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登山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ountain-Climbing Participants' Involvement, 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DOI

10.6547/tassm.2011.0002

作者

陳慧玲(Hui-Ling Chen);林安庭(An-Ting Lin)

关键词

涉入 ; 流暢體驗 ; 幸福感 ; 登山 ; involvement ; flow experience ; well-being ; mountain-climbing

期刊名称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1期(2011 / 03 / 01)

页次

25 - 5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登山運動參與者的涉入、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感受情況,並進一步探討這三個變項之間的關係。研究以臺灣的登山運動參與者爲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350份。將收集之數據以次數分配、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登山運動參與者的涉入程度對流暢體驗六構面具有正向預測效果,在三個構面中以自我表現構面的預測能力最佳;二、登山運動參與者的涉入程度對幸福感之生活滿意度、正向和負向情緒三構面具有正向預測效果,在三個構面中以自我表現的預測能力最佳;三、登山運動參與者的流暢體驗對幸福感之生活滿意度、正向和負向情緒三構面具有正向預測效果,在六個構面中以全神貫注構面的預測能力最佳。本研究結果建議提升登山運動參與者的涉入程度與流暢體驗感受,有助其增進幸福感;此外,流暢體驗可能扮演著涉入程度與幸福感受兩者關係之中介角色。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level of involvement, flow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mountain-climbers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three variables. A total of 35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of participants in mountain-climbing in Taiwan.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frequency analysis, descriptive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ne-way ANOVA. The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Involvement is positively predictive of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dimension of self expression was the most powerful; (2) Involvement is positively predictive of well-being, and the dimension of self expression was the most powerful. (3) Flow experience is positively predictive of well-being, and the dimension of ”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at hand” was the most powerful.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participants in mountain-climbing can obtain higher levels of well-being by promoting their involvement and flow experiences. In addition, flow experience may act as a moderator between involvement and well-being.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偉琴、吳崇旗(2009)。以早期戶外經驗探討遊客環境態度、活動涉入與環境行為之關係。觀光休閒學報,15(1),23-47。
    連結:
  2. 李易儒、洪維勵(2007)。退休銀髮族運動參與及幸福感的關係-利益知覺之中介效果。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7,142-159。
    連結:
  3. 林百也、黃長發(2008)。中部地區大學生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流暢經驗之研究。臺中體育學報,5,88-105。
    連結:
  4. 林晏新(2008)。小型賽車參與者涉入程度、流暢經驗與行為意圖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9,31-46。
    連結:
  5. 張樑治、劉吉川、余嬪(2004)。安養機構老人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7(3),19-36。
    連結:
  6. 陳寬裕、歐典灝、歐人豪(2009)。認真休閒特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兼論配偶支持的干擾效果。觀光休閒學報,15(2),113-140。
    連結:
  7. 黃于庭(2008)。休閒知覺自由與流暢體驗之關係:以自行車使用者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3),68-83。
    連結:
  8.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07)。旅行臺灣年工作計畫核定版。2008 年11 月5日,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臺灣觀光資訊網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selno=532
  9. Andrew, F. M.,Withey, S. B.(1976).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New York:Plenum.
  10. Argyle, M.(1987).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London:Methuen.
  11. Csikszentmihalyi, M.(1975).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2. Csikszentmihalyi, M.(1997).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New York:Harper Collins.
  13. Csikszentmihalyi, M.(1990).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 Collins.
  14. Diener, 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5.
  15. Diener, E.,Emmons, R. A.(1984).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47(5),1105-1117.
  16. Diener, E.,Emmons, R. A.,Larsen, R. J.,Griffin, S.(1985).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71-75.
  17. Ghani, J. A.,Supnick, R.,Rooney, P.(1991).The experience of flow in computer-mediated and in face-to-face groups.Proceedings of the Twentie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New York.:
  18. Godbey, G. C.(1999).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5th ed.).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19. Havitz, M. E.,Dimanche, F.(1997).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 Conceptual conundrums and measurement advanc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9(3),245-278.
  20. Havitz, M. E.,Dimanche, F.(1990).Propositions for test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in recreational and tourism contexts.Leisure Sciences,12,179-195.
  21. Hoffman, L. D.,Novak, P. T.(1996).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60,50-68.
  22. Jackson, S. A.,Marsh, H. W.(1996).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cale to measure optimal experience: The flow stats scal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8,17-35.
  23. Kyle, G. T.,Graefe, A.,Manning, R.,Bacon, J.(2004).Effect of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on recreationists' perceptions of setting density.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6(2),209-231.
