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服食與食治:論蘇軾藥食養生的文化意涵

并列篇名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Medical Food" for Maintaining Good Health: Su Shi as the Advocate

作者

蓋琦紓(Ko, Chi-Shu)

关键词

蘇軾 ; 服食 ; 食治(食療) ; 文人養生 ; 飲食文化 ; Su Shi ; Fu-shi ; Food therapy ; Maintaining health ; Dietary culture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18 / 02 / 01)

页次

35 - 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傳統的藥食養生具有深遠的文化根源、悠久的歷史,而在發展歷程中,宋代為重要的關鍵期,由於印刷術的發達,造就官方、民間刊印醫籍普遍流傳,宋人透過自學方式學習醫藥知識,逐漸形成一群「尚醫」文人。其中,文壇領袖蘇軾更是指標性人物,其結合本草知識與生活經驗,嘗試將草木上藥平易化,以適合日常飲食,或居家保健。又其晚年謫居嶺南期間,提倡蔬食養生,運用巧思與創意,講究烹調技法,呈現蔬食的天然真味,除具有食治功效外,尚使人心靈安適,並表現文人的審美意趣及文化品味。自宋代以後,藥食養生亦逐漸成為人們追求健康、抗老、長生的一種生活型態。

英文摘要

Traditional "medical food" for maintaining good health has a long history. The Song dynasty was the main period of its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printing, medical books became popular and widespread. The literati of the Song dynasty learned medical knowledge virtually by themselves; among them, Su Shi, the leader of the literature, was an iconic person. He possessed medicine-related literacy and tried to integrate the mild and non-toxic herbs into people's daily diet. Even in his old age; he continued to advocate the benefits of vegetarianism. Based on his ingenuity and originality, the focus of his recommended cuisine was that the natural flavors of food should be presented. While "medical food" has a curing function, it also comforts the soul. The aesthetics of the literati could be appreciated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taste derived from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vegetarianism. After Song dynasty, "medical food" for maintaining good health is a kind of lifestyle approach to the pursuit of health, anti-aging and a long lif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宜陵(2010)。蘇軾惠州時期飲食重蔬食因素探論。東吳中文學報,19,213-230。
    連結:
  2. 陳元朋(2007)。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察。中國飲食文化,3(1),1-40。
    連結:
  3. 陳素貞(2007)。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
    連結:
  4. 鍾佳伶(2012)。從食譜看宋人的養生與食療─以《山家清供》為例。史學彙刊,30,103-133。
    連結:
  5. (1962)。正統道藏。臺北:藝文印書館。
  6. (1991)。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7. (1979)。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2004)。中華道藏叢書。北京:華夏出版社。
  9. 宋林洪(1966)。山家清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宋唐慎微、尚志鈞校點(1993)。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
  11. 宋陳直、元鄒鉉續編(2013)。壽親養老新書。北京:中華書局。
  12. 宋陳振孫(1979)。直齋書錄解題。臺北:廣文書局。
  13. 宋陳達叟(1966)。本心齋疏食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宋陸游、錢仲聯校注(2005)。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宋黃庭堅、劉琳校點、李勇先校點、王蓉貴校點(2001)。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6. 宋歐陽脩、李逸安點校(2001)。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7. 宋蘇軾、明王如錫輯(1997)。東坡養生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
  18.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1999)。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19.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1992)。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宋蘇軾、鄒同慶校注、王宗堂校注(2002)。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1. 宋蘇轍、陳宏天點校、高秀芳點校(1999)。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
  22. 明李時珍(1973)。本草綱目。臺北:鼎文書局。
  23. 唐白居易、謝思緯校注(2006)。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4. 唐杜甫、清仇兆鰲注(1980)。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
  25. 唐孟詵(2011)。食療本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唐孫思邈、宋林億校正(1980)。千金翼方。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
  27. 唐孫思邈、宋林億校正(1980)。備急千金要方。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
  28. 晉葛洪、何淑貞校注(2002)。新編抱朴子。臺北:國立編譯館。
  29. 梁陶弘景、王家葵校注(2014)。養性延命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0. 清趙學敏(1973)。本草綱目拾遺。臺北:鼎文書局。
  31. 漢 鄭玄、漢 馬繼興(1992)。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社。
  32.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99)。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3.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1999)。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4. 魏吳普(1968)。神農本草經。臺北:藝文印書館。
  35. 魏嵇康、戴明揚校注(1962)。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6. 王利華(2000)。中古華北飲食文化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7. 王啟鵬(2007)。蘇軾文藝美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38. 王學泰(2012)。中國飲食文化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39. 北大古文獻研究所編(1998)。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0.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1.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
  42. 周紹良編(2000)。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3. 施靜宜(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
  44. 陳元朋(1998)。唐宋食療概念與行為之傳衍一以「千金.食治」為核心的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69(4),765-825。
  45. 陳元朋(1997)。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46. 廖芮茵(2004)。唐代服食養生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7. 蓋琦紓(2010)。黃庭堅的散文藝術。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48. 劉樸兵(2010)。唐宋飲食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
  49. 鄭金生(2005)。藥林外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0. 鍾來因(1990)。蘇軾與道家道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1. 顏進雄(1993)。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臺北:文津出版社。
  52. 嚴世芸編(1993)。宋代醫家學術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
  53. 凃宗呈(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蓋琦紓,吳靜宜(2021)。宋人蘇轍的記病與養生。高雄師大國文學報,34,31-63。
  2. (2024)。晚明《東坡養生集》編選與文人養生文化。東華漢學,39,14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