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佐藤春夫《星》改寫「陳三五娘」故事的素材來源研究

并列篇名

Theanalysis of components and sources of Sato Haruo's "Hoshi" - a rewritten story of Tan Sann Goo-niu

作者

李姿瑩(LI Tzu-Ying)

关键词

佐藤春夫 ; 《星》 ; 陳三五娘 ; 歌仔冊 ; 殖民地之旅 ; Sato Haruo ; Hoshi ; Tan Sann Goo-niu ; Taiwanese opera plays ; tour in colony

期刊名称

漢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8 / 06 / 01)

页次

1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1892-1964)被稱為日本最早的「二十世紀」作家,並與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同為大正時期最活躍的作家,佐藤春夫在1920年來臺遊歷三個月,並到中國大陸旅行,回國後以此經歷發表系列相關作品,佐藤春夫於1921年1月以〈黃五娘〉為題,發表他結束臺閩之旅之後的第一篇作品,後又三月改題《星》出版,《星》是佐藤春夫在漳州旅行期間所聽聞的著名閩南傳說故事「陳三五娘」所做的改寫,過去被認為是陳三五娘故事的版本流變之一,或是認為其是脫出傳統陳三五娘故事而充滿東洋美學的新胎,肯定其獨創性。本文透過情節對照分析,《星》與最早《荔鏡傳》與戲曲《荔鏡記》的大團圓結局相異的情節,發現分散於歌仔冊、民間故事、劇本、清代筆記之中,並以「佐藤春夫的臺閩之旅與《星》、《荔鏡傳》」、「《荔鏡記》以及陳三五娘相關唱本」、「佐藤春夫《星》新創情節來源比較研究」進行論述,期以呈現佐藤春夫所作之《星》其素材運用的脈絡與情況。

英文摘要

Sato Haruo(1892-1964)is known as earliest "20 century novelist". With Tanizaki Junichrio, Ryunosuke Akutagawa, they were most vigorous writers in Taisho era. Sato toured in Taiwan for three months, and went to China for traveling. After Haruo went back to Japan, he published several articles that related to his journey. January 1921, he issued a story which was titled as Huang Wu Niang (黃五娘), the first work after the Taiwan and Min traveling. Three months later, the title changed to Hoshi (星) and published the novel. Hoshi was a rewritten story which was based on a Southern Min tale what he had heard in his journey. It wa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various copies of the tale, but some acknowledged that Haruo had reformed the original story, which made the story filled with oriental atmosphere and had its own authenticity. In this article, the differences in plots and endings between Hoshi and Li Jing Zhuan (荔鏡傳) has been compared and analyzed, by scrutinizing the components in dossiers, Taiwanese opera plays, folk tales, scripts and Biji (s) (筆記) of Qing dynasty. Furthermore, studies such as "Sato Haruo's traveling in Taiwan and Min and the article Hoshi and Li Jing Zhuan (佐藤春夫的臺閩之旅與《星》、《荔鏡傳》)", "Tale of the Lychee Mirror (荔鏡記) and the lyrics books related to Tan Sann Goo-niu (陳三五娘)" and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sources of the originality plots of Hoshi (佐藤春夫《星》新創情節來源比較研究)" has been dissected and cited, to illustrate the usage and origin of the elements in Sato Haruo's 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鄭國權(2009)。一脉相承五百年─《荔鏡記荔枝記四種》明清刊本彙編出版概述。戲曲學報,6,17-34。
    連結:
  2. (1969)。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臺北:華文書局。
  3. 清里人何求(1987)。閩都別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 清張岱(1987)。石匱書後集。臺北:大通書局。
  5. 清梁紹壬(1975)。兩般秋雨菴隨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
  6. 清鄭昌時(1980)。韓江聞見錄。香港:香港潮州會館董事會。
  7. 清蘇鏡潭纂修(2000)。南安縣志。上海:上海書局。
  8.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1998)。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北京:中國ISBN 中心。
  9. 曲莉(2016)。佐藤春夫「星」材源にっぃての一考察。「東亞內部的自我認識」學術研討會會議,廈門:
  10.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3)。南方紀行。文學臺灣,85
  11.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4)。南方紀行。文學臺灣,91
  12.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3)。南方紀行。文學臺灣,88
  13.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3)。南方紀行。文學臺灣,87
  14.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3)。南方紀行。文學臺灣,86
  15.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6)。殖民地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16. 佐藤春夫、邱若山譯(2014)。南方紀行。文學臺灣,93
  17. 吳守禮(2001)。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
  18. 吳守禮(2001)。清順治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
  19. 吳守禮(2001)。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
  20. 吳守禮(2001)。明萬曆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
  21. 吳榕青(2011)。相似的悲劇;中外比較視角下之文學模式─陳三五娘為情「跳井」而亡故事獻疑。文化遺產,2011(4),104-113。
  22. 李歡(2016)。「陳三五娘」戲曲存本的出目設置比較。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4),92-96。
  23. 林鋒雄總編審(1997)。歌仔戲四大出之二陳三五娘【上篇】。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24. 柯榮三(2016)。略談「陳三五娘」歌仔冊的封面圖像─以廈門會文堂兩種刊本為主的考察。福建藝術,2016(1),35-40。
  25. 陳兆南(1988)。陳三五娘唱本的演化。民俗曲藝,54,9-23。
  26. 陳香(1985)。陳三五娘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陳益源(1998)。元明中篇傳奇小說研究。香港:學峰文化。
  28. 黃美慧(1993)。佐藤春夫與臺灣.中國(二)─『星』之探討」。東海學報,34,123-139。
  29. 廈門會文堂《特別最新洪益春告御狀歌》,(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30. 齊珮(2014)。從佐藤春夫的《星》看近代日本的中國想像。日本問題研究,2014(2),73-80。
  31. 劉國棋(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
  32. 蔡鐵民(1997)。一部民間傳說的歷史演變─談陳三五娘故事從史實、戲曲、小說的發展足跡。民間文學論壇,1997(2),35-40。
  33. 韓潮(1970)。潮州風物。香港:香港上海書局。
  34. 龔書煇(1986)。陳三五娘故事的演化。泉州地方戲曲,1