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後初期臺灣之臺灣研究的展開:一個歷史斷裂中的延續

并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Studies in the Immediate Postwar Taiwan: Continuation within Historical Disruption

作者

黃英哲(Ying-Che Huang)

关键词

戰後初期 ; 臺灣研究 ; 接收 ; 翻譯 ; 挪用 ; immediate postwar era ; Taiwanese Studies ; take over ; translation ; appropriation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06 / 11 / 01)

页次

105 - 1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目前,作為一門研究領域的「中國學(漠學)」在國際學界已確立穩固的地位,相對於此,作為一門新興研究領域的「臺灣學」,在晚近隨著壹灣的民主化與臺灣的自我認識的「市民權」要求,才日漸受到臺灣內部輿國際的重視。 相對於目前的榮景,戰後臺灣的臺灣研究,卻有一段長期被壓抑的時期,臺灣研究可以說一直到60年代時仍未受到重視,直至70年代才開始起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到戰後70年代為止,臺灣研究在臺灣雖然受到壓抑但並未完全中斷,守住這絲研究命脈的有:臺灣文化協進會《臺灣文化》(1946年~50年)、《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1948年~55年)及臺灣風物社(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臺灣風物》(1950年~現在)這三個刊物及其作者群。然而,在戰後臺灣之臺灣研究的草創期間,持續臺灣研究的僅只有民間團體的「臺灣學」嗎?究竟戰後臺灣之臺灣研究是如何展開?曾經被制度化成為一種官方支持的「臺灣學」嗎?而如果有的話,這檨的制度化的官方臺灣研究機構之濫觴為何?又是在何種歷史的機綠與脈絡之下登場的呢? 早在80年代,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即指出「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是戰後臺灣政府之臺灣研究機構的出發點」,筆者在談及臺灣省編譯館之相關研究論文中,也曾指出「臺灣省編譯館從成立到撤廢,期間極短,僅僅十個月,其唯一的成果是壹灣研究組在楊雲萍的領導下,整理,抄錄、編譯日本人留下的臺灣研究成果,(略)其貢獻是不容忽視與否定的,說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是戰後臺灣研究的出發點,想必是不為過。」本文旨在釐清作為戰後最初之官方的臺灣研究機構的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如何透過翻譯,以挪用為接收,繼承戰前日本學者在臺灣之臺灣研究成果,展開戰後臺灣的臺灣研究,從史學史、學術史的角度探討戰後臺灣之臺灣研究的遙脈絡。

