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大專盃網球選手自信心之分析探究

DOI

10.6169/NCYUJPEHR.11.1.16

作者

賴素玲

关键词

年齡 ; 球齡 ; 就讀階段 ; 年級

期刊名称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1期(2012 / 04 / 30)

页次

170 - 1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乃以運動自信心理論為基礎,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年齡、球齡、就讀階段、年級)大專網球選手的自信心程度。以研究方法上,以工作和自我取向量表以及運動自信心量表為研究工具,並採參加2009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的324位網球選手為研究對象(男192位,平均年齡20.30歲;女132位,平均年齡20.23歲)。問卷回收率92.57%。經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比較高低工作取向和自我取向的不同年齡、球齡、就讀階段和年級在自信心之分析。其顯著水準定為α=.05。本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年齡方面,不同年齡對自信心沒有差異。不同高、低工作工作和自我取向對自信心沒有差異。二、在球齡方面,不同球齡對自信心沒有差異。不同高、低工作和自我取向對自信心有差異(高工作、高自我>低工作、高自我>高工作、低自我>低工作、低自我,這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三、在就讀階段方面,不同就讀階段對自信心沒有差異。不同高、低工作和自我取向對自信心沒有差異。四、在年級方面,不同年級對自信心沒有差異。不同高、低工作和自我取向對自信心有差異(高工作、高自我>低工作、高自我>高工作、低自我>低工作、低自我,這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郭香雲、黃崇儒(2002)。內在動機、自信心與狀態焦慮之間的關係。北體學報,10,93-101。
    連結:
  2. Duda, J. L. & Nicholls, J. G. (1991). The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in Sport Questionnair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3. Ames, C.,Archer, J.(1988).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0,260-267.
  4. Caserta, R. J.(2002).Massachusetts,Springfield College.
  5. Deci, E. L.,Ryan, R. M.(1980).The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al process.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3,39-80.
  6. Dorfman, H. A.,Kuehl, K.(1995).The mental game of baseball: A gulide to peak performance.South Bend, Indiana:Diamond Communications.
  7. Mahoney, M. J.,Gabriel, T. J.,Perkins, R.S.(1987).Psychological Skills and exceptional athletic performance.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ist,1,181-199.
  8. Ness, R. G.,Patton, R. W.(1979).The effects of beliefs on maximum weight-lifting performance.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3,205-211.
  9. Ng, J. K.,Cheung, S. Y.,Fung, L.(2001).Role of trait sport-confidence and state sport-confidence in affecting competitive track and field performances.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sil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Sport and Dance,37(3),35-38.
  10. Nicholls, J. G.(1984).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ceptions of ability, subjective experience, task choice and performance.Psychological Review,91,328-346.
  11. Nicholls, J. G.(1989).The competitive ethos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12. Orlick, T.(1986).Psyching for sport.Champaign, IL:Leisure.
  13. Ravizza, K.,Hanson, T.(1995).Heads up baseball: Playing the game one pitch at one time.Chicago, IL:Contemporary Publishing.
  14. Rotella, B.(1996).Golf is a game of confidence.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5. Vealey, R.(1986).Conceptualization of sport-confidence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8,221-246.
  16. Vealey, R. S.(1988).Sport-confidence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 An addendum on scoring procedur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0,471-478.
  17. Walling, N. D.,Duda, J. L.,Chi, L.(1993).The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sport questionnaire: Climate in sport questionnaire: Construc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5,172-183.
  18. Weinberg, R. S.,Jackson, A.(1979).Competition and Extrinsic rewards: Effect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attribution.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50,494-502.
  19. White, S. A.(1996).Goal orientation and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initiated by parents.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8(2),122-129.
  20. 王吟勤(2007)。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練研究所。
  21. 吳素卿(2001)。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22. 呂碧琴(1991)。自信心與運動表現。中華體育,4(4),21-25。
  23. 李秀華(1966)。不同水準選手目標取向及內在動機之相關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1),45-53。
  24. 周文祥(1995)。從自我效能的觀點談運動信心的建立。國民體育季刊,24(4),62-69。
  25. 周泓諭(2004)。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26. 季力康(1993)。運動目標取向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1),179-185。
  27. 東方介德、季力康(2001)。籃球選手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候、自覺能力、運動動機與滿足感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3(1),1-10。
  28. 林宜螢(2002)。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2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30. 張庭語(2002)。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31. 莊鵬輝(1995)。目標取向、外在報酬對國民小學學童踢毽子之內在動機的動機。體育學報,20,13-24。
  32. 許晊豪(1997)。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33. 郭香雲(2003)。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34. 陳建勳(2005)。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35. 黃英哲、季力康(1994)。運動動機氣候與自覺能力對賽前狀態性焦慮和滿足感的相關研究。體育學報,18,321-332。
  36. 廖文男(2003)。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37.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大專棒球選手知覺動機氣候、喜愛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及滿足感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3(1),27-38。
  38. 鄭溫暖(1996)。運動競賽失常的探討。全國體總北訓中心運科研究專集
  39. 蘇德育(2001)。臺北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教練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羅琬竹,張祜銜(2021)。大專跆拳道選手成就目標取向與自我效能之研究。淡江體育學刊,24,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