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古今譚概》的編纂方式與文獻運用

并列篇名

The Compilation Style and Literature Applic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Gu Jin Tan Gai

作者

吳俐雯(Wu Li-Wen)

关键词

《古今譚概》 ; 馮夢龍 ; 笑話文學 ; 文言小說 ; 編纂方式 ; Gu Jin Tan Gai ; Meng-Long Feng ; a funny story ; classical short story ; compilation style

期刊名称

漢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6 / 12 / 01)

页次

37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人馮夢龍的《古今譚概》,基本上不是創作,而是前有所承,再增益個人眼見耳聞及閱讀所得,採摘錄和纂輯的方式審慎編纂而成,故本文歸納其編纂方式,並爬梳其取材來源,以見其方法之運用:前者重在編輯依歸及援引呈現之形式;後者則從文獻運用的角度,闡述是書之特色與價值,務求更系統性的顯現馮夢龍編纂的原則。

英文摘要

The Meng-Long Feng's Gu Jin Tan Gui is basically not an original creative work, but the succeeding writings adding the materials what he reads, hears and sees. Moreover, that is circumspectly compiled by manners of excerpting and edit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compilation style and sorted the sources of material obtaining. The former one emphasized the editori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presentation format; the latter on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application to elabo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the book. It would systematically take on Meng-Long Feng's compilation style in this w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7)。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984)。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
  3. (2001)。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5.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2007)。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十三經注疏。臺中: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9. 宋李昉編(1971)。太平廣記。臺北:明倫出版社。
  10. 宋胡仔(1962)。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宋薛居正(1985)。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12. 明李贄(1982)。初潭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 明祝允明(1966)。野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明馮夢龍(1993)。古今譚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後晉劉昫(1976)。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6. 唐李延壽(1976)。北史。臺北:鼎文書局。
  17. 唐李延壽(1994)。南史。臺北:鼎文書局。
  18. 唐李肇(1959)。新校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19. 唐張鷟(2000)。朝野僉載。北京:北京出版社。
  20. 唐歐陽詢奉敇編(1974)。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
  21. 唐魏徵(1975)。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2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78)。漢書。臺北:世界書局。
  23. 吳承學(1999)。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4. 官廷森(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5. 孫光憲、林青校注、賀軍平校注(2003)。北夢瑣言。西安:三秦出版社。
  26. 徐震堮(1985)。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7. 陳如江纂集、江徐侗纂集(1996)。明清通俗笑話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8. 馮夢龍、劉德權校點(1985)。古今譚概。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29. 楊果霖(2000)。《經義考》引文方式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學報,5
  30. 劉兆祐(1990)。古代笑話知多少。國文天地,5(10)
  31. 蔡麗玲(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2. 賴炎元注譯、傅元光注譯(2007)。新譯韓非子。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