations,18(1),72-83.
  38. Wollack, S.,Goodale, J. S.,Wijting, J. P.,Smith, P. C.(1971).Development of Survey of Work Valu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5,26-27.
  39. Wood, R.,Bandura, A.(1989).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4(3),361-384.
  40. Zytowski, D. G.(1970).The concept of work values.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18,176-186.
  41. 王世中(1999)。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之初探-跨國企業人員接受海外派任的變數分析與策略建議。人力發展,62
  42. 王君琳(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43. 王怡芸(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4. 王叢桂(1993)。工作目的價值變遷的探討。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19
  45. 石田英夫(1985)。日本企業的國際人事管理。東京:日本勞動研究機構。
  46. 朴英培(198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47. 朱湘吉(2001)。生涯規劃與發展。國家圖書館出版品。
  48. 何松霖(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49. 吳文雄(199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50. 吳李長(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51. 吳欣蕙(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
  52. 吳長恩(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53. 吳美瑩(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54. 呂信寬(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
  55. 呂錦龍(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
  56. 宋子雅(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57. 李元墩(1994)。台灣地區大專學生價值觀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58. 李秋緯(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59. 李秋燕(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60. 李振嘉(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縣,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61. 李淑媛(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62. 李鴻文、劉慶湘、許哲昌(2005)。海外派遣人員之家庭因素對其海外適應之影響。經營管理論叢,1
  63. 沈鳴良(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
  64. 汪振昌(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65. 邢逸玲(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66. 周惠英(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67. 林佩芬(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68. 林明宏(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縣,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69. 林金燕(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70. 林能白、邱宏昌(1999)。服務品質之研究-服務人員之人格特質之影響分析與應用。管理學報,16
  71. 施顯詮(1990)。認知與行為治療。台北:幼獅。
  72. 柯元達(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73. 洪睿萍(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74.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75. 徐明志(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76. 徐聯恩(1993)。在海外設廠的我國企業之人力資源管理。因應國際化之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
  77. 徐麗賢(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嘉義教育學苑家庭教育研究所。
  78. 袁志晃(198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
  79. 張戌誼(1997)。人才管理-兩岸掀起人才爭奪戰。天下雜誌,190,54-62。
  80. 張琦德(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所。
  81. 張瀧升(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82. 張瀧升(1993)。台灣地區印刷科系所應屆畢業生學生工作價值觀與就業意願之調查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63-275。
  83. 莊立民(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縣,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84. 許士軍、顧鳳姿(1995)。台灣企業駐外經理人之海外適應。台灣與大陸的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85. 許心怡(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
  86. 許哲昌(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
  87. 許淑穗(199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
  88. 許淑穗、張德榮(1999)。生涯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對大學生生涯選擇影響之徑路分析。長榮學報,3(1),117-137。
  89. 郭玟嬨(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90. 陳如昱(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91. 陳佐任(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縣,私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92. 陳威有(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93. 陳美伶(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94. 陳美黛(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95. 陳勝文(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研究所。
  96. 陳彰儀(1996)。國科會研究計畫國科會研究計畫,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
  97. 陳麗惠(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
  98. 彭曉筠(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99. 黃士杰(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100. 黃仁傑(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縣,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01. 黃正明(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02. 黃同圳(1995)。大陸台商人力資源管理。台北:風和。
  103. 黃英忠、鍾昆原、溫金豐(1998)。台商派駐大陸人員跨文化訓練模式初探-重要事例法與社會學習理論之應用。輔仁管理評論,5
  104. 黃國隆、蔡啟通、黃敏萍、陳蕙芳(1995)。台灣派駐大陸之企業管理人員之生活適應。台灣與大陸的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
  105. 黃復明(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縣,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106. 黃雅真(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07. 黃麗珍(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
  108. 黃耀賢(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109. 楊成安(1994)。國人海外移民現況與動機探討之研究。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110. 楊華玲(2007)。大陸台商在台配偶的母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
  111. 葉晶雯(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市,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112. 董玉娟(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13. 董吉麟(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114. 路君約(1972)。高登人格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115. 廖述嘉(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縣,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16. 劉錦勳(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117. 蔡欣嵐(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18. 蔡淑君(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19. 鄭彩萍(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
  120. 黎維山(1995)。中國生產力中心人力資源品質管理顧問師班研究論文中國生產力中心人力資源品質管理顧問師班研究論文,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人力資源品質管理顧問師班。
  121. 盧美月(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122. 賴銘娟(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123. 謝宏賜(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124. 簡廷印(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125. 簡詩怡(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126. 藍婉菁(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127. 藍雅馨(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壢市,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28. 譚世麟(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
  129. 顧鳳姿(199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