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書法融入表演藝術探究以雲門《行草》舞作為例

并列篇名

Calligraphy fusion of Performing Art: Example from the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Cursive

作者

吳清海

关键词

雲門舞集 ; 行草 ; 書法 ; 表演藝術 ;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 Cursive ; Calligraphy ; Performance art

期刊名称

明道學術論壇

卷期/出版年月

10卷4期(2018 / 12 / 01)

页次

1 - 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書法是中國的文化象徵,最足以代表中國特色的藝術之一。隨時代更迭,書法除了用筆書寫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表現形式?舞蹈能否開創書法新維度,讓人感受到書法另一種美,甚值得探討。本研究旨在探討書法融入舞蹈藝術的意象思維,對雲門舞碼─《行草》在美感、情境、跨界等方面進行分析。試圖喚起觀賞者對書法的共鳴,進而產生主客交融之美感體驗,凝聚舞蹈與書法之情境意象,建構跨界對話的互動。書法是文字,注重視覺感受,而舞蹈不僅是視覺,更是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共同運作。本文以文獻探討及比較分析法探究書法美學與舞蹈同質性的內蘊及外擴,闡明舞蹈融入書法後的巨大能量,同時見證舞蹈亦可傳達書法的美學及精神,二者的共生共榮。

英文摘要

Calligraphy is one of the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t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ime goes by, in addition to writing with a brush, is there other media of expression? Is it possible to create a new dimension of calligraphy through dance and music to let people feel another side of calligraphy?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usion of calligraphy and the dance art, by analyzing works of the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Cursive. The research intends to find out the awakening of calligraphy, to produce a blend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focus on dance and calligraphy images, and to construct interactive consciousness of cross-border dialogue. Calligraphy is the text, focusing on visual experience; dance is the integration of seeing, hearing, touching, smelling and tasting. This research explores calligraphy aesthetics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y analyzing dance, music and calligraphy, which are of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huge power from fusion of calligraphy and dance in order to indicate that dance can also convey the aesthetics of calligraphy and spirit, as the two can co-prosp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陳俊中(201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連結:
  2. 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檢索日期:2017/01/01),https://goo.gl/ocgAhR。
  3. (宋)歐陽修,宋祁同(修)(1965).新唐書.臺北市:中華書局.
  4. (南朝梁)劉勰,范文瀾(注)(2006).文心雕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 一燈(2000).書道禪心.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6. 王墨林(2002)。你真的看見身、心、靈嗎?。表演藝術,109
  7. 白斐嵐(2010)。以八度傾斜空間舞動 ── 自然。表演藝術,215
  8. 朱光潛(2006).談美.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9. 呂俊毅,葉宗和(2014)。書法藝術介入餐旅空間之研究。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6
  10. 李思賢(2010).當代書藝理論體系 ── 台灣現代書法跨領域評析.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11. 周倩漪,黃鈺嵐(2009)。「行草三部曲」──書法與身體的激盪修練。表演藝術,200
  12. 宗白華(1987).美學散步.臺北市:洪範書店.
  13. 宗白華(1994).宗白華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4. 林懷民(2011),《傳統與前衛的跨界:林懷民的雲門舞集(Between Two Worlds)》,臺北: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15. 邱振中(2005).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6. 邱振中(1995).書法藝術與鑑賞.臺北:亞太圖書.
  17. 崔爾平(編輯),江宏(編輯)(1993).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8. 崔樹強(2008).黑白之間:中國書法審美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 張照堂(2003),《雲門舞集 ── 行草(Cursive)DVD》,臺北:金革唱片。
  20. 許玉芳(2002)。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所。
  21. 陳廷祐(1898),《中國書法美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22. 彭子睿(2002)。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23. 游美蘭(2002)。雲門舞集肉身行草 (3)。書法教育,128
  24. 華正人(編)(1988).歷代書法論文選.九勢.臺北市:華正出版社.
  25. 楊侶芝(2013)。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26. 楊家駱(編)(1984).清人書學論著.臺北市:世界出版社.
  27. 楊家駱(編)(1984).清人書學論著.臺北市:世界出版社.
  28. 楊家駱(編)(1984).清人書學論著.臺北市:世界出版社.
  29. 鄒之牧(2005).行草:一齣舞蹈的誕生.臺北縣:木馬文化出版.
  30. 鄒欣寧(2013).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臺北:果力文化出版公司.
  31. 熊秉明(1987).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谷風出版社.
  32. 劉綱紀(1982).書法美學簡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33. 潘運告(編)(1993).漢魏六朝書畫論.湖南學術出版社.
  34. 蔣勳(2008).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臺北市:遠流.
  35. 蔣勳(2009).漢字書法之美:舞動行草.臺北市:遠流.
  36. 鄭曉華(1993)。線條論:書法藝術構成分析 ( 上 )。藝壇雜誌,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