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移民現象的後殖民論述

并列篇名

The Immigration Phenomenon in Taiwan-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stcolonialism

DOI

10.29960/SIC.200706.0003

作者

葉郁菁(Yu-Ching Yeh)

关键词

後殖民主義 ; 移民女性 ; 霸權 ; postcolonialism ; female immigrants ; hegemony

期刊名称

國際文化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卷1期(2007 / 06 / 01)

页次

55 - 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Fanon與Spivak的後殖民主義理論探討台灣的外籍配偶現象,並從對移民者偏見的社會共構、自我的內部殖民、語言的學習-臣屬於宗主的「失語」狀態、後殖民論述中的女性主義批判四個主題進行。 近年來東南亞與中國移入的人數(尤其是女性)增多,開始出現許多對外籍配偶現象的研究與探討,但研究者認為,移民現象的探討不應只是數據和文字的描述,必須從回歸到後殖民論述重新檢視台灣的移民現象。為了強化內部的社會整合發展出獨尊主流社會文化的「內部殖民」論調,充分顯現社會對於外籍與大陸配偶,以一種「屬民化」的操作模式,將之物化、或者認為他們的存在是對於整體主流社會人口的「惡質化」,這種論調也是從上位者到下位者一種對移民者偏見的社會共構過程。 如同Fanon所言,台灣社會一方面存在著對於歐美文化的「依賴情結」,一方面又迫不及待想要完成接待國的「內部殖民」,對東南亞和大陸移民者充滿著閹割焦慮。論述過程中,缺乏對於身為接待國的角色的反省,許多的結論和建議,是基於對移民者的「想像」而來,這其中甚或有些仍不脫西方知識科學的霸權文化。 研究者認為,欲改變這種單一型態的發言,應該進一步辯證台灣做為接待國的角色,允許有別於精英份子的觀點出現,讓外籍與大陸配偶有更多發言的機會,讓東南亞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自己陳述,使主流社會更重視移民女性在社群中的發聲。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Dumont, J.,Lemaitre, G,(2005).Counting Immigrants and Expatriates in OECD Countries A New Perpective.Paris:OECD.
  2. Erikson, F.,Banks, J.A.,McGee-Banks, CA. (Eds.)(1995).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Boston:Allyn & Bacon.
  3. Fanon, F.原著、陳瑞華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4. Hearst, S.,D. Storer (Ed.)(1985).Ethnic Family Values in Australia.Sydney:Prentice Hall.
  5. Kamali, M.(2000).The role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clientization of immigrants: the Swedish ease.Intercultural Education,11(2),179-193.
  6. Pivak, G. C.原著、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台北:群學。
  7. Pivak, G. C.(原著),張君玫(譯)(1999).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台北:群學.
  8. Said, E. W.(1979).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
  9. Said, E. W.原著、蔡源林譯(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
  10. Spivak, G. C.,D. Landry,MacLean G. (Eds.)(1996).Selected Works of Gayotri Chakravorty Spivak.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
  11. Spivak, G. C.,Harah Harasym (Ed.)(1990).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s, Strategies, Dialogues.London:Routledge.
  12. Webster, A.原著、陳一筠譯(1990)。發展社會學。台北:桂冠。
  13. 勞委會宣導廣告呼籲民眾同理心對待外勞
  14. 九十六年第二週內政統計通報(95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
  15. 2006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2005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偶人數統計
  16. 台灣婦女展業協會
  17. 質詢事項。94(5),155-213
  18. 質詢事項。94(20),299-384
  19. 質詢事項。95(l0),193-278
  20. 立法院第6屆第3會期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第1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21. 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移入因應方案
  22.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
  23. 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就業多媽媽」誓師
  24. 外籍與大陸地區配偶就業協助方案
  25.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26. 「性別與就業經濟」圖像整理及國際比較報告書(草稿版)摘要
  27. 曹莉(2003)。史碧娃克。台北:生智。
  28. 陳光興、F. Fanon著、陳瑞華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29. 陳芳明、F. Fanon著、陳瑞華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30.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
  31. 葉郁菁(2004)。國際婚姻家庭的新文化適應-東南亞、大陸與歐美外籍配偶家庭的比較:以台南市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85-102。
  32. 葉郁菁、鄭博真、陳建廷主編(2006)。幼兒保育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華騰。
  33. 潘淑滿(2003)。通往彼岸的紅地毯:新移民婦女、公民權和婚姻暴力。台灣女性學學會、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主辦,《「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34.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被引用次数
  1. 葉郁菁(2009)。幼兒教育階段新移民家庭的邊陲化現象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18,101-122。
  2. (2015)。「臺灣日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2(1),15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