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他者觀點的另類介入-論張愛玲《國語海上花列傳》現代性詮釋 |
DOI |
10.29458/AGSCLSU.200909.0003 |
作者 |
江江明 |
关键词 |
國語海上花列傳 ; 現代性詮釋 ; 敘事重構 ; 他者觀點 ; 文本介入 |
期刊名称 |
有鳳初鳴年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期(2009 / 09 / 01) |
页次 |
33 - 4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海上花列傳》是清代第一部以吳語方言寫作而成的的長篇小說,它的寫作題材特殊,在晚清這場思想與政治的劃時代劇變之中,擺脫了以政治改革為中心議題的實用性取向,轉而以其純藝術性之觀察角度,呈現十九世紀上海妓女的風貌與生活。歷來註譯《海上花列傳》者不乏其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當屬俱備海派作家身分的張愛玲。一九八三年,張愛玲註譯《海上花列傳》,首先把書中吳語對白轉譯為國語,合併或刪改原書多達六回,必要時甚至重新改寫,交由皇冠出版社付梓出版。在《國語海上花》的跋文中,張氏以哀婉之筆寫下「看官們三棄海上花」,似乎是對吳語本《海上花列傳》未受人重視而發出悵惘之情。然而,《國語海上花》一出,立刻引起的廣大迴響。從一九八三年到二○○一年,台灣地區銷售量估計約數萬本,出版社甚至將該書納入張愛玲作品全集系列中販售,二○○一年推出典藏十刷的《國語海上花》。張愛玲以「甘冒介入之機」對吳語本原作進行改寫與刪補,表面上是將《海上花列傳》推向大眾化口味的讀者,但實際上,經由張氏觀點處理後的《海上花列傳》,能否與原作精神面貌等同而視之,可能尚待釐清與討論。再者,既然張氏宣稱採用「介入」的姿態進行註譯,那麼,所謂的「翻譯中的新發現」,到底是根據原典本身的資料所呈顯,還是張氏「另有發明」?當中隱含的意義又是什麼?以下,本文擬以《國語海上花》為對象,比較該書與原著、以及其它註譯版本之間的差異性,試圖釐清其當中的各項問題與重要義涵。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