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電影文本比較「武」與「侍」的異同

并列篇名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artial Art" and "Samurai" in Film Contextures

DOI

10.6782/BCJ.201406_(18).0004

作者

胡凱揚(Kai-Yang Hu)

关键词

隱性知識 ; 武士道 ; 影視歷史 ; tacit knowledge ; Bushido ; Historiophoty

期刊名称

身體文化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4 / 06 / 01)

页次

77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藉由電影「霍元甲」及「末代武士」兩片以內容分析的方式來分析中國的「武」以及日本的「侍」,探討兩者之間的異同以及對於當時存在的歷史意涵。從劇中探討比較中、日武者對於生命價值的看法、社會階級的差異、國家興亡的責任感及對公平競爭的意念四個方向。在對於生命價值的看法及社會階級上,兩國之間是有差異存在,而對於國家興亡及對公平競爭的意念上兩者則是有相同的概念。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martial art" and "samurai" from two movies-"Fearless" and "The last Samurai". Content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historical meanings between "martial art" and "samurai". From the film contextures,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value of life, social classes,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fair play between Chinese martial art and Japanese samurai. The concept of value of life and states of social classes are different from martial artist to samurai; however, similar concept is shared in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fair pl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文景(2007)。影視與虛擬歷史在通識歷史教學應用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11,1-24。
    連結:
  2. 胡凱揚、王俊杰(2004)。淺談運動電影中的教育意涵:以「追夢高手(Hard Ball)」為例。大專體育,73,41-45。
    連結:
  3. 陳繼東(2010)。在中國發現武士道:梁啟超的嘗試。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2),219-254。
    連結:
  4. 王俊杰、林偉立(2002)。運動電影的文化研究:以電影「衝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1年度,108-121。
  5. 林邦遠、洪煌佳(2011)。日本社會、文化的核心思維:武士道。休閒與社會研究,3,115-123。
  6. 新渡戶稻造、吳容宸譯(2003)。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臺北:先覺。
  7. 戴季陶(1997)。日本論。海口:海南。
  8. 聶嘯虎(2004)。略說日本劍道的歷史演進過程。第六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南京:
被引用次数
  1. 游文杉,胡凱揚,王聖文(2018)。從電影「激戰」探討電影世界裡的運動價值觀。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學報,9(2),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