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奧林匹克五環標誌的意義與演變
|
并列篇名
|
Trans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lympic Symbol
|
DOI
|
10.6782/BCJ.201712_(25).0001
|
作者
|
江欣惇(Hsin-Tun Chiang);許光麃(Kuang-Piao Hsu);蔣任翔(Ren-Shiang Jiang)
|
关键词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奧林匹克標誌 ; Olympic Games ; Olympic symbol
|
期刊名称
|
身體文化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25期(2017 / 12 / 01)
|
页次
|
1
-
1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每四年一次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最吸引世人關注的賽事活動,奧運會賽事期間及奧林匹克活動皆是媒體注視的焦點;奧林匹克五環標誌已然成為奧運會舉世聞名符號象徵的代表,它對世人的影響力十分巨大。本文首先以「標誌」起源、演變過程及代表意義為理論基礎與方法;其次,探索奧林匹克五環標誌的神話傳說,考察古柏坦(Pierre de Coubertin)設計奧林匹克五環的歷史緣由,分析奧運五環標誌原始意義、標誌的變動及當今標誌的意義;最後,檢視各贊助商商品與奧運標誌之間連結的歷史背景,並瞭解奧運五環標誌這受到國際認可符號的真實意義,及各贊助企業如何將其產品理念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連結。藉由本文探討奧林匹克五環標誌文化意義的轉變過程,並反思現今奧運五環標誌在奧林匹克憲章中的意義,是否會受到商業化介入,而由主角變成配角。
|
英文摘要
|
While the quadrennial modern Olympic Summer and Winter Games beca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sport events, Olympic Games and its related activiti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mass media. The world-famous Olympic symbol, five interlocking rings therefore has an enormous influence over the world. Through historical research approach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origin of the Olympic rings, and the trajectory of the significance for this symbol. Furthermor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rue significance of Olympic rings identified internationally and its context of the commercial purpose for the sponsors to illustrate how the sponsors correlate their products and ideals with the Olympic Games. In this shorthand version account of review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Olympic rings logo, we could reach a reflection that 'From the aspect of Olympic charter, will the commercial intervention turn the significance about the modern Olympic rings logo from a protagonist to a supporting rol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
参考文献
|
-
林秉毅、程紹同(2009)。2008 北京奧運贊助商贊助策略分析─以可口可樂為例。中華體育季刊,23(4),150-157。
連結:
-
林啟川、張鼎乾、詹淑月(2002)。從運動賽會之舉辦談運動產業的發展。北體學報,10,195-202。
連結:
-
洪碩延(2007)。傳統圖案在現代標誌設計的新生命─以北京(2008)申奧、奧運標誌、吉祥物及奧運會體育圖示為例。中國廣告學刊,12,119-136。
連結:
-
I.O.C., Olympic Marketing Fact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multimedia.olympic.org/pdf/en_report_344.pdf, 2011 年1 月25 日檢索。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Olympic Movement,〈奧林匹克五環標誌〉, http://www.olympic.org/, 2011 年1 月24 日檢索。
-
I.O.C., Who Created the Olympic Rings Symbol. Retrieved from https://secure.registration.olympic.org/en/faq/category/detail/25, 2016 年5 月25 日檢索。
-
現代漢語詞典,〈標誌〉,http://cidian.51240.com/biaozhi_325__cidianchaxun/, 2011 年1 月24 日檢索。
-
(1984).Coraebrus Triumphs: The Alliance of Sport and the Arts.Sandiego:
-
Barney, Robert K.(1992).This Great Symbol: Tricks of History.Olympic Review,8(3),627-641.
-
Bruce, Toni(Ed.),Kohn, Nate(Ed.)(1998).Sport and Postmodern Times.New York:
-
Fiske, John(1987).Television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
-
I.O.C..Marketing Matters, The Olympic Marketing Newsletter,22
-
McDonald, M. A.(Ed.),Miline, G. R.(Ed.)(1999).Cases in Sport Marketing.Sudbury:
-
Miller, Geoffrey(1979).Behind the Olympic Rings.Lynn:H.O. Zimman.
-
Tomlinson, Alan(ed.),Whannel, Garry(ed.)(1984).Five Ring Circus: Money, Power and Politics at the Olympic Games.London:
-
Young, David C.(1985).Coubertin and the Olympic Logo.Proceedings of the XIth HISPA International Congress,Glasgow:
-
匹兹、史達勒、鄭志富譯、吳國銑譯、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臺北:華泰。
-
田惠編(2007)。走近奧運。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朱文光、姜麗、朱麗(2010)。奧運社會學概論─五環走向輝煌的歷程。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
吳國欣編(2004)。標誌設計。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李可佳、范三國(2006)。奧運知識讀本。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
李蕾(2003)。現代標誌設計與原始符號情結。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1),119-120。
-
杜恩•卡奈普、袁世珮譯、黃家慧譯(2001)。品牌思維:打造優勢品牌的五大策略。臺北:麥格羅‧希爾。
-
周海清編、安吉鄉編(2004)。標誌設計。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
約翰.史都瑞、李根芳譯、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
-
苗榮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大同,山西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研究所。
-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新北:正中書局。
-
索緒爾、劉麗譯(2009)。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袁梅(2007)。恒源祥編織奧運夢想。The Link,3,82-85。
-
馬克.波斯特、范靜嘩譯(2001)。信息方式:後結構主義與社會語境。北京:商務印書館。
-
馬克思、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編譯局譯(1978)。資本論: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
張丹(2004)。傳統圖案與當代平面設計。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20),90-91。
-
湛先余(2008)。奧運之謎。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程紹同(2001)。第五促銷元素。臺北:滾石文化。
-
黑格爾、朱光潛譯(2009)。美學第2 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
楊正波(2004)。商標設計中符號學應用原理探析。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49-50。
-
廖軍、范成文(2007)。奧林匹克標誌侵權及其法律救濟。體育學刊,14(2),37-40。
-
廖哲夫(1995)。標誌設計知多少─CI 面面觀。臺北:藝風堂。
-
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莢特、陳品秀譯(2010)。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
-
劉強、胡峰(2007)。奧林匹克標誌保護的歷史沿革。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1(10),18-22。
-
鍾秉樞、邱招義、于靜、董進霞(2006)。奧林匹克品牌─中、美、澳三國奧林匹克品牌的比較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韓勇(2008)。奧林匹克文化概覽─奧運會儀式與慶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張原豪,金湘斌(2023)。臺灣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文獻之研究(1971-2020年)。臺灣體育學術研究,75,150-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