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狼》、《鐵漿》、《破曉時分》中的人物與朱西甯之離散情結探析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Characters and Emotion Diaspora in Si-ning Ju's Novels: Wolf, Molten Iron, and Time of Dawn

作者

侯如綺(Ru-Chi Hou)

关键词

朱西甯 ; 人物 ; 漂泊離散 ; 情節功能 ; Si-ning Ju ; characters ; diaspora ; narrative function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7 / 05 / 01)

页次

85 - 10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由於朱西甯自大陸來臺之離散經驗的作用以及揮發,影響其三本小說合集《狼》、《鐵漿》、《破曉時分》情節的創作。各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雖有差異,但總會出現一個人物角色A來完成相同的情節功能。人物A在小說中擔負了刑罰或折辱,因此產生推動情節的作用。而究其人物內涵,實扮演了類似基督「代贖」者的角色;這一份「代贖」的內在精神,也正與儒家良知之說相立契合。朱西甯從這些人物角色的關係之中,反覆描述中國人的道德意志力與惡劣環境抗爭、掙扎以及努力的圖景,並強調中國人堅韌善良的人格品質,這除了是表露他對於儒家理想人格以及對基督救贈精神的渴望外,也安慰了他對自身離散命運的焦慮。

英文摘要

Due to Si-ning Ju's diaspora experience of coming to Taiwan from China, his three combined novels, ”Wolf, ”Molten Iron” and Time of Dawn”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is experience. Although every novel's characters are different, there is always a character, A, that portray the narrative function. Character A shoulders the punishment and humiliation in the novel, in turn serve the force to continue the story. Up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meaning, it is playing the role of Jesus Christ, the atonement. This atonement is very similar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Through these character's relations, Si-ning Ju describe the Chinese ethics against the hostile environment, struggle and hard work to a unseen future, and stress the Chinese people's kind and persistent character. Besides displaying Ju's thirst of Confucian cause and Jesus Christ's redemption spirit, it also comforts the anxiety of his own diaspora destin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 張大春,〈被忘卻的記憶者─朱西甯的小說語言與知識企圖〉,《中國時報》(1998.3.26),第四十三版。
  3. (1988)。聖經.新約全書。國際基甸會中華民國總會。
  4. 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
  5. 朱西甯(2003)。破曉時分。臺北:印刻出版社。
  6. 朱西甯(2005)。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臺北:麥田出版社。
  7. 朱西甯(1990)。。臺北:三三書坊。
  8. 朱西甯(2003)。鐵漿。臺北:印刻出版社。
  9. 朱西甯(1978)。。臺北:皇冠出版社。
  10. 朱西甯(1994)。豈與夏蟲語冰。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1. 朱西甯(1990)。畫夢記。臺北:遠流出版社。
  12. 江衍宜(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
  13. 李昂(1974)。在小說中記史─朱西甯訪問記。書評書目,16
  14. 柯慶明(1977)。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
  15. 唐文明(2002)。與命與人─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6. 唐君毅(1969)。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17. 張大春(1998)。從講古、 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14(7),80-83。
  18. 張素貞(1996)。細讀現代小說。臺北:東大圖書。
  19. 張麟至譯、巴刻。簡明神學。臺北:更新傳道會。
  20. 畢然譯、郭金華譯、莫里斯.哈布瓦赫(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21. 楊政源(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
  22. 賈放譯、弗拉基米爾.亞可夫列維奇.普羅普(2006)。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
  23. 廖炳惠編(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
  24.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臺北:爾雅。
  25. 齊邦媛(1998)。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
  26. 劉豫譯、羅伯特.休斯(1994)。文學結構主義。臺北:桂冠。
  27. 鄭明娳編(1998)。當代臺灣評論大系。臺北:中正書局。
  28. 羅鋼(1999)。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29. 羅鋼編、劉象愚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