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北京時期的張我軍:被文化與政治夾擊的主體性

并列篇名

Chang Wo-chün in Peking: Identity caught 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

DOI

10.3966/181856492017020020003

作者

山口守(Yamaguchi Mamoru)

关键词

日本文學翻譯 ; 東洋和平之道 ;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 殖民地現代 ; 家國想像 ;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 「Toyo heiwa no michi」 ; Greater East Asia Writers Congress ; colonial modernity ; imagination of nation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17 / 02 / 01)

页次

56 - 1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通過1926年到46年張我軍第二期北京生活裡的各種文化活動,主要以日本文學翻譯、參與電影《東洋和平之道》製作、擔任「北京大學」日語教授、出席大東亞文學者大會這四點為例,驗證其日語能力如何關涉到作為「國民」的主體性形成,同時探討其作為台灣出身者的主體性何在。1930年代後半期,張我軍自視為現代中國人,故面對侵略國,試圖通過異國異文化理解的通道,參與戰爭時期的日本帝國主義各類文化事業。他始終要以研究日語與日本文化的學者姿態來確保主體性的態度,但在時代洪流中,最終被納入對日合作體制,其實這正是帝國日本將台灣殖民化的結果。張我軍當時始終堅持了作為中國人的立場,但事實上,支持他這一立場的日語能力,原來是源於他出身於殖民地的台灣人身份。如果張我軍留在台灣,作為一名殖民地台灣人參與對日合作的話,恐怕不會於徘徊中日兩國之間,被指責為參與帝國日本文化事業。在此,特別關注其作為精神烙印的日語能力時,就浮現出來殖民地現代和家國想像這兩個大問題。

