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職前教師參與生態旅遊活動之行為意圖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pre-service Teachers for Participating in Ecotourim Activities

DOI

10.7037/JNTUE.200512.0073

作者

吳忠宏(Homer C. Wu);蘇珮玲(Pei-Ling Su)

关键词

生態旅遊 ; 計畫行為理論 ; 抑制關係 ; Ecotourism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Suppression relation

期刊名称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2期(2005 / 12 / 01)

页次

73 - 9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為基礎,針對某師範校院460位職前教師進行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圖模式之建構與探討,並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統計方法對該模式進行適配度考驗與分析,進而瞭解職前教師對生態旅遊之看法,以期提供未來政府將生態旅遊納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參考。研究結果顯示所建構之「職前教師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圖模式」整體適配度良好;模式中「態度」與「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均為顯著的正向影響,「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則是顯著的負向影響,其中以主觀規範(γ=0.52)對行為意圖之影響最大,態度(γ=0.41)影響次之。而「主觀規範」變項對「知覺行為控制」變項在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圖預測上有抑制關係的現象(Suppression Relation)。研究結果發現,當職前教師個人對於參與生態旅遊所知覺到的困難程度越高時,其參與之行為意圖則為反向的。此結果是否是職前教師特有的現象值得後續研究者針對其他師範校院職前教師做更深入與更廣泛的比較與探討。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pply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establish a behavioral intention (BI) model of participating in ecotourism activities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for one Teachers College students. A total of 46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proposed model was well fit pre-service teachers' BI for participating in ecotourism activities. 2.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BI. ”Subjective norm” (γ=0.52) was the most effect variable toward the BI. 3. There was suppression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Nomi”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regarding the BI for ecotourism involvement. Further exploration is needed that whether suppression relation was a phenomenon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attending ecotourism activiti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吳忠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澎湖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8(3),1-30。
    連結:
  2. 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3. Ajzen, I.,Driver, B.L.(1992).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leisure choic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4,207-224.
  4. Ajzen, I.,Fishbein, M.(1980).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
  5. Ajzen, I.,J. Kuhl,J. Beckmann(Eds.)(1985).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NY:Springer-Verlag.
  6. Diamantopoulos, A.,Siguaw, J.(2000).Introducing LISREL.London:SAGE.
  7. Fennell, D.A.,Eagles, P.F.J.(1990).Ecotourism in Costa Rica: A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8(1),23-24.
  8. Hair, J.F.,Anderson, R.E.,Tatham, R.L.,Black, W.C.(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New York,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9. Hetzer, N.D.(1970).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Links (July): reprint in Ecosphere,1(2),1-3.
  10. Jöreskog, K.G.,Sörbom, D.(1993).LISREL 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IL: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11. Kerner, M.S.,Kalinski, M.I.(2002).Scale construction for measuring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attitudes, beliefs, perception of control, and intention to engage i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95,109-117.
  12. Kimmel, J.R.(1999).Ecotourism as environmental learning.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30(2),40-44.
  13. Kline, R.B.(1998).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NY:Guilford.
  14. Meric, H.J.,Hunt, J.(1998).Ecotourists motivation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 case of north Carolina traveler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6(4),57-61.
  15. Pearce, J.A.(1980).Host community acceptance of foreign tourists: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7(2),224-233.
  16. Raines-Eudy, R.(2000).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for differenti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7(1),124-141.
  17. Schumacker, R.E.,Lomax, R.G.(1996).A beginner`s guide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ahwah, NJ:Lawrence Erlgaum Associates.
  18. van der Merwe, C.(1996).How it all began: the man who `coined` ecotourism tells us what it means.African Wildlife,50(3),7-8.
  19. Wall, G.(1994).Ecotourism: Old wine in new bottles.Trends,33(2),4-19.
