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優秀女子職業網球選手影響比賽勝負之技術因子分析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Technique Factors of Influence Tournament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Female Tennis Players

DOI

10.6194/SCS.2011.24.03

作者

劉佳哲(Chia-Che Liu);張碧峰(Bi-Fon Chang)

关键词

四大網球公開賽 ; 技術型態 ; Four Tennis Opens ; skill patterns

期刊名称

運動教練科學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1 / 12 / 01)

页次

25 - 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2010四大網球公開賽中優秀女子網球選手技術分析之研究。研究對象是以參加2010年四大網球公開賽中女子網球選手為對象,本研究所採用統計方法為獨立樣本 t 檢定,顯著水準設定為α= .05。本研究結果得到:在澳網中,第一發球進球率、ACE球數、第一發球贏球率、第二發球贏球率、致勝球、接發球點勝率、每盤破發成功率、網前得分率、每盤得分、最快發球球速等因子,獲勝結果皆比落敗結果表現較佳;在法網中,第一發球贏球率、第二發球贏球率、致勝球、接發球點勝率、網前得分率、每盤得分、第一發球平均速等因子,獲勝結果皆比落敗結果表現較佳;在溫網中,ACE球數、第一發球贏球率、第二發球贏球率、致勝球、每盤得分等因子,獲勝結果皆比落敗結果表現較佳;在美網中,第一發球贏球率、第二發球贏球率、致勝球、接發球點勝率、網前得分率、每盤得分、最快發球球速、第二發球平均速等因子,獲勝結果皆比落敗結果表現較佳。本研究結論為四大網球公開賽中,獲勝或落敗結果在技術分析因子上確有共同之處。雖然發球與接發球技術是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元素,但若技術發展不夠全面,進而造成攻守失衡,也無法作為是勝利的保證;唯有朝向強力且技術全面的方向發展,方能提高獲勝的機率。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echnique analysis of Four Tennis Opens of outstanding female tennis players. The female tennis players in this study participated in four tournaments in the year 2010. They were Australian Open, France Open, Wimbledon Championship and the US Open. The study adopted Independent t test a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The remarkable standard established (α = .05). Results: Australian Open 2010, the factors were the percentage of the first-serve, Aces, the percentage of the first-serve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second-serve points won, winners, the percentage of the receiving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break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next approaches, the scores of each set and the fastest of the serve speed. The winners manifested better than the losers (p < .05). France Open 2010, the factors were the percentage of the first-serve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second-serve points won, winners, the percentage of the receiving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next approaches, the scores of each set and the fastest of the serve speed. The match between the winners and the lose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5). Wimbledon Championship 2010, the factors were aces, the percentage of the first-serve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second-serve points won, winners, and the scores of each set. The winners manifested better than the losers (p < .05). The US Open 2010, the factors were the percentage of the first-serve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second-serve points won, winners, the percentage of the receiving points w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next approaches, the scores of each set, the fastest of the serve speed and the average of the second-serve speed. The winners significantly overcame their rivals.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factors of the technique patterns indeed have common ground with Four Tennis Opens, no matter it was the winners or the losers. Although the key factors of the serving-receiving skills influenced competition to be success or failure. If the skills did not develop overall, it might caus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unbalance. Then no one can ensure to wi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鶴森、林偉毅、趙曉涵(2005)。網球發球落點與技術相關表現之研究─以2004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賽為例。體育學報,38(4),109-120。
    連結:
  2. 江中皓(2003)。臺灣地區男子網球單打技術及勝負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34,79-92。
    連結:
  3. 李建平(2003)。網球技術型態與比賽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7(2),50-56。
    連結:
  4. 李建平(2004)。國內優秀男子網球選手單打發球對比賽勝負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36,227-238。
    連結:
  5. 邱豐傑(2010)。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之技術型態。大專體育學刊,12(1),83-95。
    連結:
  6. 張碧峰、陳志榮(2009)。不同場地對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發球與接發球技術之影響。體育學報,42(4),29-42。
    連結:
  7. 黃俊發、翁宜寧(2007)。我國網球選手近期參與四大公開賽之介紹。大專體育,93,125-130。
    連結:
  8. Agassi, A.、Weather, E.(1997)。你可以學到我回發球的秘密。國際網球雜誌,16,18-21。
  9. Evert, C.(2008).Wimbledon preview.Tennis,44(6),8.
  10. Gottfried, B.(2000)。先發制人。國際網球雜誌,42,58-62。
  11. O'' Donoghue, P.,Ingram, B.(2001).A notational analysis elite tennis strategy.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19,107-115.
  12. William, F. T.,Bruce, S. O.(1983).Tennis tactic singles and double.New York:Harper & Row.
  13. 王俊明(1993)。張德培與艾伯格準決賽勝負之探討─1992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中華體育季刊,6(4),39-47。
  14. 林子揚(200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5. 林瞭祿(1999)。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6. 翁梓林(199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7. 張本卿(2002)。臺北縣,國立體育學院。
  18. 張凱隆(200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 陳燁(2010)。我國優秀女子網球單打運動員技戰術運用特徵的研究。搏擊體育論壇,2(8),53-56。
  20. 陳豔(2005)。現代網球技術風格發展的趨勢。中國體育教練員,2,36-37。
  21. 曾繁繁、李慶有(2006)。優秀職業網球運動員比賽得分分析。湖北體育科技,25(1),67-69。
  22. 劉中興(2003)。職業網球男子球員在不同材質球場攻守技術及戰略之探討。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23. 劉中興、李彩滿(1997)。華裔網球名將張德培發球與接發球表現之探討。大專體育,36,152-156。
  24. 蕭政賢(2009)。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蔡文程(2019)。探討頂尖青少年網球選手影響勝負之技術因子關聯性-以世界青少年球王曾俊欣選手為例。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6,53-73。
  2. 蔡忠昌、江勁彥、王怡靜(2016)。青少年網球選手擊球速度與排名之相關研究。運動教練科學,44,81-91。
  3. 陳志榮、張碧峰(2013)。國內及國外女子網球賽事中發球表現之探討。臺中科大體育學刊,9,5-14。
  4. 崔秀里、李元宏(2014)。2012海碩盃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決賽反拍擊球技術分析。交大體育學刊,8,40-49。
  5. 許家得(2020)。頂尖職業網球選手紅土比賽擊球型態技術表現分析。成大體育學刊,52(2),46-60。
  6. 簡瑞宇(2013)。國際青少年男子網球選手影響比賽勝負之攻守技術分析。運動教練科學,31,13-28。
  7. 簡瑞宇(2015)。輪椅網球比賽勝負之技術分析―以2013年大滿貫男單選手為例。運動教練科學,38,1-15。
  8. 簡瑞宇(2015)。網球技術因子對比賽勝負的影響及各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以大滿貫男單冠軍選手納達爾為例。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9,57-78。
  9. 簡瑞宇(2015)。影響網球單雙打比賽勝負之技術分析-以2013 年溫網男單及女雙冠軍選手為例。臺大體育學報,28,37-46。
  10. 簡瑞宇(2016)。以灰色關聯度分析法探討網球技術因子之關連─以生涯金滿貫選手Serena Williams 為例。運動教練科學,42,91-110。
  11. 簡瑞宇、黃俊發(2017)。職業及青少年網球選手比賽勝負技術因子。大專體育學刊,19(1),55-73。
  12. 簡瑞宇、劉佳哲、張碧峰(2016)。青少年網球選手握力表現與網球球拍重量之相關。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13(2),79-85。
  13. 簡瑞宇、詹宏文(2015)。青少年女子網球選手影響比賽勝負之攻守技術因子分析。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4,17-34。
  14. 簡偉倫,黃僅喻,李建平,王鈞逸(2020)。應用R語言分析單打網球選手運動表現-2017年澳洲網球公開賽為例。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6,27-36。
  15. 劉記帆,林威玲,李建平(2018)。WTA女子網球選手發球及接發球數據之探討。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4,35-41。
  16. 劉佳哲(2017)。世界男子網球選手進攻與防守技術表現之縱貫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3,111-132。
  17. 劉佳哲、張碧峰(2013)。網球發球與接發球理論與實際運用。臺中科大體育學刊,9,67-74。
  18. 劉錦璋、劉佳哲、黃僅喻、張凱隆(2014)。頂尖男子網球選手接發球回擊策略分析:以Djokovic 與Federer 為例。運動研究,23(2),21-30。
  19. 温延傑、孔建嘉(2016)。2012-2014 網球四大公開賽男子選手技術型態及勝負因素之趨勢分析。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5,1-14。
  20. 謝禮丞,黃僅喻(2021)。The Differential Performance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Serve and Return Games。興大體育學刊,20,169-180。
  21. 鍾德文、黃僅喻、吳建志、王鈞逸(2017)。職業網球男子單雙打選手在雙打比賽差異表現。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3,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