  24. Laurent, G.,Kapferer, J. N.(1985).Measuring 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2,41-53.
  25. Mannell, R.,Zuzanek, J.,Larson, R.(1988).Leisure state and flow experience:Testing perceived freedom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hypothes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4),289-304.
  26. McIntyre, N.,Pigram, J.(1992).Recreational specialization reexamined: The case of vehicle-based campers.Leisure Sciences,14,3-15.
  27. Reich, A.,Zautra, J.(1981).Life events and personal causation: Some relationships with satisfaction and distr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1(5),1002-1012.
  28. Seligman, M. E. P.,Csikszentmihalyi, M.(2000).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5(1),5-14.
  29. Webster, J.,Trevino, K. L.,Ryan, L.(1993).The 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9(4),411-426.
  30. 方怡堯(2002)。遊憩涉入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溫泉遊客為例。第四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觀光發展與觀光衝擊篇,臺北市:
  31. 吳淑敏(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教育學程大學生幸福感之效果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8(1),21-47。
  32. 施念怡、江昱仁、楊平安(2009)。自行車騎乘者專門化與流暢體驗之研究-以臺南市環運河自行車道自行車騎乘者為例。2009年國際體育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嘉義:
  33. 張孝銘(2000)。休閒勝任感、掌控感與休閒參與流暢體驗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季刊,2(1),47-56。
  34. 郭肇元(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35. 陳嘉雯、陳慧如、黃純德(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暨臺灣休閒遊憩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
  36. 陳麗芷(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37. 黃長發(2007)。大學生休閒涉入及覺知自由對流暢經驗之影響。臺北市:師大書苑。
  38. 楊胤甲(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39. 蔡長清、劉修祥、黃淑貞(2001)。退休老人休閒參與量及類型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183-221。
  40. 戴有德、許惠玲、紀欽舜(2008)。參與登山健行之高齡者其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郊山為例。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暨臺灣休閒與遊憩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
被引用次数
  1. 蔡明松(2020)。網球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與流暢體驗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9,114-126。
  2. 蔡欣佑、陳怡玲(2014)。高雄市遊憩型自行車騎乘者之生活型態與流暢體驗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2),56-69。
  3. 陳鴻雁,許晴怡(2020)。有氧舞蹈休閒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9,155-170。
  4. 陳曉天、許嘉霖、邱威勳(2017)。旅遊部落格行銷對遊客重遊意願之影響:心流體驗與滿意度為中介變數。品質學報,24(6),391-410。
  5. 陳欽雨、姚成彥、余念真(2017)。行動商務網站品質、心流體驗及網路口碑對消費動機影響之研究。顧客滿意學刊,13(1),103-131。
  6. 陳盈吉、陳明宏、吳朝森(2017)。休閒運動課程涉入、學習成效及工作效能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2),87-96。
  7. 馮育豪、林志偉(2015)。網球參與者休閒涉入、流暢體驗與運動幸福感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10,1-12。
  8. 黃楷庭、李春欣、王明月、乃慧芳(2016)。日月潭旅遊者環境契合度、沉浸體驗與地方依戀之研究。運動研究,25(2),87-102。
  9. 簡彩完、黃長發(2014)。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市地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2),43-55。
  10. 劉兆達、張富鈞、李文心、吳海助(2016)。大學生體育課之運動熱情、正向情意、流暢體驗及運動幸福感之預測分析。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1,63-82。
  11. 邱懋峮(2018)。大學生參與曲棍球運動涉入程度與流暢體驗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4(2),79-87。
  12. 魏春娥(2016)。足球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3(4),1-17。
  13. 溫卓謀,章勝傑(2019)。大學休閒水肺潛水課程參與者學習歷程的心流體驗與情緒經驗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6(1),1-22。
  14. 溫卓謀,章勝傑(2019)。滑雪運動參與者心流體驗、學習情緒與技能表現之關聯性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6,1-32。
  15. 溫卓謀、章勝傑(2018)。大學滑雪課程學生學習歷程之心流體驗。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9,79-108。
  16. 楊朝行(2020)。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涉入程度對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5(1),79-86。
  17. 楊玲,黃茱珺,張梨慧(2016)。宗教活動的涉入對居民地方依附感之影響。觀光旅遊研究學刊,11(1),23-41。
  18. 楊仁仁(2013)。高爾夫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2,66-81。
  19. 葉子明、陳勝勇、張英智(2016)。高中職女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4),1-28。
  20. 葉子明、林禹伶、林志鈞(2016)。運動與休閒!肚皮舞運動者之休閒涉入、流暢體驗對休閒效益影響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3),57-79。
  21. 詹宏文(2016)。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網球選手之運動動機、涉入程度對流暢體驗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3(4),111-125。
  22. 張富鈞(2016)。大學運動員之運動熱情、流暢體驗及運動幸福感—以教練—選手關係為中介效果。運動教練科學,44,67-80。
  23. 張志銘、林曉筠(2018)。桃園市蘆竹區國中生運動性社團的家庭支持、運動涉入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3(2),64-83。
  24. 鍾潤華、邱明志(2018)。高雄農十六壘球場壘球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對流暢體驗之探討。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4(3),103-110。
  25. 鍾政偉、蔡禮宇、陳桓敦(2013)。水肺潛水參與者認真性休閒、遊憩專門化、心流體驗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6(4),1-22。
  26. 鍾政偉、蔡宜婷、商家瑜、王盛文(2015)。認真性休閒、遊憩專門化、心流體驗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2(1),1-20。
  27. 鍾政偉、鄭智松、張文慈、侯佳妤、李鼎毅(2017)。遊憩需求、心流體驗對節慶活動發展態度影響之研究─兼論涉入程度之干擾效果。島嶼觀光研究,10(3),1-20。
  28. 鍾志強,黃俊雄(2022)。登山健行遊客休閒涉入、休閒體驗及休閒滿意關係之研究-以八卦山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4(2),1-17。
  29. 莊鎧溫,吳冠穎(2021)。樂齡者之旅遊動機、幸福感與持續涉入關係之探討。管理資訊計算,10(1),101-110。
  30. (2023)。健身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39,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