英文摘要

This is to verify how Chang Wo-chün's proficiency in Japanese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 identity and also to explore his identity as a Taiwanese, through to study the second period of his life in Peking (1926-46), mainly taking his translation work of Japanese literature, participation in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Japanese film 「Toyo heiwa no michi」, assumption as a professor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attendance at Greater East Asia Writers Congress. In the late 1930s, Chang Wo-chün considered himself as a modern Chinese, in face of the aggressor country Japan, tried to understand it through the channel of cross national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and participated into the various cultural enterprises by the Empire Japan in duration of the war time. He has consistently adhered to the attitude as a scholar of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to ensure its identity, but in the torrent of the time, ultimately was got into the cooperation system with Japan. In fact,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lonialization of Taiwan by the Empire Japan, because Chang's Japanese ability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colonial Taiwan eventually supported his situation as a modern Chinese throughout. If Chang had stayed in Taiwan, and participated into any cultural enterprise with Japan as a native colony Taiwanese, perhaps was not accused as a Chinese wandering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of participating into it. In this regar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Japanese language ability as a spiritual stigma for natives in Taiwan, two big issues, the colonial modernit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nation」 emerge ou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北支に於ける映畫座談會:日本映畫の大陸進出策とその動向を語る〉(《國際映畫新聞》第226 號,1938)。
  2. 下村海南,〈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を終りて:「ことば」の問題〉(《朝日新聞》1943 年8 月28 日)。
  3. 白光,〈東京の撮影〉(《スタア》4 月上旬號,1938)。
  4. 鈴木重吉,〈東洋平和の道を完成して〉(《スタア》4 月上旬號,1938)。
  5. 《大學及獨立學院教員聘任待遇暫行規程》(《國立北京大學組織大綱》,北京大學檔案館,WBD000006)。
  6. 《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教員錄》(北京大學檔案館,WBD000010-3)。
  7.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けふ本會議へ:亞細亞文學は一つ〉,《朝日新聞》1942 年11 月5 日(東京:朝日新聞社)。
  8. 〈新文學の花咲く─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から四氏歸る〉(《朝日新聞》(北支版)1942
  9. 周作人,〈島崎藤村先生〉,方紀生編《周作人先生のこと》(東京:光風館,1944)。
  10. 山川均,《弱小民族の悲哀:《一視同仁》《内地延長主義》《醇化融合政策》の下における台灣》(《改造》5 月號,1926)。
  11. 佐藤春夫,〈満堂の清風を: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に切望す〉(《朝日新聞》1943 年8 月7 日)。
  12. 李光洙,〈三京印象記〉(《文學界》10 卷1 號,1943)。
  13. 青野季吉,〈自然生長と目的意識再論〉(《文藝戰線》1927 年1 月号)。
  14. 島崎藤村,〈大會への希望〉(《朝日新聞》1942 年11 月3 日)。
  15. 川喜多長政〈北支の旅より歸りて〉(《日本映畫》3 月號,1938)。
  16. 張我軍,〈同甘共苦の高調〉(《文學報國》第2 號(1943 年9 月1 日)。
  17. 《畢業同學錄(國立北平師範大學,1929 年)》(北京師範大學檔案館)。
  18. 〈『東洋平和の道』の支那映畫俳優女優を囲んで〉(《日本映畫》4 月號,1938)。
  19. 河上徹太郎,〈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前後〉(《文學界》10 卷1 號,1943)。
  20.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東亞文藝復興の秋─満•支へ招待状発送〉(《日本學藝新聞》第140 號,1942 年10 月1 日)。
  21. 《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教務股室日誌》(北京大學檔案館,WBD000014-3)。
  22.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報告〉,日本文學報國會編《文藝年鑑(2603 年版)》(東京:桃蹊書房,1943)。
  23. 吉屋信子,〈文學者大會的印象〉(《華文每日》11 卷7 期,1943 年10 月1日)。
  24. 竹內好,〈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について〉(《中國文學》第89 號,1942 年11 月1 日)。
  25. 青野季吉,〈自然生長と目的意識〉(《文藝戰線》1926 年9 月号)。
  26. 〈文學者大會:「藤村賞」の設定─けふ大會に緊急提案〉(《朝日新聞》1942 年8 月26 日)。
  27. 青野季吉,〈マルクス主義文藝観について〉(《新潮》1927 年5 月号)
  28. 青野季吉,〈政治と文藝について〉(《不同調》1928 年1 月)。
  29. (1981)。竹內好全集。東京:筑摩書房。
  30. 《國立北京大學工學院教員錄》(北京大學檔案館,WBD000010-4)。
  31. 《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一覽(1939)》(北京大學檔案館,WBD000010)。
  32. 《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三十年度各學系一二三年級課程一覽》(北京大學檔案館,WBD000022)。
  33. 〈《東洋和平の路》合評〉(《キネマ旬報》春季特別號,第641 號,1938)。
  34. 〈ペンを以て米英を撃つ:大東亞文學者決戰大會に寄す〉,《朝日新聞》1943 年8 月24 日。
  35. 平林初之輔,〈文學の本質について(二)〉,(《新潮》5 月號,1927)。
  36. サラ•シ•パネ〈日本國民に寄す─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に際して④:東洋文化で西洋指導〉(《朝日新聞》1942 年11 月1 日)。
  37. 山川均,《殖民政策下の台灣》(東京:プレブス社,1926)。
  38.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日本學藝新聞》第140 號,1942 年10 月1 日)。
  39.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日本學藝新聞》第143 號,1942 年11 月15 日)。
  40. 〈土産は胸の中に: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大阪で閉ず〉(《大阪每日新聞》1942 年11 月11 日)。
  41. 川喜多長政,〈十周年の感想〉(《新映畫》4 月號,1938)。
  42. 河上徹太郎,〈第二の文藝復興:中國代表について〉(《文學報國》第1號,1943 年8 月20 日)。
  43. 張我軍,〈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を終りて:各代表が語る感懐─力強い意見の一致〉(《朝日新聞》1942 年11 月6 日)。
  44.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世紀の文學祭典〉(《婦人畫報》37 卷1 號,1943 年1 月)。
  45. 吳濁流,〈日文廢止に對する管見〉(《新新》7 號,1946)。
  46. 〈藤村賞の決定:慎重審議を期して保留〉(《文學報國》第3 號,1943 年9 月10 日)。
  47. 徐聰,〈東京の撮影(東京攝影)〉,(《明星》4 月上旬號,1938)。
  48. 木山英雄(2004)。周作人〈對日協力〉の顛末。東京:岩波書店。
  49. 尾崎秀樹(1991)。近代文學の傷痕。東京:岩波書店。
  50. 周作人(2009)。周作人散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1. 周作人、曹聚仁(1973)。周曹通信集。香港南天書業公司。
  52. 林慶彰編(2004)。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在中國。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53. 林慶彰編(2004)。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在中國。台北文獻委員會。
  54. 洪炎秋(1966)。未讀其書先知其人。傳記文學,9(3)
  55. 洪炎秋(1976)。懷才不遇的張我軍兄。傳記文學,28(4)
  56. 奚密(2005)。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
  57. 晏妮(2010)。戰時日中映畫交涉史。東京:岩波書店。
  58. 張光正(2002)。近觀張我軍。北京:台海出版社。
  59. 張光直編(1989)。張我軍詩文集。純文學出版社。
  60. 張我軍(2002)。張我軍全集。台北:人間出版社。
  61. 張欣(2000)。張我軍と〈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アジア遊學,13
  62. 張泉(2005)。抗戰時期的華北文學。貴州教育出版社。
  63. 張深切(1998)。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出版社。
  64. 楊雲萍(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65. 鈴木重吉(1968)。東和40 年:1928-1968。東京:東和株式會社。
  66. 劉海燕(2011)。看過された張我軍の「八丁大人的手記」。多元文化,11,41-54。
  67. 鄧慧恩(2009)。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台南市立圖書館。
  68.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9.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0. 鍾理和(1996)。鍾理和日記。高雄: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71. 嚴谷大四(1958)。〈非常時日本〉文壇史。東京:中央公論社。
  72. 櫻本富雄(1995)。日本文學報國會。東京:青木書店。
  73. 辻久一(1987)。中華電影史話。東京:凱風社。
被引用次数
  1. 賴怡真,服部徹也,吳佩珍(2020)。張我軍的夏目漱石《文學論》翻譯再考-《文学論》真是日本近代文學理論的起源嗎?。臺灣文學學報,37,165-194。
  2. 羅詩雲(2021)。島嶼的離返:戰後張我軍的歸返敘事與北京再現。東華漢學,34,221-262。
  3. 呂美親(2020)。「言文『不』一致」的起點-重論張我軍〈新文學運動的意義〉及其時代。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0,14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