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健行運動參與者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Benefits and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of Brisk Walkers

DOI

10.6214/JSRM.201012_7(2).0012

作者

陳肇芳(Chao-Fang Chen);孫美蓮(Mei-Lien Sun);余政達(Cheng-Dar Yue)

关键词

健走運動 ; 參與動機 ; 休閒效益 ; brisk walking ;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 leisure benefits

期刊名称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卷2期(2010 / 12 / 01)

页次

185 - 19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健行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影響關係,以及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對健走次數之預測分析。以參與2009年位於嘉義縣東石漁人碼頭所舉辦之「有愛無礙公益健行活動」之參與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獲得345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6.3%。資料經統計分析結果為:(一)參與動機的各構面與休閒效益各構面之相關係數屬於中等相關程度。而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之影響屬於高的影響力。(二)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對參與者健走次數的解釋量皆不高,顯示並非是影響參與者健走次數的主要影響變項。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among brisk walkers. The study also attempts to understand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for predictors of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among brisk walkers. Study subjects are participants in ”2009 Love without Barriers Brisk Walking for Public Welfare” in Dongshih Fisherman's Wharf, Chiayi County. A total of 345 surveys are returned, with the return rate of 86.3%. Following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findings suggests the followings: 1. The dimensions of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are moderately related with those of leisure benefits. The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is highly influential in leisure benefits. 2.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are not strong predictors of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among brisk walkers. That is,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are not major determining factors of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among brisk walke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呂惠富(2008)。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1),41-53。
    連結:
  2.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連結:
  3. 張良漢(2008)。建構登山健行者休閒利益與休閒滿意之關係: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體驗所扮演的角色。大專體育學刊,10(3),27-40。
    連結:
  4. 蔡欣佑、何秉燦(2008)。青少年參與漆彈運動之刺激尋求動機與休閒效益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1-18。
    連結:
  5.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市:體委會。
  6. Ajzen, I.(1991).Benefits of leisure: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Benefits of leisure,Stage College, PA:
  7. Driver, B. L.,Brown, P. J.(1975).A socio-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demand with implication for recreation resource planning.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8. Iso-Ahola, S. E.(1997).Leisure-relat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 -determination as buffer of stress-illness relationship.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8,169-187.
  9. Morris, J. N.,Hardman, A. E.(1997).Walking to health.Sports Medicine,23(5),306-332.
  10. Paffenbarger, R. S.,Olsen, E.(1996).Life fit: An effective exercise program for optimal health and a longer life.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11. Pate, R. R.,Pratt, M.,Blair, S. N.,Haskell, W. L.,Macera, C. A.,Bouchard, C.(1995).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73,402-407.
  12. Wankel, L. M.,Berger, B. G.(1991).The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Benefits of leisure,State College, PA:
  13. 吳科驊(2006)。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14. 沈易利(1999)。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4(2),319-370。
  15. 林欣慧(2002)。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16. 洪佳煌(2002)。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
  17. 徐新勝(2006)。嘉義縣,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18. 張孝銘(2005)。登山活動參與者參與動機、體驗及正面影響之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3,103-112。
  19. 許美玉(2008)。彰化縣,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0. 陳中雲(200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21.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
  22. 黃榮賜(1988)。台中市,中興大學都市研究所。
  23. 楊原芳(2004)。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明宏(2018)。籃球系隊行動模式-自我效能調節效果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1),61-77。
  2. 侯錦雄、林宗賢、王乃玉(2010)。休閒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以公園使用者爲例。造園景觀學報,16(3),33-52。
  3. 黃仁宗(2018)。博物館服務傳遞有助於休閒效益嗎?博物館休閒服務的實徵案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11(4),1-38。
  4. 蕭怡靜、劉泳倫(2012)。王功漁火碼頭觀光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