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網球比賽現場觀賞行為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Spectators' Behavior of Tennis Competition in 2009 21st Summer Deaflympics Games in Taipei

DOI

10.6214/JSRM.201006_7(1).0007

作者

洪慧敏(Hui-Min Hung)

关键词

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 網球比賽 ; 觀賞行為 ; Summer Deaflympics Games ; tennis competition ; spectating behavior

期刊名称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卷1期(2010 / 06 / 01)

页次

107 - 13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當中的現場觀眾觀賞之行為,統計方式運用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獨産樣本t檢定以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人口統計變項資料當中,男性、已婚、年齡在31-40歲、職業為商業與服務業居多數,教育程度以大專院校最普遍,個人月收入在30,001-45,000元、居住地區在北部地區的觀眾居大多數。男性觀眾在「觀賞資訊」、「賽事討論」、「觀賞選手技術」與「賽會氣氛」均顯著優於女性,未婚的觀眾在「觀賞資訊」、「賽事討論」與「觀賞選手技術」均顯著優於已婚的觀眾,21-30歲的觀眾在「觀賞資訊」、「觀賞動機」與「觀賞選手技術」顯著優於31-40歲的觀眾,商業的觀眾在「賽事討論」顯著優於軍公教的觀眾,大專院校教育程度的觀眾在「觀賞資訊」與「賽會氣氛」顯著優於研究所以上的觀眾,個人月收入30,000元以下的觀眾在「觀賞資訊」、「觀賞動機」、「賽事討論」與「賽會氣氛」均顯著優於30,001元以上的觀眾,居住地區在北部、南部與東部的觀眾在「觀賞資訊」、「賽事討論」與「觀賞選手技術」顯著優於中部的觀眾。建議提供最即時資訊以及精確的觀賞訊息,宣傳網球賽事營造觀賞動機,塑造人與人之間互動討論賽事的機會,加油鼓舞營造賽事氣氛,帶動更多觀眾到現場觀賞大型國際網球賽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iscuss spectators' behavior when watching tennis competition in 2009 21st Summer Deaflympics Games in Taipei. Statistic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on, factory analysis, t-test and MANOVA were exercis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emographic data of most participants was male, married, at age of 31-40, working in commerce and service industry, college graduates, made monthly income between $30, 001 to $45, 000 and resided in the North of Taiwan. As to ”spectating information”, ”discussion on the game”, ”focus on players' skills” and ”atmosphere of the event”, male respondents were superior to female respondents; single respond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married in ”spectating information”, ”discussion on the game” and ”focus on players' skills”; people at age of 21-30 were superior to people at age of 31-40 as to ”spectating information”, ”spectating motives” and ”focus on players' skills”; with regards to ”discussion on the game”, participants whose profession in commerce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military, education and public organizations; participants with college degre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 graduate school degree in ”spectating information” and ”atmosphere of the event”; participants whose monthly income below $30,000 were superior to participants whose monthly income above $30,001 in ”spectating information”, ”spectating motives”, ”discussion on the game” and ”atmosphere of the event”. Participants resided in the Northern, Southern and Eastern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Middle in ”spectating information”, ”discussion on the game” and ”focus on players' skil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host shall release precise schedule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each game to the public as soon as possible. Making exposure opportunities and spectating motives for the tennis competitions, creating topics for people to talk about, bustling with cheerful excitement will be favorable in attracting more people to spectate the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tennis competition on the scen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思婷、王思宜(2006)。女子網球閉鎖式與開放式站姿雙手反拍加速期之研究。體育學報,39(2),51-62。
    連結:
  2. 王苓華(2003)。網球反拍截擊動作之上肢肌肉活化與動量傳遞之研究。體育學報,35,59-68。
    連結:
  3. 王鶴森、林偉毅、趙曉涵(2005)。網球發球落點與技術相關表現之研究—以2004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賽為例。體育學報,38(4),109-120。
    連結:
  4. 吳章明、邱祖賢、黃榮松(2005)。企業贊助運動賽會之個案研究—以2003年第九屆東方錶盃大專網球賽為例。大專體育學刊,7(3),91-100。
    連結:
  5. 呂宛蓁、鄭志富(2008)。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57-71。
    連結:
  6. 李加耀、鄭政杰(2008)。球賽與人性:網球賽深層意義詮釋。大專體育學刊,10(1),1-10。
    連結:
  7. 李建平(2004)。國內優秀男子網球選手單打技術型態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191-201。
    連結:
  8. 李建平(2004)。國內優秀男子網球選手單打發球對比賽勝負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36,227-237。
    連結:
  9. 李建平、施致平(2003)。大專優秀網球選手訓練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34,149-160。
    連結:
  10. 李堂立(2006)。光復初期台灣網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1949)。體育學報,39(1),101-112。
    連結:
