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寫實敘事的意識形態與市場機制的再現:論宋澤萊、林雙不的農民小說及其政治轉向

并列篇名

Realisms, Ideology of Form and Mapping the Market: On Lin Shuangbu's and Song Zelai's Peasant Fiction and Their Political Turn

作者

謝世宗(Elliott S. T. Shie)

关键词

敘事形式 ; 意識形態 ; 市場 ; 林雙不 ; 宋澤萊 ; narrative form ; ideology ; market ; Lin Shuangbu ; Song Zelai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3 / 08 / 01)

页次

43 - 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長期不當的農業政策導致農村的沒落、人口的流失與城鄉的差距擴大,這些現象在1970年代益發明顯,並在新一代農民文學作家,如林雙不與宋澤萊筆下,有深刻的反映與記錄。針對臺灣1970與80年代的農民小說,研究者多半檢視文學作品如何反映農村的經濟現實或關注作品呈現的農民形象,本研究則以林雙不與宋澤萊的農民小說為考察對象,探討二人不同的寫實主義敘事策略、不同形式所隱含的世界觀或「形式的意識形態」、以及不同形式制約下,所反映的不同面向的現實。林雙不的農民小說集《筍農林金樹》(1984)採用「寓言式」的寫法,立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二元對立模式,故小說難以處理資本主義體制與產銷關係的結構性問題。宋澤萊的〈笙仔與貴仔的傳奇〉(1978)與〈友樂村豬仔末日記〉(1979)則結合寫實主義與章回小說的形式,不只指出剝削者(如商人)的存在,並且拼貼出資本主義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網路,呈現出農民的最終壓迫者其實是市場制度本身。當學者多從歷史、傳記、主題分析的方法切入農民文學的研究時,本研究參照詹明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敘事形式與意識形態的角度切入,重新關注寫實主義小說的形式問題。

