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被動員的「鄉土藝術」:黃得時與太平洋戰爭期的布袋戲改造

并列篇名

The Mobilized "Native Arts" Huang Deshi and the Reformation of Glove Puppetry in the Pacific-War Period

作者

石婉舜(Wan-Shun Shih)

关键词

布袋戲 ; 皇民化運動 ; 黃得時 ; 娛樂委員會 ; 戲劇統制 ; Golve puppetry ; Kominka movement ; Huang Deshi ; the committee for enterainment affairs ; the offiical unification imposed upon drama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10 / 02 / 01)

页次

59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1941年間,皇民奉公會下設娛樂委員會,以樹立戰時的「健全娛樂」為目標,進行布袋戲改造。原本在皇民化運動下形同消失的本島偶戲演出,此時重獲生機。本論文從劇場史脈絡考察布袋戲改造事件的始末,側重當時本土派文化人黃得時對布袋戲復活的推動、妥協與參與,及其在主導改造過程中主要的關懷面向等。筆者認為,固然黃得時堪稱成功地完成官方賦予的任務,顯示這位本土派文化人以及布袋戲在此時已被收編入帝國戰爭動員的羽翼之下,但是在此一理解之外,事件本身尚且存在以下意義,值得我們加以留意:(一)重啓皇民化運動下布袋戲藝人的生機,使其技藝與創造力得以維續、發展;(二)布袋戲改造過程中,「皇民化」兼有「現代化」的改革取向,開放了戰後布袋戲在美學上的關鍵性變革;(三)黃得時在改造過程中發表多篇布袋戲專文、提出臺灣中心的布袋戲史觀,是臺灣布袋戲研究的先驅者。

英文摘要

Kominhokokai (皇民奉公會, the institution in charge of the formation of imperial subjects) established a committee for entertainment affairs in 1941, right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The committee aimed at setting up wartime models of ”sound and healthy entertainments,” and initiated the reformation of glove puppetry. Native puppet theater performances, having nearly vanished under the suppression of Kominka (皇民化, formation of imperial subjects) movement, then got a new lease on life.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whole story of this reformation through its context of theater history, lays emphasis on its leader Huang Deshi, a Taiwanese intellectual and a prominent native-culture advocate at that time, and looks into his promotion, concess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glove puppetry revival, as well as his main concern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while Huang successfully fulfilled his mission designat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transform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such success symbolizes far more than an incorporation of a representative of native-culture advocates and the glove puppetry into the imperial wartime mobilization. In fact, the reformation also provided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glove puppeteers to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ir skills and creativity after the suppression of Kominka movement.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zation accompanied Kominka movement along the process of glove puppetry reformation, opening a door for crucial aesthetic innovations of postwar glove puppetry. Finally, Huang proposed a Taiwan-centered view of glove puppetry history in his articles on glove puppetry published during the reformation process, pioneering the research of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外地文化の諸問題/翼贊會文化部長岸田氏との一問一答〉,《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8 月 28 日。
  2. 黄得時,〈娯樂としての布袋戲〉發表於《文藝臺灣》3:1,1941 年 10 月,頁 62-63。
  3. 電影《戲夢人生》(侯孝賢導演,1993 年)。
  4. 〈娛樂委員顔觸揃ふ/奉公會、二十三氏に委囑〉,《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8 月 22 日。
  5. 世外民,〈布袋戲の事ども〉,《興南新聞》,1941 年 11 月 20 日 ,第 4 版。
  6. 張文環,〈臺灣の演劇問題に就いて〉(上、下),《臺灣日日新報》,1939 年 7 月 29 日、 8 月 1 日。
  7. 濱田隼雄,〈娛樂について〉,《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9 月 3-4 日。
  8. 八並璉一,〈人形劇に期待す〉,《興南新聞》,1942 年 4 月 6 日 ,第 4 版。
  9. 黄得時,〈布袋戲の娯樂性〉發表於《興南新聞》1941 年 9 月 30 日 ,第 4 版。
  10. 黄得時,〈娯樂としての皇民化劇〉,《臺灣時報》253,1941 年 1 月,頁 96-101。
  11. 濱田秀三郎(編),《臺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書房,1943 )
  12. 黄得時,〈無表情の表情─本島の人形劇とその將來〉,《臺灣時報》28:3,1945 年 3 月,頁 36-39。
  13. 堺謙三,〈臺灣の文化と生活〉,《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9 月 16-17 日。
  14. 黄得時,〈人形劇とその歷史〉,《臺灣文學》3:1,1943 年 1 月,頁 38-41。
  15. 黄得時,〈新莊街の歷史と文化〉,《民俗臺灣》24,1943 年 6 月,頁 44-46。
  16. 山本有造(2003)。一視同仁、一億一心─以所謂「皇民化政策」為中心論點。臺北文獻,直字 143,89-105。
  17. 川尻泰司(1986)。日本人形劇發逹史・考。東京:?成書房。
  18. 石川弘義監修(1990)。余暇・娛樂研究基礎文献集解説。東京:大空社。
  19. 石婉舜(2003)。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 江寶釵(2003)。〈黃得時年表〉和〈在葉子的喧聲裏肅穆站起一棵樹〉。臺灣文學館通訊,2,17-39。
  21. 吳密察策劃、石婉舜編、柳書琴編、許佩賢編(2008)。帝國裏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
  22. 吳叡人(2009)。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臺灣史研究,16(3),133-163。
  23.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臺北:臺北風物。
  24.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
  25. 車文明(2005)。中國神廟劇場。北京:文化藝術。
  26. 陳龍廷(2007)。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
  27. 黃得時(1993)。黃得時評論集。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8. 蔡錦堂(2007)。再論「皇民化運動」。淡江史學,18,227-245。
  29. 謝德錫編(1992)。五洲園─黃海岱。臺北: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
被引用次数
  1. 李孟勳(2019)。日治時期沖繩人川平朝申家族在台灣之戲劇活動。戲劇學刊,2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