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異方言「同構詞」對方言本字研究的啟發

并列篇名

Isomorphic Word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Dialect Etymology

DOI

10.3966/181856492015080018001

作者

楊秀芳(Hsiu-Fang Yang)

关键词

比較研究 ; 同源詞 ; 同構詞 ; 假借 ; 語義引申 ; omparative study ; cognates ; isomorphic words ; loan words ; semantic extension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5 / 08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比較異方言的同源詞,利用方言語音的規則對應,可以對本字考求提供極大的幫助。比較異方言的同構詞,能夠幫助確認語義,對本字考求工作能提供同源詞所無法企及的另一種協助。這兩種研究所能發揮的功能不同,我們在處理不同的問題時,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方法,以達到最適切的效果。本文利用異方言的同構詞,探討閩南語tsiŋ2 in1 lau7 pe7(遺傳自他父親)、si7 tua7 laŋ5(父母親)、kç1 tsia)5(婉轉勸誘人做某事)三則本字問題,判斷tsi ŋ2的本字應是「踵」,si7的本字應是「氏」,tsia5的本字應是「成」。從這樣的研究中,我們認識到,同屬漢語的南北方言常常表現出語詞結構的相似性。這種平行構詞的相似性,提供了方言比較研究的另一種方法,對歷史語言研究來說,無疑是意義重大的。

英文摘要

While it is quite common to study dialect etymology by comparing cognates with regular sound correspondences, we found that isomorphic words, e.g. synonyms with paralle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in related dialects, could be of great assistance in a different way. Thus, both cognates and isomorphic words are helpful in etymological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ree sets of isomorphic words from the Southern Min dialect are discussed: tsiŋ2 in1 lau7 pe7(inherited from one's father遺傳自他父親)、si7 tua7 laŋ5(parents父母親)、kç 1 tsia 5(to coax 婉轉勸誘人做某事).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paralle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the core etymons of these sets could be identified successfully as 踵(tsiŋ2), 氏(si7), and成(tsia5). Paralle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re found everywhere when comparing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to their northern counterparts. Henc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isomorphic words detailed in this paper present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臺北:小塚本店印刷工場,1931)。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2015.06.12、2015.12.20 徵引)
  3. 侯乃峰,〈說楚簡「夃」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6 年11 月29 日)。
  4.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2015.06.09、2015.06.20 徵引)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2000)。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8. Douglas, Carstairs(1990).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chew and Chin-chew Dialect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9. Yang, Hsiu-fang(1999)。fangyan benzi yanjiu de tan yi fa。Linguistic Essays in Honor of Mei Tsu-Lin: 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Paris:
  10.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2000)。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方述鑫編、林小安編、常正光編、彭裕商編(1993)。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
  12.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2000)。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王引之(1985)。經傳釋詞。長沙:岳麓書社。
  14. 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5. 王弼注(1994)。老子帛書老子。臺北:學海出版社。
  16. 王弼注、孔穎達疏(2000)。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 司馬遷(1977)。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8. 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2000)。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 朱駿聲(1994)。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何休解詁(1990)。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1. 何晏注、邢昺疏(2000)。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2. 李圃編、鄭明編(2010)。古文字釋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3. 季旭昇(2008)。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屈萬里(1971)。詩經釋義。臺北:華岡出版社。
  26. 范曄、李賢注(2008)。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28. 班固(1983)。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班固、顏師古注(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0. 高誘注、諸祖耿編(2008)。戰國策集注匯考。南京:鳳凰出版社。
  31. 許慎、段玉裁注(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3. 陳壽、裴松之注、盧弼集解(2012)。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楊秀芳(2006)。論漢語詞義的反向發展。中國文化研究,第九輯,179-204。
  35. 楊秀芳(2015)。論「苟」的虛化。梅祖麟教授八秩壽慶學術論文集,北京:
  36. 楊秀芳(20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特刊),111-146。
  37. 趙平安(2008)。關於「夃」的形義來源。中國文字學報,北京:
  38. 劉向、向宗魯校證(1987)。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39. 鄭玄注、孔穎達疏(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0. 鄭玄注、賈公彥疏(2000)。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1. 蕭統編、李善注、呂延濟注、劉良注、張銑注、呂向注、李周翰注(2012)。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42. 顧炎武、黃汝成集釋(2006)。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