英文摘要

Due to the inappropriate government policy on agriculture in Taiwan, the decline of agricultural sectors, the migr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s, and the widening discrepanc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ssues since the 1970s. Responding to the crises, a new generation of writers such as Lin Shuangbu and Song Zelai attempted to represent and document these agricultural problems in their peasant fiction. While most preceding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mages of peasants in peasant fiction and their represented social reality, this project shifts its focus to the narrative form and the ideology of form, as well as to the consequential representational modes of different realisms. Lin Shuangbu's ”Lin Jinshu, the Asparagus Farmer” (1984), combines realism with the genre of fable, stipulating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good and evil and therefore failing to capture the dynamics of the market. Song Zelai's ”The Legends of Xiao Gui and Xiao Sheng” (1978)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for the Pigs in Youle Village” (1979), on the contrary, combine modem realism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istic form, succeeding in mapping out the complex network of the modern capitalist free market and going beyond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oppressor and the oppress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merican Marxist Fredric Jameson, this project inquires into the epistemic aspect of peasant fiction, rethinking the global network of capitalis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in an exploitative system in which the exploiter has obscured his own fa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吳明益(2008)。環境傾圮與美的廢棄─重詮宋澤萊《打牛湳村》到《廢墟臺灣》呈現的環境倫理觀。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177-208。
    連結:
  2. Forster, E. M. Aspects of the Novel.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27).
  3. (1992)。林雙不集。臺北:前衛。
  4. Eagleton, Terry(1976).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London:Methuen.
  5. Hoffman, Michael J.(Edited),Murphy, Patrick D.(Edited)(1996).Essentials of the Theory of Fiction.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6. Jameson, Fredric(1981).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7. Jameson, Fredric(1988).Cognitive Mapping.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Urbana:
  8. Jameson, Fredric(1971).Marxism and Form: Twentieth-Century Dialectical Theories of Literatur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 Taylor, Ronald(Edited)(1980).Aesthetics and Politics.London:Verso.
  10. Williams, Raymond(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毛育剛(1994)。臺灣農業發展政策對工業成長之貢獻。臺灣農業發展論文集,臺北:
  12. 王敏馨(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3. 石弘毅(2008)。林雙不的農民小說研究。歷史與現實的啄木鳥:林雙不作品評論,臺中:
  14. 石弘毅(1997)。臺灣農民小說的歷史考察(3):七○至八○年代臺灣的農民小說。臺灣新文學,8,324-354。
  15. 石弘毅(1997)。臺灣農民小說的歷史考察(2):戰後至六○年代臺灣的農民小說。臺灣新文學,7,320-348。
  16. 石弘毅(1996)。臺灣農民小說的歷史考察(1):日據時期的臺灣農民小說。臺灣新文學,6,266-285。
  17. 何欣(1979)。宋澤萊論。中外文學,8(1),72-96。
  18. 吳音寧(2007)。江湖在哪裡?臺灣農業觀察。臺北:INK 印刻。
  19. 呂正惠(2006)。臺灣七、八零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政治、社會及思想背景的探討。20 世紀臺灣文學專題一:文學思潮與論戰,臺北:
  20. 呂正惠(1992)。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
  21. 宋澤萊(1980)。蓬萊誌異。臺北:遠景。
  22. 宋澤萊(1985)。廢墟臺灣。臺北:前衛。
  23. 宋澤萊(1987)。弱小民族。臺北:前衛。
  24. 宋澤萊(1996)。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臺北:草根。
  25. 宋澤萊(2000)。打牛湳村系列。臺北:草根。
  26. 宋澤萊(1983)。禪與文學體認。臺北:前衛。
  27. 宋澤萊(1979)。變遷的牛眺灣。臺北:遠景。
  28. 宋澤萊(1988)。打牛湳村。臺北:前衛。
  29. 宋澤萊(2001)。熱帶魔界。臺北:草根。
  30. 杜家慧(2005)。林雙不小說研究:以 80 年代為中心。臺北:稻鄉。
  31. 谷浦孝雄、雷慧英譯(2003)。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
  32. 林雙不(1992)。林雙不集。臺北:前衛。
  33. 林雙不(1991)。筍農林金樹。臺北:前衛。
  34. 林燿德(1996)。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臺北:駱駝。
  35.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
  36. 夏鑄九(1995)。空間,史與社會:論文選 1987-1992,臺北:
  37. 高天生(1986)。臺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
  38. 康原(1999)。臺灣農村一百年:農村生活與文化百年滄桑史。臺中:晨星。
  39. 康原編(2008)。歷史與現實的啄木鳥:林雙不作品評論,臺中:
  40. 許南村(1984)。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臺北:遠景。
  41. 許琇禎(2006)。從民族、寫實到本土:臺灣鄉土文學之歷史考察與評析。20 世紀臺灣文學專題一:文學思潮與論戰,臺北:
  42. 郭紀舟(1999)。七○年代臺灣左翼運動。臺北:海峽學術。
  43. 陳正醍、陳炳崑譯(1998)。臺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臺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臺北:
  44. 陳玉璽、段承璞譯(1995)。臺灣的依附型發展。臺北:人間。
  45. 陳芳明(2011)。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
  46. 陳建忠(2007)。走向激進之愛:宋澤萊小說研究。臺中:晨星。
  47. 陳建忠(2007)。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48. 彭瑞金(1980)。泥土的香味。臺北:東大。
  49. 游勝冠(2009)。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群學。
  50. 黃春明(1985)。。臺北:皇冠。
  51. 黃瓊螢(1995)。訪林雙不。臺灣新文學,2,18-25。
  52. 葉石濤(1990)。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
  53. 葉石濤編、彭瑞金編(1980)。一九七九臺灣小說選。臺北:文華。
  54. 詹明信、唐小兵譯(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允晨。
  55.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院民族學研究所。
  56. 廖咸浩(1998)。臺灣小說與後殖民論述。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
  57. 碧竹(1983)。臺灣種田人。臺北:水芙蓉。
  58.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 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研所。
  59. 戴春足(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60. 謝淑如(1996)。試論臺灣文學中農民形象的政治性格─以洪醒夫「吾土」、林雙不「筍農林金樹」及宋澤萊「打牛湳村─笙仔與貴仔的傳奇」為例。臺灣文藝,156,50-67。
被引用次数
  1. 林運鴻(2017)。忘卻「階級」的兩種左派比較台灣文學史論述中的「後殖民左翼」與「族群導向的階級敘事」。中外文學,46(2),1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