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孩童,還是青年?-葉聖陶教育小說與二○年代青春/啟蒙論述的折變

并列篇名

Children or Youth? Ye Shengtao's Education Fiction and the Changes in Discourses about Youth and Enlightenment during the 1920's

作者

梅家玲(Chia-Ling Mei)

关键词

葉聖陶 ; 教育小說 ; 二○年代 ; 青春/啟蒙論述 ; Ye Shengtao ; Education fiction ; 1920's ; youth/enlightenment Discourse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06 / 11 / 01)

页次

79 - 10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葉聖陶一向被公認為最重要的「教育小說」作家。長篇力作《倪煥之》(1928),更被茅盾譽為「新文學中的扛鼎之作」。由於他的小說大多是自己從事教育工作經歷的不同投影,因此,《倪煥之》中青年主人公投身教育事業後的成長與幻滅,所投射出的,遂不僅是個體生命的起落軌跡,更是晚清以迄二○年代以來,「青春/啟蒙」論述交錯於小說敘事與時代語境中的種種折變。 基於此,本文將先梳理晚清以來「青春想像」與「教育小說」與的發展,及其與西方「教育/成長/啟蒙小說」(Bildungsroman)的即離關係,繼而以葉聖陶的「教育小說」為例,觀照其間「青年」與「孩童」的糾葛互動,以及「教育」與「小說」間的曖昧弔詭,並藉以探勘二○年代小說中,「青春/殷蒙論述」的折變。全文分四大部分: 一、葉聖陶及其「教育小說」的問題性; 二、「青春想像」與「教育小說」; 三、孩童,還是青年?-二○年代「青春/啟蒙論述」的折變; 四、餘論:教育,還是反教育?-葉聖陶、《倪煥之》輿「青春/啟蒙論述」中的曖昧。

英文摘要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Ye Shengtao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of ”education fiction.” His grand oeuvre Ni Huanzhi (1928) has been called ”a masterpiece of new literature” by Mao Dun. Most of Ye's works are refleaions of his own experience as an educator. The young protagonist in Ni Huanzhi, too, throws himself in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his growing up and the ensuing disillusionment are thus expression not just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individual career. Rather, they mirror the multiple changes of discourse about youth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late Qing through the 1920's, as reflected in fictional narrative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tracks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images” and ”education fiction” since the late Qing and their complex relations to the Western Bildungsroman. Using the example of Ye Shengtao's ”education fiction,” the article then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of ”youth”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tens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fiction;” finally, it maps the changes of the ”youth/enlightenment discourse” in the fiction of the 1920's.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sections: (1) Ye Shengtao and the problematic of his ”education fiction;” (2) ”Youth image” and ”education fiction;” (3) Children or youth? Ye Shengtao's ”education fiction” and the changes in the ”youth/enlightenment discourse;” (4) Summary: Education or anti-education? Ye Shengtao, Ni Huanzhi, and the tension in ”youth/enlightenment fic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獨秀,〈敬告青年〉,《青年雜誌》 1 卷l 號, 1915年9 月15 日
  2. 周作人,〈學校成績展覽會雜記〉,《紹興縣教育會月刊》 第10號, 1914年9月20 日
  3. 周作人,〈兒童研究導言〉 , 《紹興縣教育會月刊》 第3 號, 1913年12 月15日
  4. 宋明煒,〈從「少年中國」到「老少年」─清末文學中的「青春」想像及其問題性〉,未刊稿。
  5. 周作人,〈祖先崇拜〉,《每週評論》第10期, 1919年2月23 日
  6. 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新青年》第6卷6號, 1919年11 月l 日
  7. 吳孟班,〈道聽塗說〉,《新民叢報》 3 號, 1902年3 月
  8. 茅盾,〈讀倪煥之〉,《文學週報》 第8卷, 1929年7 月
  9.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清議報》第35冊, 1900年2 月10 日
  10. Barney, Richard A(1999).Plots of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nd the Novel in Eighteen-Century England.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Song, Mingwei(2005).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
  12. 王泉根(2000)。現代中國兒童文學主潮。重慶:重慶出版社。
  13. 朱自強(2000)。中國兒童文學與現代化進程。浙江:少年兒童。
  14. 胡適(2004)。胡適日記全集。台北:聯經。
  15. 夏曉虹(2007)。吳孟班: 過早謝世的女權先驅。文史哲,2007(2)
  16. 桑兵(1995)。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革。上海:學林出版社。
  17. 商金林(1995)。葉聖陶傳論。合肥:安徽教育。
  18. 梁啟超(1960)。飲冰室文集之五。臺北:中華。
  19. 梅家玲(2001)。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1)
  20. 梅家玲(2006)。教育, 還是小說─包天笑與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說。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
  21. 葉聖陶(2004)。葉聖陶集。南京:江蘇教育。
  22. 葉聖陶(2004)。葉聖陶集。南京:江蘇教育。
  23. 熊月之(1997)。略論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產生與匯聚。近代史研究,100
  24. 趙園(2001)。艱難的選擇。上海:上海文藝。
  25. 劉增人編、馮光廉編(1988)。葉聖陶研究資料。北京:十月文藝。
  26. 錢穆(2002)。中國文學論叢。北京:三聯書店。
  27. 顏健富(2002)。「發現孩童」與「失去孩童」─論魯迅對孩童屬性的建構。漢學研究,20(2)
  28. 蘇敏逸(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研所。
被引用次数
  1. 徐蘭君(2013)。兒童與中國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231-248。
  2. 張宗坤(2021)。戰後臺灣「青年」論述的發展與流變。文化研究,32,30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