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社群網路與心理調適關係之研究--以中高齡白領失業者為例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network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unemployed middle-age white collar group

DOI

10.6736/JPSR.201603_13(1).0003

作者

張力(Li Chang);林翠蓉(Tsui-Jung Lin);侯啟娉(Chi-Ping Hou);謝雅芳(Ya-Fan Hsieh)

关键词

中高齡失業 ; 社群網路 ; 社會支持 ; 自我療癒 ; 主觀幸福感 ; The unemployment of the middle age and elderly age ; Social network ; Social Support ; Self-treatment ; Subjective Well-Being

期刊名称

績效與策略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3卷1期(2016 / 03 / 01)

页次

45 - 6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社群網路與心理調適間之關係,並以中高齡白領失業者為例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邀訪有使用臉書經驗之中高齡白領階級失業者做深度訪談。研究發現中高齡失業者使用社群網路(臉書)在臉友的回應中確實可得到情感層面與訊息層面的社會支持。此外,中高齡失業者使用社群網路(臉書)在臉友的按讚與留言中得到認同而達到自我接納伴隨著自我療癒的效果。最後,中高齡失業者使用社群網路(臉書)不但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提昇且有助於失業後的生活適應。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network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unemployed middle-age white collar group. For study purpose, we had invited middle-age un-employees as well as Facebook user for depth interviewing. The interview is concentrated in mentally stress caused by un-employ, and how to emotion outlet in Facebook? How to get mentally supporting / concerning by response or click "like" through interactive in network, the experience of the self-treatment processing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acquiring. The experience could be provided to other middle age person for reference and mentally adjustment whenever they are impacted by un-employ. The study finds the results as follows: First, the middle age un-employees could get emotional and society supporting by response from other user in Facebook. Second, the middle age un-employees could get a self-acceptance along with self-treatment effects from other user click "like" or response in Facebook. Finally, the middle age un-employees using Facebook (network) is not only promote happiness but also adjust lives after un-employ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李健鴻(2009)。社會排除風險與不穩定尌業風險之間:台灣長期失業者的尋職困境。政大勞動學報,25,57-114。
    連結:
  2. 林聖庭(2014)。臉書使用之第三人效果研究:以壹傳媒交易案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6,31-62。
    連結:
  3. 張仁和、黃金蘭、林以正(2013)。從情緒帄和與止觀探討心理位移日記書寫方法的療癒機制。教育心理學報,44(3),589-608。
    連結:
  4. 蔡孟娟、王鳳儀(2014)。瑜珈運動者之情緒智慧對倦怠的影響:以壓力為中介變數。績效與策略研究,11(1),43-64。
    連結:
  5. 韓貴香(2010)。華人對成尌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2(1),41-76。
    連結:
  6. 劉奕蘭 (2002) , 網路社會支持的探討【線上資料】, 來源: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2/
  7. 劉冠伶(2013),攤開的日記宣傳私生活,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喀報,第170 期。
  8.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 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國民幸福指數專刊【線上資料】,來源:http://ebook.dgbas.gov.tw/ct.asp?xItem=34917&ctNode=5971&mp=103
  9. Armstrong, L.,Phillips, J. G.,Saling, L. L.(2000).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53(4),537-550.
  10. Crabtree, B.F.,Miller, W. F.(1992).A template approach to text analysis: Developing and using codebooks.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3,93-109.
  11. Diener, E.(2009).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12. Festinger(1957).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13. Maslow, A. H.,Rogers, C.(1961).Cultural evolution as viewed by psychologists.Daedalus,90,572-573.
  14. Westerman, D.,Heide, B.V. D.,Klein, K. A.,Walther, J. B.(2008).How do people really seek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 Information seeking across Internet and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3),751-767.
  15. 王家茗(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16. 吳佳玲(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17. 吳惠林、鄭凱方、王素彎(2001)。真實面對中高齡失業潮。經濟前瞻,73,89-94。
  18. 呂奕熹(2011)。孩子是「低頭族」,怎麼辦?。親子天下雜誌,29
  19. 杜筱慧(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 林峻弘(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21. 施嵐芳(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22. 許孟祥、廖家賢(2013)。探討社交媒體對使用者主觀幸福感之影響─以Facebook為例。第九屆知識社群國際研討會
  23.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資訊社會研究,7,111-145。
  24. 陳奕陵、洪培馨、盧貞伶、梁鳯琄、梁宗鎏、韓豐年(2011)。Facebook社群網站的涉入程度與人際關係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97-103。
  25. 陳家聲、戴士嫻(2007)。創業家社會網絡行為之質性研究。創業管理研究,12,1-24。
  26. 黃志揚(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27.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和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28. 劉熒潔、劉嘉珮、王筠雅(2013)。以社會支持觀點探討使用者在網路社群的幸福感─以Facebook為例。資訊科技國際期刊,7(2),24-34。
  29. 盧一伶(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
  30. 蕭台生(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31. 謝涵如(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