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女性消費者對銀行授信業務刻板印象之研究:以苗栗縣爲例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n Female Consumer Stereotypes towards Bank's Loan Business: Take Miaoli County as Research Sample

DOI

10.29548/BGYY.201103.0006

作者

陳泓予(Hung-Yu Chen)

关键词

女性消費者 ; 刻板印象 ; 授信業務 ; Female Consumer ; Stereotypes ; Bank's Loan Business

期刊名称

修平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1 / 03 / 01)

页次

81 - 10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女性消費者為研究對象,藉由「次級資料分析法」和「深度訪談法」來進行女性消費者對銀行授信業務刻板印象之研究,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知女性消費者對於銀行授信業務的刻板印象。 二、了解女性消費者對於銀行授信業務刻板印象的原因為何? 三、歸納上述兩點,提供銀行業者在經營與行銷領域上的建議。 經研究後發現:女性消費者對銀行的聯想是「錢」,並無其他刻板印象;對銀行服務的第一印象是:公營銀行態度比較不好,感覺很官僚;民營銀行比較有禮貌,但太做作,很假;對銀行授信業務的印象仍停留在「利用關係」、「人情」、「特權」的思考模式,對銀行授信業務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為:受到「他人口碑影響」、「報章雜誌」、「主觀意識」等三個方向的資訊來源影響。

英文摘要

In our daily life,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tereotypes. In regard to all walks of life, occupations, Stereotypes may imply a preconceived impression. Similarly, we may also have stereotyped ideas about the banking industry, system, or the attitude of the staff in banks because of universal cognition, previous impressions, experiences from others, etc.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female consumers have stereotyped ideas about marketing staff in bank's loan business and what lead them to do thi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工程學 > 機械工程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銀行法,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2. Basow, S. L.(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California: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
  3. Devine, P. G.(1989).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6,5-18.
  4. Miller(ed.),Crabtree(ed.)(1992).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Newbury Park,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5. Silverblatt, A.,Eliceri E. M. E.(1997).Dictionary of Media Literacy.Westport:Green wood press.
  6. Zikmund, W. G.(1994).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Texas:Dryden.
  7.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8. 古永嘉(2003).企業研究方法.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9. 李天任(譯),藍莘(譯),Wimmer,Dominick(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
  10. 李美枝(197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11. 李美華(譯),Babbie, Earl(1998).社會科學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12. 李卓夫(2000)。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13. 李美枝(1990).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14. 沈美杏(2007)。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內涵。網路社會學通訊,61
  15. 邱潤容(1998).銀行實務.台北:三民.
  16.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文化.
  17.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臺北:巨流.
  18.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心理.
  19. 晏涵文,黃富源(2002).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展智.
  20. 高敬文(1988).質的研究派典之理論分析與實際應用.屏東:東益.
  21.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2002).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22.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23. 陸谷孫(編)(1992).英漢大辭典.台北:東華.
  24. 黃俊英(2006).行銷研究概論.台北:華泰文化.
  25. 黃葳葳(2002)。從刻板印象看網路色情。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18
  26.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27. 楊國樞(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28.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台北:三民.
  29. 劉淑雯(1996)。平面與立體的歷程:兩性平等教育之卷宗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13,50-54。
  30. 羅燦慶(2003)。突破雜誌,二月號,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