  11. 林千源(2005)。台灣球迷參加2004年雅典奧運棒球加油團的考量因素與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38(2),85-96。
    連結:
  12. 林士彥、張良漢、蘇士博(2007)。賽會服務品質與價值對現場觀眾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中華職棒為例。體育學報,40(1),77-92。
    連結:
  13. 林錫波(2009)。以計劃行為理論及階段行為改變模式探討大學生在中華職棒之觀賞意圖。大專體育學刊,11(2),57-68。
    連結:
  14. 邱聯榮、江金山、呂謙(2009)。2008北京奧運跆拳道比賽觀賞行為實證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1),26-44。
    連結:
  15. 洪珠媚、吳卿銅、江金山(2008)。運動觀光體驗價值實驗之研究—觀賞2008北京奧運棒球賽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93-106。
    連結:
  16. 胡婉玲、蔡明宏(2008)。運動迷國族感對賽事轉播收視動機與行爲之影響。體育學報,44(1),51-68。
    連結:
  17. 胡婉玲、蔡明宏(2008)。運動迷國族感對賽事轉播收視動機與行爲之影響。體育學報,44(1),51-68。
    連結:
  18. 張維綱、張思敏(2007)。臺灣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體育學報,40(3),15-27。
    連結:
  19. 曹校章、蕭嘉惠(2009)。運動消費者觀賞動機模式驗證—以SBL超級籃球聯賽為例。體育學報,42(2),29-48。
    連結:
  20. 梁龍鏡(2008)。大專女子網球單打與雙打正式比賽運動強度之個案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0(4),83-92。
    連結:
  21. 陳成業、林怡秀(2009)。運動賽會運動場館設施與現場觀眾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中洲際棒球場第37屆世界盃棒球賽爲例。體育學報,42(1),55-67。
    連結:
  22. 陳厚諭、王鶴森、鄭旭煒(2008)。不同網球運動經驗對Wii Sports互動式遊戲強度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2),127-136。
    連結:
  23. 陳建瑋、季力康(2007)。休閒網球運動者的運動熱情與運動依賴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3),57-65。
    連結:
  24. 陳維智(2005)。臺灣職棒現場觀眾的態度與收看電視轉播意願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38(4),81-92。
    連結:
  25. 麥吉誠(2001)。網球反手拍不同持拍法對擊著地球技能之分析。體育學報,31,47-58。
    連結:
  26. 蔡佳惠(2007)。網球選手績效評估指標權重之研究—模糊理論之應用。體育學報,40(4),75-89。
    連結:
  27. 鄧正忠(2005)。網球休閒活動參與者遊憩衝突之研究。體育學報,38(1),117-130。
    連結:
  28. 鄧正忠(2003)。網球迷之閱聽動機與傳播行為對職業網球球員形象關係研究。體育學報,34,175-186。
    連結:
  29. 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會(2009a)。2009 臺北聽障奧運會。2009 年9 月14 日,取自http://www.2009deaflympics.org/files/13-1000-51.php
  30. 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會(2009b)。獎牌分類統計-中華台北。2009 臺北聽障奧運會。2009 年9 月14 日,取自http://www.2009deaflympics.org/files/607-1000-1,c0.php
  31.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 (2008). Games. Retrieved December 11, 2008, from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s for the Deaf, Website: http://www.deaflympics.com/games/
  32. 中央社(2009a)。聽障文化台灣精品於2009 台北聽奧期間盛大展出。中央社。2009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5/1qlut.html
  33. 中央社(2009b)。聽奧網球選手熱昏頭。中央社。2009 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5/1qmx3.html
  34. 中央通訊社(2008)。奧運頭十天全球收視觀眾四十四億人。中央通訊社。2008 年8 月24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24/5/14q82.html
  35. 中廣新聞網(2009)。聽奧官網資訊不清楚民眾罵翻。中廣新聞網。2009 年9 月7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1/1qm7b.html
  36. 冉瑞雯、王威雄(2009)聽奧女網雙打何秋香負傷上陣冠軍戰奮力不懈。公共電視。2009 年9 月12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2/51/1qzs5.html
  37. 民視新聞網(2009)。聽奧嘉年華會精彩聽障表演。民視新聞網。2009 年9 月8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8/11/1qnfk.html
  38. 林麗玉(2009a)。聽奧VS奧運規格差很大像網球就沒設球童。中廣新聞網。2009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1/1qlr3.html
  39. 林麗玉(2009b)。聽奧官網賽程資訊不清不楚民眾罵翻。中廣新聞網。2009 年9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1/1qlms.html
  40. 林麗玉(2009c)。聽奧開幕後運動賽事規劃才是考驗。中廣新聞網。2009 年9 月9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9/1/1qqz3.html
  41. 林麗玉(2009d)。聽奧賽程小狀況多北市:非市府可事前決定。中廣新聞網。2009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1/1qmpn.html
  42. 林麗玉(2009e)。聽奧上下班尖峰百輛遊覽車內科周邊交通塞。中廣新聞網。2009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1/1qm96.html
  43. 陳俊諺(2009a)。聽奧開幕璀璨臺北城市行銷吸引全球目光。中央社。2009 年9月5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5/5/1qj9e.html
  44. 陳俊諺(2009b)。特殊溝通需求聽奧互動截然不同。中央社。2009 年9 月10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0/5/1quhi.html
  45. 曾文祺(2009)20 項競賽場館各具特色。中時電子報。2009 年8 月2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27/4/1px1i.html
  46. 黃邱倫(2009)聽奧震撼開幕全球都在看。中時電子報。2009 年9 月6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6/4/1qjhi.html
  47. 廖芳潔(2009)。聽奧陽春網球場座椅高度影響視線。TVBS。2009 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8/1qn4q.html
  48. 劉美妤(2009)。聽奧焦點賽事女網單打明拚銅。中央社。2009 年9 月12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2/5/1qzvd.html
  49. 潘彥瑞、廖芳潔(2009)。聽奧網球看台陽春選手兼球僮。TVBS。2009 年9 月7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8/1qmxl.html
  50. 今日新聞(2009)。聽奧頻凸槌、官網漏洞多盛治仁道歉。今日新聞。2009 年9 月7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7/17/1qlxp.html
  51. 王樹衡(2009)。逾80 個國家、近4000 名選手報名參賽,台灣首度舉辦奧林匹克家族相關賽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運動時報,6。2009 年3 月15 日,取自http://www.sac.gov.tw/annualreport/sport6/p12.asp
