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雅俗兼容-歷代詩詠伍子胥的形象主題與特色

并列篇名

Elegance and Ordinariness Inclusive - Image Them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Historical Poems of Wu Zixu

作者

康凱淋(Kang, Kai-lin)

关键词

伍子胥 ; 詠史 ; 忠孝 ; 復仇 ; 人物形象 ; Wu Zixu ; historical poems ; loyalty & filial piety ; retaliate ; image of characters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18 / 02 / 01)

页次

111 - 1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歷代詩詠伍子胥的作品為研究文本,歸納出「忠臣」與「潮神」是詩人賦予伍子胥的主要形象。而「忠臣」與「潮神」不僅兼具「雅」、「俗」的身分表徵,也彼此互補、交融與共生,呈現立體圓滿的形象態勢,有別於諸子、史傳、小說或戲曲純以道德為單一導向的建構方法。而詩歌雖與雜史、小說、戲曲、史評的體裁不同,但仍舊屬於伍子胥故事的詠寫系統,因此本文也嘗試將詩作和其他文體相較,掌握了詠史詩善於營造祠宇氛圍以突顯命運悲劇、跳脫撻墓鞭屍的爭議,以及與史論文共同批評伍子胥昧於知退之分等特色,有助讀者理解歷代詩詠伍子胥在歷史語境下的發展與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historical poetry of Wu Zixu as textual research model, and concludes "Loyal Courtier" and "God of Tide" are the primary images poets have endowed upon Wu Zixu. "Loyal Courtier" and "God of Tide" not only represent "elegance" and "ordinariness," but also complement and blend each other together, and form a relationship of symbiosis, representing a three-dimensional and well-rounded image and posture, as distinctive from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istorical Biography, novels or opera whose construction is oriented solely to morality. Though different from miscellaneous history, novel, opera and history comment in genre, nevertheless it belongs to the poetic system of Wu Zixu's writings. This article also tries to compare his poetry with other textual styles, and gets the grasp of epic poems that excel in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memorial templ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tragedies in life, as opposed to the dispute of opening the grave, taking out the corpse and having it publicly flogged, and to the feature of criticizing Wu Zixu's ignorance of drawing back. Readers thus will benefit from understanding mor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Wu Zixu's historical poem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永勝(2015)。作為樂道者的孔子:論理學家對孔子形象的建構及其思想史意義。東亞視域中孔子的形象與思想,臺北:
    連結:
  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4.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7.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8.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0.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1.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五代杜光庭、蕭逸校點(2012)。錄異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元金涓(1985)。青村遺稿。臺北:新文豐。
  17. 元金涓(1985)。青村遺稿。北京:中華書局。
  18. 元黃庚(1978)。月屋漫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元楊維楨(1973)。麗則遺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元蘇天爵編(1962)。元文類。臺北:世界書局。
  21. 宋王令(1977)。廣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宋王安石(1975)。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華正書局。
  23. 宋洪邁編(1973)。唐人絶句萬首。臺北:鼎文書局。
  24. 宋范成大、陸振岳校點(1999)。吳郡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5. 宋強至(1985)。祠部集。北京:中華書局。
  26. 宋黃庶(1982)。伐檀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宋黃震(1971)。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宋劉敞(1985)。公是集。北京:中華書局。
  29. 宋鄭虎臣輯(1976)。吳都文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宋蘇軾、顧之川點校(2008)。蘇軾文集。長沙:岳麓書社。
  31. (宋)釋文珦:《潛山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 年。
  32.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1982)。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明王偁(1973)。虛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明田汝成輯撰(1982)。西湖遊覽志餘。臺北:木鐸出版社。
  35. 明吳應箕(1985)。樓山堂集。北京:中華書局。
  36. 明唐寅、周道振輯校、張月尊輯校(2013)。唐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明孫蕡(1976)。西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8. 明徐渭(1999)。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
  39. 明高啟(1964)。高啟大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40. 明屠隆、汪超宏編(2012)。屠隆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41. 明曹學佺編(1978)。石倉歷代詩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明程敏政(1972)。簧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3. 明程敏政輯撰、何慶善點校、于石點校(2004)。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
  44. 明馮夢龍編、清蔡元放校訂(1978)。東周列國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45. 明黃淳耀(1982)。陶菴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6. 明董紀(1971)。西郊笑端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7. 明瞿佑、喬光輝校註(2010)。瞿佑全集校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48. 明魏學洢(1973)。茅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金王寂(1978)。拙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0. 唐遍照金剛、王利器校注(1991)。文鏡秘府論校注。臺北:貫雅文化公司。
  51.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1982)。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2. 梁蕭統編、唐李善註(1972)。六臣註文選。臺北:廣文書局。
  53. 清吳偉業、李學穎集評標校(1990)。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清李元度(1973)。天岳山館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55. 清沈季友(1977)。檇李詩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6. 清沈德潛編(1998)。淸詩別裁集。湖南:岳麓書社。
  57. 清汪中(1979)。述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8. 清袁枚、王英志校點(1993)。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9. 清梁玉繩(1985)。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
  60. 清彭孫貽(1975)。茗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1. 清聖祖御定(1978)。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2. (清)翟均廉:《海塘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 年。
  63. 清嚴可均校輯(198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中文出版社。
  64. 漢王充、黃暉校釋(1990)。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65. 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66. 漢揚雄、汪榮寶疏(1996)。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67. 漢賈誼、閻振益校注、鍾夏校注(2010)。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68. 戰國呂不韋、陳奇猷校注(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9. 魏王弼注、清紀昀校訂(1979)。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0. 魏王弼注、魏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1982)。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71. 大衛•強生、蔡振念譯(1983)。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7),37-44。
  72. 山珊(2016)。伍子胥故事演變新論。理論學刊,265,151-156。
  73. 尹富(2003)。《伍子胥變文》與唐代的血親復仇。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5),153-158。
  74. 王 立(1994)。中國古代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5. 王子今(1999)。「忠」觀念研究─一種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與歷史演變。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76. 王季思編(1999)。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朱光潛(1983)。西方美學史。臺北:漢京文化。
  78. 米克.巴爾、譚君強譯、萬千校(1995)。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9. 艾略特(1989)。艾略特詩學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
  80. 伽達默爾、洪漢鼎譯(2004)。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81. 李天道(2004)。中國美學之雅俗精神。北京:中華書局。
  82. 李步嘉(2013)。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83. 杜維運(1984)。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84. 周天游輯注(1986)。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5. 周生春(1997)。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6. 周紹良編(2000)。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87. 屈萬里編、劉兆祐編(1976)。張介侯所著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88. 徐世昌編、聞石點校(1990)。晚晴簃詩匯。北京:中華書局。
  89. 徐海(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甘肅,蘭州大學。
  90. 徐海(2013)。伍子胥白馬素車形象考。天水師範學院學報,33(1),105-109。
  91. 徐漢明編(1991)。稼軒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92. 高云萍(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師範大學。
  93. 梁啟雄(1983)。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
  94. 許鋼(1997)。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水牛出版社。
  95. 郭慶藩輯(1987)。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96. 項楚(2006)。敦煌變文選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97. 黃竹三編、馮俊傑編(2001)。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98. 黃靈庚疏證(2007)。楚辭章句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99. 楊家駱編(1976)。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
  100. 廖振富(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01. 歐麗娟(2014)。大觀紅樓(綜論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02. 鄭振鐸(1998)。鄭振鐸全集。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03. 黛安.艾克曼、莊安祺譯(1993)。感官之旅。臺北: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