英文摘要

Chinese Studies (Hanxue) has a well-established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world as a legitimate field of research. Taiwan Studies, on the other hand, prompted by the recent democrat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desire for international citizenship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self-identify as Taiwanese, is gradually gaining attention internationally. Following the end of World War Ⅱ, Taiwan Studies was suppressed and even in the 1960s did not receive the attention it was due. It was not until 1970s that Taiwan Studies began making significant progress. However, even during that immediate postwar era, Taiwanese studies never completely disappeared. There were three publications-Taiwanese Culture (Taiwan wenhua, Taiwanese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 1945-50), the literary section Taiwan Fengtu (1948-55) in the Public Discourse News (Gonglunbao, 1950-present), and Taiwan Fengwu (1950-present) published by Taiwan Fengwushe (Lin Benyuan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Foundation) -whose writers kept the endangered field alive. However, were these private groups the only resource for Taiwan Studies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postwar era? How did postwar Taiwan Studies develope as a field? Was it ever institutionalized as an officially-recognized discipline? If so, what was the genesis of that official apparatus? Under wha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did it come about? As early as the 1980s Japanese scholar Wakabayashi Masatake pointed to the Taiwan Research Team at the Taiwan Provincial Editorial and Translation Bureau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ostwar government-backed Taiwan Studies organizations.” In my own article discussing the Taiwan Provincial Editorial and Translation Bureau, I propose that ”though TPETB only existed for a short ten months from commencement to its abolishment, we shall neither ignore nor negate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scholarship of the Japanese, which was consolidated, transcribed, and edited and translat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Yang Yunping. It is not too farfetched to say that TPETB is the foundation for postwar Taiwan Studi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first official postwar institute TPETB inherited and appropriated the fruit of pre-war Japanese scholarship on Taiwan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postwar Taiwa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ography and academic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許壽裳,〈發印臺灣研究叢書之緣起及辦法〉,許壽裳家屬提供。
  2. (1998)。臺灣引揚・留用紀録:臺灣協會所蔵。東京:???書房。
  3. 楊雲萍,〈文獻的接收〉 ( 上、中、下) 《民報》,臺北:1945年10 月14 日、15 日、16 日
  4. 楊雲萍,〈近世雜記(六)〉,《臺灣文化》2卷5期, 臺北:臺灣文化協進會, 1947年8月, 頁12
  5. 〈挖掘先史遺物 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民報》,臺北, 1946年12 月6 日
  6. (199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7. 《臺灣省政府公報》,臺北:臺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年5 月17 日,頁16
  8. 許壽裳,〈臺灣文化的過去與未來的展望〉,《臺灣省訓練團團刊》2卷4期,臺灣省訓練團, 1946年10 月
  9. 章微穎,〈36年(1947年) 6年 臺灣省編譯館結束,賦短章呈翁師座〉 ,許壽裳家屬提供
  10.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北:長官公署,1946年
  11. 「臺灣省編譯館三十六年度工作計畫」, 許壽裳家屬提供
  12. 〈編譯館校印 臺灣通志〉,《人民導報》,臺北,1946年9 月7 日
  13. 〈臺灣省編譯館工作概況 民國36年l 月18 日編〉,許壽裳家屬提供,收於《民國三十六年臺灣年鑑》,臺北:臺灣新生報社,1947年,頁k89-k91 ﹒
  14. 《民報》, 臺北,1946年8 月11 日,第二版
  15. 末廣昭編(2006)。「帝国」日本の学知。東京:岩波書店。
  16. 吳密察編、黃英哲編、垂水千惠編(2005)。記憶する台湾。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7. 李何林(1985)。李何林選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18. 松永正義(1994)。《許壽裳日記》をめぐって。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学文献センター通信,34
  19. 金關丈夫(1979)。孤燈の夢。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20. 若林正丈(1982)。(池田敏雄)敗戰日記ⅠⅡ解題。臺灣近現代史研究,4
  21. 國分直一(1981)。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文社。
  22. 許雪姬(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思與言,29(4)
  23. 陳怡真(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24. 湯熙勇(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公教人員任用方法:留用臺籍、羅致外省籍及徵用日人(1945.10-194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
  25. 黃英哲(1998)。臺灣省編譯館研究(1946.8-1947.5)。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
  26. 黃英哲(1997)。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重編(1945-1947)臺灣人「奴化」了嗎?。「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
  27. 黃英哲(1999)。台湾文化再構築(1945-1947)の光と影。東京:創土社。
  28. 楊雲萍(1981)。許壽裳先生的追憶。中外雜誌,30(4)
  29. 資英哲編、北岡正子編、秦賢次編(1993)。許壽裳日記。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30. 歐素瑛(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師大歷史系。
  31. 坂野徹(2005)。帝國日本と人類學者(1884-1952)。東京:勁草書房。
被引用次数
  1. 陳偉智(2018)。知識的接收─國分直一與戰後初期的臺灣研究。臺大歷史學報,61,97-157。
  2. 劉韋廷(2017)。陳奇祿與〈臺灣風土〉副刊—戰後(1948-1955)臺灣本土民俗知識出現與延續。成大歷史學報,52,139-170。
  3. 趙羿巽(2018)。林衡道與臺灣研究:以其報紙投書為例。政大史粹,33,97-120。
  4. (2009)。臺北帝國大學與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之比較(1926-1945)。臺灣史研究,16(3),8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