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變遷社會中的女性-一個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

并列篇名

Women in the Changing Society a Life Course Research Perspective

DOI

10.29960/SIC.200612.0003

作者

馬慧君(Hui-Chun Ma);張世雄(Shr-Syung Chang)

关键词

社會變遷 ; 女性 ; 生命歷程研究 ;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 social change ; women ; life course research ; work-life balance

期刊名称

國際文化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卷2期(2006 / 12 / 01)

页次

59 - 9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晚近台灣社會與經濟結構上的大幅變遷,使得女性無論自願或被迫,開始大量進入就業市場。在這同時,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結婚、生育的時程都延後,而離婚率提高、家庭解組風險增加,都使得女性相當標準化的傳統生命歷程模式出現重大變化。就當「勞動參與」成為女性個人主要的生命歷程階段,男性與女性「生活連結」下的家庭分工,以及就業與家庭之間的「多重參與」協調,便益顯得重要。建立在「男主外、女主內」核心家庭的社會福利政策,或稱男性養家模式,也因此面臨了不得不轉型的挑戰。 關於社會變遷以及世代間差異的研究,是當前社會福利政策改革不可或缺的認識工具,生命歷程研究也因此成為近二十五年來西歐及美加地區的重要研究取向。台灣目前關於生命歷程的相關研究仍可說是相當地缺乏。本文希望援引和參照西方研究的經驗,從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出發,嘗試對於當前變遷中的台灣女性生命歷程提出一個新的觀察與切入點,期能提供對女性與家庭相關社會福利政策研究些許助益。

英文摘要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changes occurred in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in Taiwan make a huge amount of women join in job market. The improvement of women's education delayed women's schedule of marriage and fertility. The rise in divorce rate and the family disruption risk have also changed women's traditional standard life course. When participation of labor market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women's life course,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inked lives” at home and the ”multiple participation”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based on nuclear family model (or male-breadwinner model) are under greater pressure of reform in order to confront these challenges. Researches of social changes and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re key tools to understand reform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and thereby life course researches become flourishing during last 25 years in Western Europe, USA and Canada. So far, there are few studies about life course research in Taiwan. This article takes life course perspectives into account from western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proposes a new point of view for changing life course of women in Taiwan. Hopefully, it is helpful to reform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for both women and fami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雅容(2005)。經濟變動中女性養家者的夫妻權力:以東石漁村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1,1-44。
    連結:
  2. 林萬億(2002)。台灣的家庭變遷與社會政策。台大社會工作學刊,6,35-88。
    連結:
  3.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101-157。
    連結:
  4. 許雅惠(2000)。家庭政策之兩難-從傳統意識型態出發。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1),237-288。
    連結:
  5. 許雅惠(2002)。性別、依賴·就業力-台灣婦女的經濟弱勢與保障。台大社會工作學刊,6,123-173。
    連結:
  6. 馮燕(1998)。托育政策與托育服務網絡的建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87-126。
    連結:
  7. Bird, K.(2003).Reconciling Work and the Family-The Impact of Parental Leave Policies and Occupation on the Female Life Course.Frankfurt and Main:Peter Lang.
  8. Crompton, R.(2002).Employment, Flexible Working and the Family.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53(4),537-558.
  9. Crompton, R. (ed.)(1999).Restructuring Gender Relations and Employment: The Decline of the male Breadwinn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Esping-Andersen, G.(1999).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Fraser N.(1997).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 Condition.New York:Routledge.
  12. Heinz,Ansgar Weymann,Walter R. Heinz (eds.)(1996).Society and Biography.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Structure, institutions and the Life Course.Weinheim:Dcutscher SWdien Verlag.
  13. Hunt, S.(2005).The Life Course: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New York:Palgrave Macmaillan.
  14. Levy, R.,Walter R. Heinz(ed.)(1997).Theoretical Advances in Life Course Research.Weinheim:Deutscher Studien Verlag.
  15. 中研院之社會學研究方法工作坊
  16. Moen, P.,Robert H, Binstock,Linda K. George (eds.)(2001).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
  17. 身心障礙者人數
  18. 老人福利服務
  19. 身心障礙生活狀況調查
  20. 王麗容(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
  21. 王麗容(1988)。老年婦女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的規劃。台北市政府「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
  22. 成之約(2004)。部分時間工作發展與所得分酣問題。國家政策論壇,1,221-237。
  23. 吳淑瓊、陳正芬(2000)。長期照護資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92,19-31。
  24. 呂寶靜、陳景寧(1997)。從女性家屬照顧者處境談福利政策之建構。「第二屆婦女國是會議」論文
  25. 李新民(2002)。美國課後輔導方案對國內課後托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3,235-256。
  26. 林慧芬(2002)。從我國法定夫妻財產制修正案談家務有價意義。國家政策論壇,2(7),161-168。
  27. 台灣性別圖像
  28. 張世雄、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主辦(2006)。社會科學、哲學與公共政策學術工作坊。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
  29.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摘要
  30. 郭玲惠(2001)。家務有給制於我國夫妻財產制中應有之地位。萬國法律,115,18-25。
  31. 焦興鎧(2000)。同工同酬與同值同酬-美國之經驗。政大勞動學報,9,65-110。
  32. 焦興鎧(2000)。同值同酬概念在美國所引起之爭議經設法制論叢,26,197-234。
  33. 馮燕(1999)。托育服務的社會福利定位-生態系統觀點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3-35。
  34. 蔡淑鈴(1987)。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學刊,11,61-91。
  35. 嚴祥鸞(1999)。她們的真正平等工作權-同工同酬到尚值同酬的意義。律師雜誌,242,61-75。
  36. 嚴祥鸞(1996)。台灣勞動市場性別分工的解析-1951-1995。勞資關係論叢,5,147-176。
被引用次数
  1. 黃珮玲(2020)。草根組織之性別平等倡議策略探討-以新北市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5,1-40。
  2. 劉鶴群,張玉龍,林鈺縈(2021)。變遷中的母系社會與移居都市地區阿美族女性家庭照顧者之照顧樣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7,1-29。
  3. 劉香蘭、古允文(2015)。台灣照顧分工的重組兩個女性世代生命歷程的比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6,49-104。
  4. 謝雨生、翁康容(2018)。台灣民眾轉至成人發展歷程之類型與變遷。台灣社會學,36,111-166。
  5. 楊文山、黃郁麟、李怡芳(2017)。日治時期臺灣女性婚育生命史序列分析。人口學刊,54,1-38。
  6. (2014)。獨居未婚高齡女性老年準備之探索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48,209-228。
  7. (2024)。「新金門危機」?:從「解嚴世代」金門女性生命歷程解析。國家發展研究,23(2),39-88。
  8. (2024)。原住民族早育女性懷孕前的生命經驗:離散、錯置與創傷。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0,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