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自畫像:《理蕃の友》中原住民族菁英的自我形象及書寫

并列篇名

Self-Portrait: Indigenous elites' self-image and writings in The Ribann no tomo

DOI

10.53106/181856492023020029001

作者

楊智景(Yang, Chih-Ching)

关键词

《理蕃の友》 ; 原住民 ; 先覺者 ; 神話 ; 模仿 ; The Ribann no tomo ; indigenous peoples ; pioneer ; mythos ; mimic

期刊名称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23 / 02 / 01)

页次

1 - 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日治時期殖民者施行的理蕃政策是基於對原住民族進行馴化而成立,它具有近似宗教性的使命感。政策和馴化過程,皆企圖抹除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文化與思維,重新建構符合殖民統治需求的認同和自我詮釋。其結果將導致原住民族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殖民者對其自身的觀看和定義,甚而內化成原住民族的自身認同,這同時也是原住民族挪用殖民者建構的原住民族知識與形象而進行自民族再現的過程。本文藉由日治時期《理蕃の友》中原住民族菁英的文字敘事,觀察具有「國語」讀寫、理解能力的原住民族菁英在成為理蕃政策的代行者之餘,呈現的自我描繪及自民族詮釋,並嘗試將之與殖民話語進行對照,進而說明原住民的自民族再現與殊方觀看之間的落差。再者,本文並探討原住民族口傳傳統神話的文字再現,作為一種原住民族菁英宣示部落認同之策略的可能性。

英文摘要

Colonizers aimed to cultivate the "barbaric" aborigines through an aboriginal policy, which resembled a religious mission of domestication. This mission was intended to tame the aborigines and involved a constant process of taming supported by a governing system. The goal was to infiltrate or even substitu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entral thoughts of the aboriginal society. Furthermore, it aimed to reconstruct an ideal self-recognition that conformed to colonial dominion. As a result, the aborigines who embraced the colonizers' perspectives underwent an inner transformation, eventually internalizing the colonizers' point of view as their own self-identification. In light of these dynamics, tribal representation emerged when the aboriginal elites redirected the colonizers' perspectives on aboriginal cognitions and figures. This essay aims to closely examine the writing of aboriginal elites in The Ribann no tomo, analyzing their viewpoints on aborigines and tribal compositions. It then proceeds to further discuss how aboriginal scholars constructed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ribes and their associated imag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耀宗(2009)。「蕃秀才」與部落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5(4),1-28。
    連結:
  2. 張耀宗(2013)。殖民現代性」作為論述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一個研究面向。彰師大教育學報,23,85-99。
    連結:
  3. 黃朝政(2014)。初探二十世紀臺灣肖像畫與權力意識形態演變的關係。書畫藝術學刊,16,175-214。
    連結:
  4. 顏娟英(2010)。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藝術學研究,7,39-96。
    連結:
  5.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1997).霧社事件.臺北:武陵.
  6.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9).臺灣原住民文學史綱.臺北:里仁書局.
  7.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3)。原住民文學發展的幾回轉折──由日據時期以迄現在的觀察。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臺北:
  8.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1999).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北:臺原.
  9.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6).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臺北:文建會.
  10.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1996).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臺北:常民文化.
  11.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Sigmund,劉平(譯),孫慶民(譯)(2000).達文西對童年的回憶.臺北:知書房.
  12. 弗朗茲‧法農, Frantz,陳瑞樺(譯)(2007).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
  13. 瓦歷斯‧諾幹(2003)。臺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臺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臺北:
  14.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生智.
  15. 矢內原忠雄(1963).矢內原忠雄選集.東京:岩波書店.
  16.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海峽學術.
  17. 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18. 朱惠足(2016)。翻譯「臺灣」:黃鳳姿的臺灣民俗書寫。藝術觀點,65,14-18。
  19. 吳鈺瑾(2022).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臺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臺北:秀威資訊.
  20. 李妍淑(1996)。「国語」という思想:近代日本の言語認識。東京:岩波書店。
  21. 林茂成,范燕秋,瓦歷斯‧諾幹(2005).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故事集.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2. 林素珍(2003)。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
  23. 林道生(編)(1996).臺灣原住民族口傳文學選集.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24. 荊子馨(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25. 高英傑(2018).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臺北:玉山社.
  26.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文活動平臺,「我的隱藏版──自畫像」活動介紹,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54403(2021.03.15徵引)
  27. 張耀宗(2007)。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原住民領導機制的轉變。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7。
  28. 陳培豐,王興安(譯),鳳氣至純平(譯)(2021).「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
  29. 陳連浚(譯),黃幼欣(譯),陳瑜霞(譯)(2016).理蕃の友.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30. 陳連浚(譯),黃幼欣(譯),陳瑜霞(譯)(2016).理蕃の友.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31. 陳連浚(譯),黃幼欣(譯),陳瑜霞(譯)(2016).理蕃の友.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32. 陳穎書(2019).哈勇‧烏送:追憶百年前接受西方醫學教育的原住民先驅.臺北:證主圖書中心.
  33. 鹿憶鹿(2017).粟種與火種──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與傳說.臺北:秀威經典.
  34. 黃雅芳(2008)。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35. 黃鈴華(編)(1999).二十一世紀臺灣原住民文學.臺北: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36. 溫席昕(2016).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以重要個案為分析對象.臺北:秀威資訊.
  37. 臺灣省文獻會(編)(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誌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3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理蕃誌稿》3卷(1932)。
  39.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1993)。理蕃の友。東京: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綠蔭書房。
  40. 趙正貴(編)(2006).北賽夏族末代總頭目之子歐拜.他羅(oebay a Taro)老照片故事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41. 劉秀美,蔡可欣(2011).山海的召喚──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42. 藤井志津枝(2001).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