  52. 台灣新生報(2009)。聽奧讓台灣「聽到夢想」。台灣新生報。2009 年9 月12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2/128/1qy8r.html
  53. 林永富(2009)。聽奧到亞洲 85 年第一次。台灣醒報。2009 年9 月8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8/115/1qong.html
  54. 梁偉銘(2009)。聽奧網球女雙贏不了的金牌戰感動全場。自由時報。2009 年9 月13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3/78/1r07s.html
  55. 許家怡(2009)。聽奧中華代表隊慶功11 金11 銀11 銅史上最佳成績。麗台運動報。2009 年9 月16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6/13/1r9ug.html
  56. 劉 榮(2009)。聽奧內湖轉運區上班首日塞爆。自由時報。2009 年9 月8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8/78/1qo4h.html
  57. Capella, M. E.(2002).Measuring sports fans involvement: The fan behavior.Southern Business Review,27(2),30-36.
  58. Funk, D. C.,Mahony, D. F.,Ridinger, L. L.(2002).Characterizing consumer motivation as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s: Augmenting the sport interest inventory (SII) to explain level of spectator support.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11(1),33-43.
  59. Gwinner, K.,Swanson, S. R.(2003).A model of fan identification: Antecedents and sponsorship outcomes.Th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17(3),275-294.
  60. James, J. D.,Ridinger, L. L.(2002).Female and male sport fans: A comparison of sport consumption motives.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5(3),260-278.
  61. Leeuwen, L.V.,Quick, S.,Daniel, K.(2002).The sport spectators satisfaction mode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satisfaction of spectators.Sport Management Review,5,99-128.
  62. Robinson, M. J.,Trail, G. T.(2005).Relationships among spectator gender, motives, points of attachment, and sport preference.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19,58-80.
  63. Silcock, B. W.,Keith, S.(2006).Translating the tower of Babel? Issue of defini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verged newsrooms.Journalism Studies,7(4),610-627.
  64. Trail, G. T.,James, J. D.(2001).The motivation scale for sport consumption: Assessment of the scale'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4(1),108-127.
  65. Yuksel, E.,Popi, P.,Cihan, C.(2003).Service quality in Cretan accommodations: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the UK holiday mark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2(1),47-66.
  66. Zhang, J. J.,Pease, D. G.,Lam, E. T. C.,Bellerive, L. M.,Pham, U. L.,Williamson, D. O.,Lee, J. T.,Wall, K. A.(2001).Socio-motiv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spectator attendance at minor league hockey games.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10(1),43-56.
  67. 甘業芊(2008)。台北市,輔仁大學體育學系。
  68. 朱宣潔(2007)。桃園縣,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
  69. 吳宛真(2009)。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70.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71. 李鏡興(2002)。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72. 周靈山(2002)。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73. 易善佑(1995)。台北市,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74. 林千源(1995)。台北市,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75. 林美姿(2009)。20項賽事風雲、連結文創活動台北聽奧用城市光彩為無聲喝采。遠見雜誌
  76.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77. 俞智贏(2009)。培養學生運動觀賞智能—體操。學校體育,19(1),59-60。
  78. 張雯琍(2009)。運動觀賞課程設計—奧林匹克運動會。學校體育,19(1),44-48。
  79. 連玉輝(2009)。網球運動觀賞課程設計。學校體育,19(1),49-53。
  80. 陳忠誠(2005)。台北市,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81. 陳泓愷(2004)。屏東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82. 陳嘉弘(2008)。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83. 陳維智(2009)。棒球運動觀賞。學校體育,19(1),54-58。
  84. 陳嬿如(200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85. 湯擷嘉(2003)。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
  86. 黃仲凌(1996)。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87. 楊志豪(2007)。桃園縣,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88. 葉公鼎(2009)。大型運動賽會經營管理。台北市:華都。
  89. 劉金文(1998)。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90. 劉兼銘(2007)。桃園縣,國立台灣大學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91. 蔡明達(198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92. 蔡博任(2007)。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93. 蔡翔証(2006)。台北市,國立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94. 顏錦江(2006)。台北市,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