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靶子論壇」、辯證詮釋與「互為主體」 |
并列篇名 |
Forum for Discussion on Target Article, Dialectical Hermeneutics and Intersubjectivity |
作者 |
黃光國(Kwang-Kuo Hwang) |
关键词 |
「儒、釋、道」 ; 辯證 ; 主體性 ; 辯證詮釋學 ; 自主學術傳統 ; cultural heritage dialogue ; subjectivity ; dialectical hermeneutics ; autonomous cultural heritage |
期刊名称 |
輔導與諮商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7卷2期(2015 / 11 / 01) |
页次 |
73 - 8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以作者長期推動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經驗,說明高達美(Godamer, 1900-2002)辯證詮釋學的基本主張,科學方法不可能揭示新的真理:真理之所以會被發現,並不是透過「方法」,而是透過「辯證」。唯有以不斷地提問作為回應事物的方式,才能趨近所要探究的事物。在「方法」中,進行探究的主體在主導著、監控著和操作著探究的方向:在「辯證」中,被探究的事物則提出問題,個人必須以他所處的時空環境作為基礎,對事物作出回應。「成見」是歷史傳統對人類理解能力的制約性因素。重新肯定「權威」和「傳統」的重要性,是詮釋學的基本出發點。理性和傳統,並不是相互對立的力量:理性只有以傳統力量作為中介物,才能發揮其作用。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傳統不但不會限制認識的自由發展,而且會為認識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多種的可能性。當讀者帶著自己的歷史「視域」去理解某種歷史作品時,兩種不同的歷史「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tension)。讀者必須擺脫由其自身歷史存在所產生的「成見」,但又不能以自己的「成見」任意曲解其理解的對象。只有在解釋者的「成見」和被解釋者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並產生出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這種過程,高達美稱之為「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兩位學者針對某一特定的學術議題,進行長期的反覆辯論,這是雙方各自以自身主體的「視域」跟對方進行辯證詮釋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可以彰顯出雙方的主體性,這就是所謂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非西方國家的學術社群如果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欠缺相應的理解,不懂得如何針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建構社會科學理論,而傾向於以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解釋自己的社會文化現象,他們的「知識論主體」便很可能處於「自我殖民」(self-colonization)的狀態。 |
英文摘要 |
The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of science is destined to accommodate the Western philosophy of science to study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for the sake of establishing their autonomous academic Tradition. The dialectic spirit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Greek is the most important essence of Western philosophy of science. Based on such a premise, I propos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orum in The Archive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for discussion on a target article, Just like what we have in Research on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In order to set up such a dialectical tradition, I take my own experiences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the participants of dialogue may enrich their own subjectiviti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ialectical hermeneutics.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
参考文献 |
|
被引用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