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支持網絡觀點來看災變網絡建構之探討

并列篇名

Discussion the Disaster Network Constructed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Support

DOI

10.6459/JCM.201509_12(2).0009

作者

林育陞(H. S. Lin)

关键词

支持網絡 ; 復原力 ; 災難網絡建構 ; Support Network ; Resilience ; Disaster Network Building

期刊名称

危機管理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2卷2期(2015 / 09 / 01)

页次

95 - 1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支持網絡觀點來看災變網絡建構,並從中了解支持網絡系統對危機事件的抵抗,及在危急事件後的復原。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study disaster network building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support, to learn about the support network systems how to attack threatening events, and recover after crisis event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
    連結:
  2. 宋麗玉、常欣怡(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連結:
  3. 陳怡如(2011)。建構原鄉災區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活重建模式。嘉南學報,37,516-525。
    連結:
  4. 黃寶園(2010)。社會支持在壓力反應歷程中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401-436。
    連結:
  5.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2015). 2015 年4 月10日, 取自http://246.swcb.gov.tw/debrisClassInfo/disastersadmin/disastersadmin1.aspx
  6. Binstock, R. H.,Shanas, E.(1985).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7. Cohen, M.,Arad, S.,Lorher, M.,Pollack, S.(2007).Psychological distress. life strssors. and social support in new immigrants with HIV.Behavioral Medicine
  8. Cohen, S.,Underwood, L. G.,Gottlieb, B. H.(2000).Social support measurement and intervention: A guide for health and social scientis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Cohen, S.,Wills, T. A.(1985).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98(2),310-357.
  10. Colvin, M. F.,Cullen, T.,Thomas, V. V.(2002).Coercion, social support, and crime: An emerging theoretical consensus.Criminology,40,19-42.
  11. Osher, D.,VanAcker, R.,Morrison, G. M.,Gable, R.,Dwyer, K.,Quinn, M.(2004).Warning Signs of Problems in Schools:Ec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Effective Practices for Combating School Aggression and Violence.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3(2),13-37.
  12. 王秀燕(2010)。政府與民間的災變管理合作機制之探討。災害救助與社會工作研討會
  13. 江大樹、張力亞、梁鎧麟(2014)。深耕地方災害防救網絡治理能力:協力與培力策略分析。民主與治理,1(1),1-31。
  14. 宋麗玉、施教裕(2009)。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優勢觀點。臺北:洪葉文化。
  15.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6(3),32-36。
  16. 李勉禛(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17. 杜筱慧(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18. 林永盛(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19. 林育陞(2014)。全球化下在台東南亞外籍配偶社會支持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48,120-135。
  20. 林育陞(201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同儕網絡支持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46,243-261。
  21. 林信言(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教育大學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22. 林瑞蓉(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23. 林萬億、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2013)。重大災害災民安置與社區重建服務系統的建構。莫拉克風災重建的課題與反思國際研討會
  24. 邱吟馨(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25. 紀孝輯(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
  26.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27. 高麗鈞(2011)。發揮預防的力量:風險評估作為高風險家庭服務的一種實務方法。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1)
  28. 張麗珠(200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9. 許政文(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30. 陳怡伶(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所)。
  31. 陳美玉(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32. 陳婉芬(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33. 章光明、吳秀光、洪文玲、鄧子正(2011)。,台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34. 黃秀媛(2005)。從復原力探討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1
  35. 黃松林、郭銀漢、楊秋燕、汪中華(2011)。社區復原韌性與社會工作災害重建的關係。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8。
  36. 黃寶中(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37. 趙善如(2006)。從復原力觀點解析單親家庭的福利服務—以高雄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4
  38. 劉映晨(2004)。從族群認同危機看原住民青少年社會網絡。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8
  39. 蔡鶯鶯、徐永年、林永隆(2003)。參與行動研究,921 地震後中嵙社區健康營造研究案例。新聞學研究,77,23-65。
  40. 鄭錫鍇(2004)。社會資本建構與災害防救體系運作之研究。競爭力評論,6,9-40。
  41. 謝明昌(2014)。建構全方位防災避災服務網絡。2014 地質與防災特展「推廣、服務、策略」論壇大會手冊
  42. 蘇芸仙(2006)。復原力的淺談。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3
  43. 蘇惠君(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楊承浩、陳川正、岑淑筱(2017)。弱勢族群的微型創業─以單親婦女為例。輔仁管理評論,24(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