  20. Wall, G.(1997).Is ecotourism sustainable?.Environment Management,21(4),483-491.
  21. Zieffer, K.A.(1989).Working paper series.Washington, DC: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2. 王育群(1996)。生態觀光-國際發展現況。戶外遊憩研究,9(4),107-114。
  23. 左顯能(1993)。生態觀光之發展策略。戶外遊憩研究,6(4),25-34。
  24. 田家駒、張長義(2002)。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爲之研究-以福山植物園爲例。2002生態旅遊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25. 交通部觀光局(1997)。台灣潛在生態旅遊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26. 朱芝緯(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
  27. 行政院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六日第二七六九次會議
  28. 自由時報(2001/12/16)
  29. 吳忠宏(1999)。解說專業之建立。台灣林業,25(6),41-47。
  30. 吳忠宏、范莉雯、蘇珮玲(2003)。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爲意向之相關研究。環境與管理研究,4(2),1-28。
  31. 吳忠宏、劉俊昌(2003)。中部地區國小教師參與生態旅遊之行爲意圖具體建議成果報告書。
  32. 吳昂謹(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33.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爲的信度與效度:理論、反應、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47-66。
  34. 呂適仲(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35. 宋秉明(1998)。台灣地區生態觀光的發展在國際上的角色。中華台北APEC通訊,5(3),2-8。
  36. 宋秉明(1995)。生態觀光之規劃架構。觀光研究學報,1(3),45-52。
  37. 宋秉明(2000)。賞鯨活動的規畫架構-一種永續觀光規劃的模式。觀光研究學報,6(1),37-48。
  38. 巫惠玲(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39. 台灣生態旅遊網網站
  40. 李碧霞(1998)。台北市某高中男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和行爲之研究。醫學研究,18(6),390-399。
  41. 林晏州(2003)。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旅遊路線及解說規劃。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42. 林晏州(2001)。馬公生態園區遊憩系統暨遊程規劃。澎湖縣: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43. 邱廷亮(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44. 洪常明(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45. 范莉雯(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46. 康書華(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47. 張瓊婷(2001)。生態觀光-E時代休閒新主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4(6),72-78。
  48. 陳明川(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
  49. 陳昭明(1981)。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與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系森林遊樂研究室。
  50. 台灣生態旅遊網網站
  51. 游恆山譯、Brian Mullen、Craig Johnson(1996)。消費者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52. 黃芳銘(2002)。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
  53. 楊宏志(1995)。生態旅遊:方法與技術。台灣林業,21(1),2-7。
  54. 楊宏志(1992)。生態觀光-一項責無旁貸的推展工作。台灣林業,18(10),20-22。
  55. 楊冠政(1990)。環境價值教育的理論基礎。環境教育季刊,8,3-14。
  56. 楊秋霖(1994)。森林遊樂的新趨向-生態旅遊。現代育林,10(1),6-11。
  57. 楊琮泰(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市,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58. 葉旭榮(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59. 葛樹人(1994)。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60. 趙信賓(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61. 劉吉川(1997)。生態觀光與社區發展。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5(3),2-8。
  62. 劉吉川(1994)。生態觀光及其在觀光發展上所面臨之問題。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2(1),13-17。
  63. 劉家明(1998)。觀光旅遊的另類革命-生態旅遊及其規劃的研究進展。大自然,58,92-97。
  64. 歐聖榮(2002)。2002中美澳三國環境解說與生態旅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65. 蕭耀賓(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
  66. 賴威任(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被引用次数
  1. 蔡進發、廖玉齡、周玄雅(2016)。怎樣的綠色旅遊廣告可以打動消費者的心?。觀光休閒學報,22(3),339-375。
  2. 蔡秀金、陳宏斌(2012)。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的健康飲食行為意圖-以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7(3),78-103。
  3. 賴佳玟、曾明郎、陳建廷(2011)。台灣中部地區羽球館顧客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1),228-242。
  4. 歐陽宇、陳煥婷、陳佳欣(2012)。溫泉區生態旅遊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國小教師為例。嘉南學報(人文類),38,385-399。
  5. 潘寶石、許朝俊、徐茂洲、包怡芬(2016)。以計畫行為理論分析臺東飛行傘運動觀光客之行為模式。運動研究,25(2),65-86。
  6. 潘豐泉、黃茜梅、徐茂洲(2011)。綠島水域運動觀光客之行為研究─計畫行為理論驗證。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2),85-107。
  7. 錢士謙、賴思伊、蔡豐隆(2013)。以 TPB 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博物館遊客參訪行為意圖-以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亞太經濟管理評論,16(2),39-60。
  8. 蘇雅涵、黃維民、高棋凱(2017)。遠距健康照護消費行為之實證研究。商略學報,9(2),67-88。
  9. 謝淑閔、郭真如、林宗賢(2014)。國小教師生態旅遊環境意識、旅遊決策因素與戶外教學意願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2),23-34。
  10. 謝雯玲、王文博(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及調節變數探討民眾利用桃園自行車道從事娛樂與運動的意圖。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4(2),253-290。
  11. 趙嘉裕、黃任閔、高義盛、呂謙(2016)。生態旅遊態度與體驗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5(1),64-77。
  12. 鄭韶華、李佳玲、丁誌魰(2009)。養殖業者轉型觀光休閒漁業行爲意向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2),1-21。
  13. (2006)。生態旅遊知覺、態度與行為之因果關係研究:以荒野保護協會會員為例。造園景觀學報,12(3),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